目前分類:葡萄牙(Portugal)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葡萄牙·里斯本 LISBON 

— 葡國之旅的最終章


2019年6月21-22, 25日@ 葡萄牙里斯本

 

里斯本是這次在葡萄牙的最後一站,作為葡萄牙的首都和歐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里斯本真的記錄著很多葡萄牙的重要歷史。如果仔細地將城市裡的所有景點都參觀一遍,其實就真的重溫了葡萄牙各個時代的歷史,昔日經歷的各種天災人禍,高低起伏和政治改革,都以各種方式烙印在這座城市中,所以里斯本真的是一個很能代表葡萄牙的城市。即使黑暗沉重或者光輝燦爛的歷史都隨著時間越沖越淡,但今時今天的里斯本仍然是一座被賦予靈魂,古老斑駁而又生機勃勃的老城,有著其獨特的魅力。

 

里斯本的歷史

Lisbon history_0001.jpg

 

 

里斯本跟波多一樣都是有山有水,地形起伏不平,雖然經常需要上坡下坡,但這也正正是這兩個城市的魅力所在。

因為山多,所以房屋依山而建,錯綜複雜但又層次分明,在城市中可以找到很多免費的地方從不同的角度去欣賞一個城市,特別是在里斯本,整個城市的觀景台真的非常多,這個「七丘之城」其實有八座山丘,雖然建築物已經將所有山丘覆蓋,但透過山丘上的觀景台仍然能將城市的景色一覽無遺。

 

觀景台與「升降機」篇

Lisbon_02.jpeg

 

 

因為到處都有水,所以它跟海洋建立出密切的關係,促使葡萄牙由一個土地和資源有限的小國迅速壯大成為最早稱霸海洋的殖民帝國。貝倫區的景點就最能代表葡萄牙在航海時代的輝煌,一眾富有冒險精神的航海探險家,永遠是葡萄牙人心目中的民族英雄,他們揚帆遠征的故事,被寫成了膾炙人口的史詩,世代相傳,他們出海探索出一個個陌生的地方,擴展了葡萄牙的世界版圖,他們從遠洋帶回來的財富和香料,為葡萄牙提供了源源不絕的資金,建起了一座座宏偉奢華的建築,將國家推上最顛峰的黃金時代。

 

貝倫區(Belém)

Lisbon_0112.JPG

 

 

作為葡萄牙的第一大城,里斯本真的不容易逛完,它被劃分成很多個區域,每個區域都有不同的特色,景點分佈的範圍比較廣,所以即使在這裡留了幾天都只是逛了景點比較集中的地區,其實還有很多地方沒有去,而且也真的需要到交通工具。所指的地方其實並不局限於著名的景點,這個城市裡其實有非常多塗鴉裝飾著陳舊的外牆,它們都不是標明在地圖上的景點,但如果真的有時間慢慢去探索一條條的大街小巷,就會有更多意料之外的收獲。當然,選擇透過登山覽車或者電車代步也是一種很好的體驗,復古懷舊的電車在日常趕時間的時候絕對不會是我的選擇,因為它們真的非常緩慢,但是在閒暇時搭上電車,慢慢地去欣賞沿途的景物,又是另一番的心情,只是在異國不趕時間的話我還是比較喜歡用走的......

我覺得葡萄牙的建築物的外表都不屬於非常富麗堂皇,宏偉壯觀又或者富有濃厚的藝術感,但是古舊簡約的老房子卻帶有一種破落的美感,仿佛將時光定格在舊日的某個瞬間,即使在狹窄和陡峭的橫街窄巷間穿梭,也感覺不到大城市的那種壓迫感,反而到處都洋溢著悠閒淳樸的生活氣息。

 

我們的住宿在位於山上的恩寵堂區(Graca),所以第一日就逛了這區的兩個觀景台,那條充滿塗鴉的樓梯,也是我很喜歡的地方,後來在網上看到這座城市𥚃還有很多特別的塗鴉,例如通往聖喬治城堡的路上也有很多,只是這些塗鴉就是屬於偶然發現的驚喜,不刻意去搜尋的話,就要看有沒有緣份遇上了。
 

Lisbon_0106.jpeg

 

 

龐巴爾下城區(Baixa Pombalina)是寫完整篇里斯本的遊記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地區,它見證著那個充斥著種族歧視和宗教迫害的年代,同時又是里斯本最多災多難的地區。如果相信宗教,是否也應該相信報應?也許當時的人時相信的,只是他們將它扭曲成另一番見解而已,天災和人禍,兩者都可以很可怕,但後者是屬於比較容易避免的一種。無論如何,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災難後,這一區也一次又一次頑強地重生,至今已經成為規劃最完善而又非常受歡迎的旅遊區,除去歷史的背景,我認為這區內最特別的景點是聖胡斯塔升降機,因為即使在上面的走廊隔著鐵絲網,都依然可以看到很美的風景。
 

Lisbon_0107.jpeg

 

 

索德烈碼頭區(Cais do Sodré)就在河岸附近,曾經的紅燈區經過整頓後已經煥然一新,成為吃喝玩樂跟散步的好地方。某天的黃昏在河岸邊坐了一會,粉紅色的天空很美,不過一直跟人聊天忘記了拍照,一直到參觀貝倫區的時候才真正沿著河岸逛了一下,反正河流跟大橋都看到了,里斯本的河流比波多寬很多,反而看不到對岸的景色,也沒有供人通行的跨河大橋,所以我還是比較喜歡波多的河濱區。這幾天為了找吃的跟買魚罐頭,於是經常走到這區內的美食廣場,不過它真的太受歡迎了,找坐位很困難是它最大的缺點。
 

Lisbon_0002.JPG

Lisbon_0108.jpeg

 

 

希亞多區(Chiado)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是最有文藝氣息的區域,過去眾集了一眾文人雅士跟知識分子,因此在區內可以看到幾位著名葡萄牙詩人的紀念雕像,現在區𥚃還是有多間劇院,書店跟博物館,只是這區每次經過都是略略帶過,最後一天怱忙經過發現了一間特別的巴西人咖啡廳,在門外拍了一下照,後來才發現它附近還有間值得看看的書店,照片中左下的那座教堂內部好像也挺美的,只可惜知道這一切的時候都已經錯過了。區內還有一座歷史悠久的修道院遺跡,所以這區其實也很好逛。
 

Lisbon_0110.jpeg

 

 

上城區(Bairro Alto)是夜生活和住宅區,所以也沒有特別細逛,主要看到了一些被稱為「升降機」的登山纜車沿著軋道在陡峭的街道上慢慢地行駛,然後最後一天也逛了一下這區內其中一個觀景台,這個觀景台的景色其實不太特別,但我喜歡那隻海怪的故事。
 

Lisbon_0109.jpeg

 

 

阿爾法瑪區(Alfama)是里斯本最古老的地區,又幸運地在地震中倖存,所以保留著最多歷史悠久的建築,迷宮般的橫街窄巷也成為了區內最獨特的地方之一。區內的一座羅馬博物館內仍然保留著古羅馬時期遺留下來的劇院遺址,同區裡的聖喬治城堡在摩爾人統治時期用作防禦工事,也見證著里斯本從此成為葡萄牙的國土,不過以上這些這次都沒有經過,這區內我們唯一有參觀過的就是同樣有著悠久歷史的里斯本主教堂,它就是葡萄牙人奪取里斯本後在城裡建立的第一座教堂,雖然它的裡裡外外都平平無其,但卻是意義非凡的歷史古蹟。老城區內兩座相鄰的觀景台也很美,說起來最後一天參觀完貝倫區跟吃過午餐後就自己一個趕在臨走前一直到處去逛觀景台,也許是我太留戀葡萄牙的景色了吧......
 

Lisbon_0111.jpeg

 

 

葡萄牙的第一站是波多,最後一站是里斯本,這兩座大城市有著不少相似的地方,但又各有獨特的特色,個人覺得波多比較色彩繽紛和有藝術感,而里斯本則比較有歷史感和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也許是因為在這裡能夠找到很多熟悉的事物?在欣賞瓷磚方面我一定會選到處都能免費看到瓷磚的波多,里斯本其實是有美麗的瓷磚面版的,只是它們都被藏在室內而已,而在里斯本的這幾天都沒有怎樣參觀建築物的內部,所以沒有看到,不過有一樣跟瓷磚相像的東西,在里斯本反而比較普遍,它就是葡式碎石路(Calçada portuguesa),它與瓷磚的起源差不多,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後來由阿拉伯人傳入,在葡萄牙以至它曾經擁有的那些殖民地都能找到,在里斯本的很多廣場都鋪上了不同圖案的碎石路,簡單的黑白色就可以帶出不同的視覺效果,而且大部分都是跟海洋和航海有關的,其實也很特別。
 

Lisbon_0115.jpeg

 

 

葡萄牙的紀念品有比較吸引和多樣化,其中我認為瓷磚就最能代表葡萄牙,於是一直在買,不過回來送出去以後也所剩無幾了。
 

Lisbon_0117.JPG

 

 

在阿威羅買了一塊跟實景很像的瓷磚。在眾多顏色之中,藍色就是最能代表葡萄牙的顏色,藍色的海洋和河流,藍白色的瓷磚,帶點bule的法朵,全都跟藍色有關,它們都是葡萄牙令我心動的原因之一。
 

Lisbon_0118.jpeg

 

 

這張明信片是波多聖靈教堂的外牆,它牆上的瓷磚壁畫是整趟葡萄牙之旅中我最喜歡的。
 

Lisbon_0118.JPG

Porto_C0036.JPG

 

 

總而言而由一開始到最後我都很喜歡葡萄牙,在里斯本的最後一天要跟花蓮叔叔道別了,他將由巴黎機場回台灣,我跟另外兩個台北姨姨一起坐通宵巴士到馬德里,這趟旅程不知不覺也將近尾聲了。

 


 

葡萄牙公雞(Galo de Barcelos)與烤雞復活的傳說


在西班牙朝聖之路上,有一個叫 Santo Domingo de la Calzada 的地方,因為烤雞復活的傳說而聞名,有一座養著活雞的教堂,結果來到葡萄牙,這個傳說更加深入人心,花公雞的紀念品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傳說的內容雖然不盡相同,但大致上還是類似的。

 

這個傳說在葡萄牙的版本是這樣的:

在15世紀時巴塞羅斯(Barcelos)的居民深受犯罪者的困擾,該犯罪者一直未被發現。有一天,有個來自加利西亞的朝聖者在前往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朝聖的路上,路過 Barcelos 時被指控為竊賊並被拘捕,他聲稱自己只是正在前往朝聖地履行誓言而已,但所有人都無視他的無罪主張,因為沒人相信他,他被判處以絞刑。在他被處決之前,他要求將他帶到正在與一些朋友共進晚餐的法官面前,他再次抗議並發誓宣稱自己無罪,他指著桌子上烤熟的公雞大聲說:「可以肯定的是,我是無辜的,在我被絞死的那一刻,那隻公雞就會為我啼叫!」這番話引來一陣笑聲和嘲笑,法官無視他無罪的陳述,但是由於食慾不振,仍然將烤雞放在一邊。不久,審判的時候到了,朝聖者被帶到絞刑架上接受他的懲罰,就在劊子手執行判決之前,那隻烤過的公雞就突然在朝聖者面前的桌子上站起來,像朝聖者所預言般喔喔叫,法官意識到自己所犯的錯誤,急忙衝到絞刑架上救朝聖者,他及時抓著了結在朝聖者脖子上的繩索,阻止了他被勒死,朝聖者被釋放並繼續去朝聖,幾年後他回到 Barcelos,豎立起十字架紀念碑,以紀念聖母瑪利亞和聖雅各。時至今日,那座十字架仍然豎立在該鎮上。
 

Lisbon_0114.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里斯本貝倫區(Belém)

— 偉大時代的誕生,海洋帝國的崛起


2019年6月25日@ 葡萄牙里斯本

 

貝倫區(Belém)靠近太加斯河(River Tagus),位於里斯本的西南方,遠離市中心,所以選擇在里斯本的最後一天坐地鐵去。在這裡,許多偉大的葡萄牙探險家開始了他們的發現之旅,啟航到世界各地,並帶著大量財富和他們的許多發現回來,令葡萄牙經歷一段繁榮昌盛的航海時期,這一區在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中倖存下來,所以至今仍然可以在區內找到很多與航海時期相關的古蹟。
 

Lisbon_0112.JPG

 


 

海外戰士紀念碑(Monumento aos Combatentes do Ultramar) 

 

這是我們當天最先經過的地方,這座三角形的紀念碑於1991年創建,以紀念在1961-1974年非洲戰爭中為保衛祖國而戰的所有軍事人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很多歐洲國家紛紛自願或被迫放棄其殖民地,但當時以獨裁者著稱的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奧利維拉.薩拉札(António Oliveira Salazar)卻拒絕放棄其殖民地,而葡萄牙於非洲的殖民地紛紛出現去殖民化浪潮,試圖獨立,因此在1961-1974年間便爆發了葡萄牙與其非洲殖民地之間的戰爭,一直到1974年4月25日,葡萄牙發生的康乃馨革命推翻了獨裁統治的體制,戰爭亦隨之而結束,革命後葡萄牙政府正式宣布放棄所有海外殖民地。而這場殖民地戰爭奪去了9000多名葡萄牙士兵的生命,他們的名字就被刻在紀念碑背後的紀念館外牆上。

Lisbon_Belem_0001.jpeg

 

 

紀念碑附近就是坐落在18世紀堡壘中的軍事博物館(Museu do Combatente)
 

Lisbon_Belem_0002.JPG

 

 

貝倫塔(Torre de Belém) 

 

軍事博物館的附近就是有500多年歷史的貝倫塔了。
 

Lisbon_Belem_0003.JPG

 

 

在15世紀末,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John II)下令在太加斯河河口的一個小島上建造一座塔樓,以作為守衛里斯本海港入口的堡壘,但在尚未製定計劃之前他就去世了,二十年後,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再次下令建造這座塔樓,石造的塔樓於1514年至1519年間以曼努埃爾風格建造而成,該塔又被命名為「聖維森特塔」(Torre de São Vicente),因為聖維森特被譽為是里斯本的守護神,塔樓其後進行了多翻擴建和改良,成為當時守衛里斯本港口的堅固堡壘和通往里斯本市的主要門戶,並保護船隻免受葡萄牙海盜的襲擊,在發現時代,這裡是許多航海之旅的起點,供葡萄牙探險家上船及下船。在後來的幾個世紀中,它被用作海關中心,電報站和燈塔,而容易淹水的下層又曾經用作關押政治犯的監獄。貝倫塔自1910年起被列為國家歷史古蹟,自1983年以來,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2007年,它又被選為葡萄牙七大奇蹟之一,它是歐洲發現時代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也被描述為葡萄牙和里斯本的象徵,見證著葡萄牙海洋和貿易帝國的鼎盛時期。
 

Lisbon_Belem_0005.JPG

 

 

貝倫塔的整體建築呈“L”型,共有五層,每層都由一條狹窄的螺旋樓梯相連,由下至上分別是:總督廳,國王廳,觀眾廳,禮拜堂和屋頂露台。
 

Lisbon_Belem_0007.JPG

 

 

因為國王曼努埃爾一世是葡萄牙聖殿騎士團(Order of Christ)的成員之一,所以在窗台上、裝飾城垛的紋章盾牌上和塔樓的每個圓頂上都有基督十字勳章,那是騎士團的軍事勳章,這也象徵著曼努埃爾的軍事力量,基督騎士團的騎士參加了那個時代的幾次軍事征服。
 

Lisbon_Belem_0008.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里斯本 — 索德烈碼頭區、上城區、希亞多區和阿爾法瑪區

Cais do Sodré, Bairro Alto, Chiado, Alfama


2019年6月21-22, 25日@ 葡萄牙里斯本

 

Lisbon_0113.JPG

 


 

索德烈碼頭區(Cais do Sodré)


續上篇,在里斯本市政廳的附近就是位於河岸附近的索德烈碼頭區(Cais do Sodré)。索德烈(Sodré)是15世紀一個家族的名稱,由於這個家族在附近擁有企業,並一直與海上貿易聯繫在一起,隨著時間的流逝,整個區域就被稱為"Cais do Sodré"。 

里斯本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這意味著會有許多水手進城賭博,喝酒和進行各類型的娛樂消遣活動,因此近處港口的碼頭區曾經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是里斯本的弱勢街區,到處都是妓院,酒吧和賭博場所,經常會看到喝醉酒的水手,品流複雜,讓這區成為犯罪溫床。但是,自2009年以來,這一區已經逐漸變得時尚和高檔化,時至今日,這一區已經改頭換面,遊客隨了可以沿著海濱長廊漫步欣賞河岸風光外,這一區還有傳統市場,美食廣場,以及很多不同的酒吧和俱樂部,使得該區越來越受遊客歡迎。

 

 

粉紅街(Pink Street) 


粉紅街的正式名稱為 Rua Nova do Carvalho,這裡曾經是里斯本的「紅燈區」。2011年政府對此區進行大規模的整頓,決定將這條街漆成浪漫的粉紅色,所有妓院停止營業,吸引許多新的酒吧進駐,亮麗的色彩讓原本陰暗髒亂的街道煥然一新,使其成為里斯本最著名和最受歡迎的夜生活場所之一,深受當地人和遊客的喜愛。在白天,這裡通常都很安靜,但是入夜後,當這條街上的酒吧和俱樂部開始營業時,整條街道就會變得熱鬧起來,而且這裡的酒吧比屬於夜生活區的上城區的酒吧營業至更晚。
 

Lisbon_Baxia_0054.JPG

 

 

Mercado da Ribeira & Timeout Market 


在河岸附近可以找到里斯本的傳統市場(Mercado da Ribeira)和與其相鄰的美食廣場(Timeout Market)。
 

Lisbon_Baxia_0055.jpg

 

 

里貝拉市場(Mercado da Ribeira)自1892年以來一直都是里斯本的主要食品市場,有蔬果、肉類、新鮮的魚類和農產品等不同類型的傳統攤檔,是當地人日常光顧的菜市場。
 

Lisbon_Baxia_0056.jpg

Lisbon_Baxia_0057.JPG

 

在2014年,《Time Out》雜誌在旁邊加入了一個名為"Time Out Market"的大型美食廣場,提供不同類型的美食,於是每天都吸引很多人來吃東西。

我們有兩天都在這裡吃午餐,這裡的食物價錢並不算便宜,但優點是選擇多,大家都可以各自點到自己想吃的東西。只是幾次來到這裡都是人山人海,雖然有很多座位,但基本上大部分時候都是座無虛席,好不容易才等到有位置能坐下來。本來某天晚上跟一個韓國女生就在這𥚃附近便打算來這裡吃飯,但最後因為找不到位放棄了。
 

Lisbon_Baxia_0058.jpeg

 

 

繼波多後來到里斯本再一次試海鮮飯,葡萄牙的海鮮飯感覺就是在白飯上澆上很多湯汁,跟把調味完全混進飯裡並比較乾身的西班牙海鮮飯很不一樣,不過兩者的味道都不錯。
 

Lisbon_Baxia_0059.jpg

 

 

另一天選了很久以後我還是想吃飯,這個飯也是有很多汁,不過個人覺得沒有海鮮飯好吃。
 

Lisbon_Baxia_0060.jpg

 

 

里斯本罐頭工坊(Conserveira de Lisboa)


說到魚罐頭,在之前逛葡萄牙的其他城市時,提到過 COMUR,它在葡萄牙的很多地方都有專門店,而且原來光是里斯本就有8間了,但來到里斯本後沒有再特別去逛它了,反而看到了另一個老字號品牌 Conserveira de Lisboa,它是一間於1930年於里斯本創立的魚罐頭工坊,也只有在里斯本開設,它的總部位於下城區(Baixa)和阿爾法瑪區 (Alfama)之間,但在這個美食廣場裡也有一間它的分店。這個品牌的魚罐頭價錢比 COMUR 便宜得多(印象中每罐好像只要2.50歐元,而 COMUR 的魚罐頭一罐要7歐元),包裝自然也不一樣,這品牌罐上的包裝有點懷舊的感覺。而它同樣有多種不同口味的魚罐頭。再用牛皮紙跟繩索包好後基本上就變成了一份神秘的禮物了,不過我怕只有背包不托運上不了飛機,還是不敢買太多。
 

Lisbon_Baxia_0061.jpeg

 

 

店員說某些口味可能要到總店才有,以下就是總店的地址。
 

Lisbon_Baxia_0062.JPG

 

 

比卡升降機(Ascensor da Bica) 


市場附近有往來碼頭區(Cais do Sodre)至上城區(Bairro Alto)的登山纜車。
 

Lisbon_0079_2.JPG

 

 


 

向北行就是上城區(Bairro Alto)和希亞多區(Chiado)了。

 

上城區(Bairro Alto)


上城區(Bairro Alto)位於聖羅克(São Roque)山上,從16世紀開始就開始認真發展為住宅區,這一區是少數在1755年的里斯本大地震中倖免於難的地區,所以沒有納入重建計劃中,至今仍保留著一些比較狹窄的街道。現在,它除了是住宅區外,還是里斯本的夜生活中心區,酒吧和餐廳雲集,但是很多都是晚上才開始營業,而且這一區景點比較少,所以沒有特別去細逛。這區的最高點就是阿爾坎塔拉聖伯多祿花園瞭望台(Miradouro de São Pedro de Alcântara),另外這區也包括了位於另一座山上的聖卡塔琳娜觀景台(Miradouro de Santa Catarina)。後來才發現這一區有一座號稱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教堂 — 聖羅克教堂(Igreja de São Roque),可惜當時不知道沒去看一下。幫助登山的交通工具包括了往來碼頭區至上城區的比卡升降機(Elevador da Bica),往來光復廣場至上城區的榮耀升降機(Elevador da Glória),以及28號電車

Lisbon_0109.jpeg

 

 


 

希亞多區(Chiado)

 

在山坡位置的希亞多區(Chiado)位於上城區(Bairro Alto)和下城區(Baxia)之間,1755年的大地震摧毀了這裡的大部分建築物,所以這一區亦被包括在龐巴爾侯爵組織的重建計劃中,並開闢了新街道,以將希亞多區與下城區(Baixa Pombalina)連接起來。因此這裡的建築物也多數是地震後建成的。1988年,這區發生了一場嚴重的大火,燒毀了一家商店,火勢其後迅速由 Rua do Carmo 蔓延至 Rua Garrett,燒毀了三個廣場上的18座建築物,其中有兩座是該市最大型的百貨公司,重建工作於1999年完成。

過去,這個地區曾經是文人雅士和知識分子的聚會點,特別是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當時他們聚首一堂談論文學,藝術和政治。例如有劇作家安東尼奧·利庇盧·希亞多(António Ribeiro Chiado)以及在這裡出生的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Fernando Pessoa)。現在,這一區仍然充滿文學和藝術氛圍,有許多劇院,音樂廳,博物館,書店和咖啡廳,而且很多都歷史悠久,這一區同時也是著名購物場所,有火災後重建的大型購物商場和很多知名國際品牌的服飾店。

 

 

賈梅士廣場(Praça Luís de Camões) 


這個廣場是希亞多區和上城區之間的一個過渡區。廣場是以16世紀葡萄牙大航海時代最偉大的詩人路易·瓦斯·德·賈梅士(Luís Vaz de Camões)的名字命名的,廣場的中心有他的雕像紀念碑。他是葡萄牙家喻戶曉的人物,在全國各地有無數的街道都以他的名字命名,沒有人知道他的出生日期,但葡萄牙人都知道他的去世日期,因為葡萄牙的國慶日並不是訂在革命或共和國成立的那一天,而是在這位詩人去世的那天 — 6月10,當天被稱為「葡萄牙日、賈梅士日暨葡僑日」(Dia de Camões, de Portugal e das Comunidades Portuguesas),可見他在葡萄牙有多受人尊敬。而原因就是因為他所創作的一部著名長篇史詩《盧濟塔尼亞人之歌》(Os Lusíadas,又譯作「葡國魂」),它被視為是「祖國的聖經」,在之前的遊記都提到過裡面的一些詩句,例如在羅卡角的「陸止於此,海始於斯」,在里斯本的聖卡塔琳娜觀景台(Miradouro de Santa Catarina)聳立著那座海怪石像,就是這部史詩中創造出來的海怪。
 

Lisbon_Baxia_0062.JPG

 

 

賈梅士跟很多才華洋溢的作家和藝術家一樣,也是生前命運坎坷多折,到死後才揚名立萬。年輕時賈梅士曾赴摩洛哥與摩爾人作戰,並喪失右眼。1552年他回到里斯本,過着貧窮卻狂放不羈的生活,並因為刺傷一名宮廷官員而被判刑入獄八九個月,1553年,他和國王達成協議獲釋,他需要到印度為王室服役3年,期間他開始創作史詩《盧濟塔尼亞人之歌》,在他隨艦隊前往印度期間,他經過了第一位登陸印度的葡萄牙探險家瓦斯科·達·伽馬(Vasco da Gama)航行的地區,在好望角遇到暴風雨,船隊中的其他三艘船在那裡丟失,並於1554年才在印度的果阿登陸。所以那描繪海怪的詩歌內容也包含了他親身體會的經歷,不久,他應邀為當地的總督服務,但在1556年,他因為寫小說諷刺當權者的統治不道德和腐敗而受到譴責,並因負債而一直在監獄中服刑,直到1561年,他被釋放並被派遣到當時還是一個荒涼的小漁村的澳門,擔任澳門死刑與缺勤事務的首席監察員,傳說他就是在澳門的一個山洞中創作出史詩的一部分,據說後來他在返回果阿時在湄公河河口遇難,勉強保住了史詩的手稿,卻痛失了他在東方認識的愛人,以至他在詩中寫了一段詩詞來悼念這段無法實現的愛情。他在東方輾轉漂泊了近17年,先後去過印度,澳門,馬六甲和魔魯加群島等地,並在過程中逐步完成了《盧濟塔尼亞人之歌》的手稿,終於在1570年回到里斯本。回國後,人們只是將他視作一個從印度回國的退伍軍人,他將完成的手稿呈獻給年輕的國王塞巴斯蒂昂(D.Sebastião),國王下令在1572年出版該作品,並向賈梅士發放一筆小額退休金,以支付他在印度提供的服務,他最後的幾年還是過著窮困潦倒的生活,1578年,國王在跟摩爾人戰爭中落敗並從此失蹤(就是之前提過的那場「三王戰役」),而賈梅士則在1580年因病逝世。
 

Lisbon_Baxia_0063.JPG

▲ 紀念碑的雕像描繪他頭戴桂冠,一手執劍,一手執書,腳下還有一塊盾牌,代表他同時是士兵跟詩人的形象。

 


《盧濟塔尼亞人之歌》共有十個章節,它源於葡萄牙的古代羅馬教派盧濟塔尼亞(Lusitania),他們曾經征服伊比利亞半島,詩中描述他們最終定居在伊比利亞半島最西端,「陸止於此,海始於斯」的地方。據說這批盧濟塔尼亞人就是葡萄牙人的祖先,所以詩中的盧濟塔尼亞人也就代表著葡萄牙人。

整首詩的主線講述瓦斯科·達·伽馬和葡萄牙英雄們的故事,瓦斯科·達·伽馬奉國王之命,揚帆出海,經歷重重險阻終於繞過好望角並開闢出通往印度的新航線,凱旋而歸。史詩的內容糅合了羅馬和希臘的異教神話,一開始講述天神們在奧林匹克山上召集會議,由眾神之首朱庇特主持,以決定是否應該讓葡萄牙人到達目的地。朱庇特,愛神維納斯和戰神馬爾斯是向著盧濟塔尼亞人的,但海神尼普頓和酒神巴克科斯卻反對他們,因此在之後的航行過程中不斷阻礙他們,使他們既要和海神掀起的巨風惡浪搏鬥,還要遭受各種疾病的折磨以及一些土著居民的襲擊,但他們同時卻又得到另一些天神的幫助和提醒。詩中亦巧妙地穿插著葡萄牙的一段段歷史故事,例如講述葡萄牙如何建立自己的王國,又多次描述基督徒在與穆斯林王國的戰鬥中贏得了無數次的勝利。詩中還描述了賈梅士對愛情和宗教信仰的一些看法和故事。整部史詩帶出葡萄牙如何從一個小國轉變成為一個輝煌的海權大國,歌頌歷代葡萄牙國王,英雄和人民堅毅不屈的冒險精神,但同時亦嘲諷和揭示葡萄牙宮廷及當時社會上種種腐敗不公的現象,並在未段預兆無盡的貪婪和野心而不思進取將使國家逐漸走向衰敗。而事實上在他去世後不久葡萄牙便被西班牙強行合併統治並開始失去主權了。

(整部史詩的葡語版:https://cdn.culturagenial.com/arquivos/os-lusiadas.pdf)

也許正正是因為賈梅士多年來離鄉背井,漂洋過海遠道由歐洲來到亞洲,並長期在東方漂泊,坎坷曲折而不平凡的經歷和所見所聞才使其創作出這部包羅萬象的傑出鉅著。
 

Lisbon_Baxia_0064.jpeg

 

 

八角形的石頭基座上環繞著八個葡萄牙偉人的雕像,包括史詩詩人 Jerónimo Corte Real、數學家和首席宇宙學家 Pedro Nunes、歷史學家 Fernão Lopes de Castanheda、詩人 Francisco de Sá de Menezes、發現時代的編年史家 Gomes Eanes de Azurara、詩人 Vasco Mouzinho de Quebedo、歷史學家 João de Barros 和編年史家 Fernão Lopes。
 

Lisbon_Baxia_0065.JPG

 

 

這個廣場的葡式碎石路面上還有帆船跟美人魚圖案!地面上的船,美人魚和星星都是在《盧濟塔尼亞人之歌》中過出現的元素。
 

Lisbon_Baxia_0066.JPG

 

 

洛雷托聖母教堂 Igreja de Nossa Senhora do Loreto dos Italianos 


廣場對面是一座有超過500年歷史的教堂,又稱為「意大利人的教堂」,由意大利人出資於1518年建造,在1755年大地震中受到嚴重破壞,並於1785年進行了重建,教堂是免費入場的。
 

Lisbon_Baxia_0067.JPG

Lisbon_Baxia_0068.JPG

 

 

安東尼奧·利庇盧·希亞多雕像(Estatua de Antonio Ribeiro Chiado)


教堂再往西走就是希亞多廣場(Largo do Chiado),廣場上有一座紀念葡萄牙詩人安東尼奧·利庇盧(António Ribeiro, 1520-1591)的雕像,他的暱稱是希亞多(Chiado),據說他曾經在這一區居住了很多年,他的才華使他在區內廣為人知。以創作詼諧和諷刺的詩而聞名,1591年於里斯本去世。
 

Lisbon_Baxia_0069.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龐巴爾下城區 Baixa Pombalina

— 里斯本大屠殺與被詛咒的教堂


2019年6月21-22, 25日@ 葡萄牙里斯本

 

我很喜歡發掘城市背後的故事,因為我覺得有故事的景點特別有吸引力,它可以令人更深刻地去記著那個地方,更深入地了解那座城市甚至那個國家的一切,所以比起純粹簡略地寫寫到過什麼地方和上傳照片,我更希望自己可以了解我所到過的地方,而不是光是到此一遊,隨著時間流逝,對這些地方的最後印象就只剩下美麗或平凡這些單薄而虛無的形容詞。

我喜歡歐洲的其中一個原因是它們很多的城鎮本身就已經是一座大型的歷史博物館和藝術館,建築物,雕塑,壁畫和紀念碑會帶領遊人去認識一些故事和歷史。很多人都忽略了雕像和紀念碑等等背後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喚起人們去了解一些特別的故事和歷史,它們可以帶領人們穿越時空,訴說有趣的傳說、故事或歷史,但它只讓人知道該從那裡入手,前提還是需要人們願意主動再去作進一步的了解,如果光是走到它們面前拍拍照,往往無法領會它們背後的的意義。

當研究完第一篇那道拱門上以漫畫方式繪畫的歷史後,我對某些漫畫的詳情特別有興趣,決定更深入去看看某些故事。因此這篇主要圍繞著曾經發生過對猶太人的迫害事件的龐巴爾下城區(Baixa Pombalina)。
 

Lisbon_0107.jpeg

 


 

龐巴爾下城 Baixa Pombalina


龐巴爾下城(Baixa Pombalina),或更簡單地說,下城區(Baixa),位於兩座山丘之間的平坦地帶,是里斯本最受歡迎的地區之一,到處都充滿遊客,非常繁華熱鬧。1755年11月1日的大地震,大海嘯和大火將這一區的大部分建築物徹底摧毀,而在龐巴爾侯爵的指揮下,這區卻迅速地被徹底重建,成為了第一個現代西方城市,在歐洲乃至世界上都是獨一無二的。該區是歐洲最早,也是最完美的抗震城市規劃和建設範例之一。它是使用許多創新的解決方案建造的,包括了防震和防火結構,完善的道路基礎設施,下水道設施和公共衛生措施,以及使用打樁作基礎和沿河修建新路堤等。

而這一區在昔日還曾經發生過里斯本和葡萄牙歷史上最嚴重的暴力事件之一,基督教徒對猶太人的敵視和迫害事件在過去不斷上演,而這一區在過去就是對猶太人進行「清洗」的主要舞台。

 

 

聖多明各廣場 Largo de São Domingos 

 

在這個人來人往的廣場上,有一座半球體的紀念石碑,它的中央有一顆猶太教的大衛之星,六芒星上的銘文寫著:

「為了紀念數千名受害的猶太人,他們被對別的宗教不容忍和對自身宗教狂熱的人所謀殺,大屠殺就在1506年4月19日於這個廣場上開始」。

在紀念碑的基座上引用了《約伯記》 16.18節的話:

「地啊,不要遮蓋我的鮮血,不要阻擋我的哀求!」('Ó terra, não ocultes o meu sangue e não sufoques o meu clamor!')

這座紀念碑就是在大屠殺發生後的第500年,即2006年竪立的(西曆:1506-2006年;希伯來曆:5266-5766年)。提醒人們要記住1506年的里斯本大屠殺,並悼念這場大屠殺中無辜死去的猶太人。
 

Lisbon_Baxia_0001.jpg

 

 

1506年 — 里斯本大屠殺 Lisbon Massacre


起因


1492年,在西班牙天主教雙王(即卡斯蒂利亞皇后伊莎貝拉一世(Isabella I)和阿拉貢國王費迪南德二世(Ferdinand II))的統治期間,拒絕轉為皈依基督教/天主教的猶太人被驅逐出西班牙,許多人來到鄰國葡萄牙避難,據估計當時有近93,000名西班牙猶太人逃往葡萄牙。葡萄牙國王若翰二世(João II,於1481-1495年間執政)許諾允許猶太難民在葡萄牙停留八個月以換取報酬,並且還同意為他們提供船隻以供他們繼續前往歐洲其他地區的旅程。不幸的是,若翰二世未能如願以償地在規定的時間內提供船隻,那些無法離開該國的人被迫淪為奴隸,而他們子的女則被人帶走並運送往在西非海岸附近的聖多美(São Tomé)。

最初,在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國王統治期間,猶太人的情況似乎有所改善。1495年他登基時,他恢復了猶太人的自由,與猶太人保持住良好的關係,並承認從事金融,醫學和印刷業的猶太人家庭的重要性,向他們提供服務保護,幾個猶太地區已經在里斯本建立。但是好景不常,曼努埃爾一世在不久後被安排與西班牙公主阿拉貢的伊莎貝拉(Infanta Isabella)結婚,她是西班牙國王費迪南德二世和皇后伊莎貝拉一世的女兒,她跟父母一樣極度反猶太人,他們當時提出只有在將所有拒絕皈依基督教/天主教的猶太人驅逐出葡萄牙的情況下才同意這段婚姻。結果,從1496年12月開始,「洗禮或驅逐」的法令就生效了,葡萄牙的所有猶太人都不得不由猶太教轉為皈依天主教並成為「新基督徒」或不帶著14歲以下的子女獨自離開該國,但是,被驅逐出境的人到達里斯本的港口時,他們遇到了試圖利用脅迫和承諾為他們施洗並防止他們離開該國的牧師和士兵,大部分的猶太人最終都無法離開並被強行施洗。此後,儘管許多「新基督徒」仍在秘密地進行崇拜猶太教的宗教活動,但他們表面上都別無選擇地同意改信天主教。

葡萄牙天主教徒並不信任這些「新基督徒」,1506年,該國發生乾旱,饑荒和鼠疫氾濫等多重災難,每日有100多人喪命,使情況急劇惡化。在這艱難的時期,人們希望有人可以責備,認為有必要確定誰曾經激怒上帝,使其將刑罰降於這片土地上,而猶太人在歷史上就經常成為代罪羔羊。由於瘟疫肆虐,許多有能力離開的人,甚至包括國王,皇后和皇室都已經離開了首都里斯本,不過許多來自荷蘭,新西蘭,德國和其他地方的水手仍然將船隻停泊在里斯本的海口,與那些沒有能力或條件逃脫的人同在。街頭上濃罩著一片愁雲慘霧,修道院裡滿是絕望的基督徒,無論新舊,他們都在等待著神的幫助。

在1506年4月19日,一切都達到了頂峰。當日是基督教復活節週日,下午三點,人們聚在聖多明各教堂(Igreja de São Domingos)中進行祈禱,有人突然說他看到基督的身影出現在祭壇上,人們似乎一下子見到了希望,認為這是上帝憐憫的信息。不過一個新皈依天主教的猶太人指出那只是十字架上點燃的燭光反射造成的錯覺,這個「褻瀆神靈」的新教徒很快就被當做異教徒,人群通過拉扯他的頭髮使他沉默,然後將他拖到大街上,野蠻地攻擊他,他在聖多明各廣場(Largo de São Domingos)被毆打致死,很快他的兄弟在廣場上發現了他的屍體,他靠在屍體旁邊,高喊道:「誰殺了我的兄弟?」就在那時,被激怒的人民以同樣的方式處決了他,他們迅速在大柴堆上燃起了火,焚燒掉那兩名不幸的新基督徒的屍體。

 

Lisbon_Baxia_0003.jpg

▲ 廣場上的聖多明各教堂(Igreja de São Domingos)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里斯本觀景台篇 — 在七丘之城尋找最美風景

2019年6月21-22, 25日@ 葡萄牙里斯本

 

本篇主要關於里斯本的七座山丘與相關的觀景台(Miradouro),以及幫助上下斜坡的「升降機」(Ascensor/Elevador)。
 

Lisbon_02.jpeg

 

Lisbon_05.JPG

 


 

里斯本及其七座山丘

 

里斯本經常被人稱作「七丘之城」,因為傳說里斯本就像羅馬一樣,誕生於七座山丘之間。這七座山分別為聖喬治(São Jorge)、聖維森特(São Vicente)、聖安娜(Sant'Ana)、聖安德烈(Santo André)、聖卡塔琳娜(Santa Catarina)、恰加斯(Chagas)和聖羅克(São Roque)。


「七丘之城」的稱號其實源於一位作家 São Nicolau de Oliveira 17世紀的一本書。他在《里斯本宏偉之書》(" O Livro das Grandezas de Lisboa" )中,描述里斯本及其七個巨人(就是那七座山丘),自此,里斯本就有了「七丘之城」的稱號了。但是,實際上里斯本的市區內有八座山,被作者遺忘的第八座山是城市中最高的小山 — Graça,它隱藏在聖喬治城堡後面,是里斯本的最高峰,海拔最高為200m。由此可見里斯本的山丘其實都是「小山」,隨著後來城市發展,這些山丘全都被依山而建的建築物所覆蓋,已經隱沒在建築物之中了,所以這些山的名字都沒有出現在地圖上,要把它們找出來,就要找那些山上的對應景點。

 

這七座山丘頂部的對應景點如下:


1. 聖安德烈(Santo André)

— 恩寵觀景台(Miradouro da Graça)
— 山上聖母觀景台(Miradouro da Senhora do Monte)


2. 聖喬治(São Jorge)

— 聖喬治城堡(Castelo de São Jorge)


3. 聖維森特(São Vicente)

— 聖露西亞觀景台(Miradouro de Santa Luzia)
— 太陽門景觀臺(Miradouro das Portas do Sol)


4. 恰加斯(Chagas)

— 卡爾莫修道院(Convento do Carmo)
— 聖胡斯塔升降機(Elevador de Santa Justa)


5. 聖卡塔琳娜(Santa Catarina)

— 聖卡塔琳娜觀景台(Miradouro de Santa Catarina


6. 聖羅克(São Roque)

— 阿爾坎塔拉聖伯多祿花園瞭望台(Miradouro de São Pedro de Alcântara)


7. 聖安娜(Sant' Ana)

— 托雷爾瞭望台(Miradouro do Jardim do Torel)
 

 

Lisbon Seven Hills Map.JPG

▲ 那些山丘頂部對應的景點大部分都是免費的觀景台(Miradouro),但是仍有小部分景點要付入場費,我並沒有把七座山都逛完,也沒有進要付費的地方,因為都是觀景的地方,我覺得去幾個也差不多了。它們實際上都集中在旅遊區,要把它們全部都逛一遍其實也不難。

 

 


 

尋訪里斯本的觀景台(Miradouro)


21/6/2019:Apartment → 山上聖母觀景台(Miradouro da Senhora do Monte)→ 恩寵觀景台(Miradouro da Graça)


第一日坐車到里斯本的時候只是打算在住宿的位置附近逛一下,於是當日就到了附近兩個位於聖安德烈山(Santo André Hill)的觀景台。它們分別是山上聖母觀景台(Miradouro da Senhora do Monte)與恩寵觀景台(Miradouro da Graça)。
 

LisbonHillsMap_0002.jpg

 

 

當日首先由住宿的地方走到山上聖母觀景台(Miradouro da Senhora do Monte)。

經過一間外觀很美的陶瓷廠 Loja Viúva Lamego,只是它沒有開門。
 

Lisbon_0036.jpg

Lisbon_0037.jpg

Lisbon_0038.jpg

 

 

附近很多房屋的外牆都覆蓋著不同顏色的瓷磚。
 

Lisbon_0039.jpg

 

 

雖然里斯本的山並不高,但有眾多的山丘就表示要經常上坡下坡,其實也很費力。
 

Lisbon_0006.jpg

▲▼ Escadinhas Damasceno Monteiro

Lisbon_0007.jpg

 

 

— 聖安德烈山(Santo André Hill) — 


據說葡萄牙的第一任國王阿方索·亨里克斯(D. Afonso Henriques)憑藉這座山的戰略地位,在基督教徒的收復失地運動期間在這裡部署了部隊。幾個世紀後,這裡成了貴族們蓋房的最愛之地,例如在 Calçada da Graça 和 Calçadade Santo André 這兩條街道,當時就曾經建造過一些大型的房屋和宮殿。

 

 

山上聖母觀景台(Miradouro da Senhora do Monte)


它位於São Vicente de Fora 教區聖安德烈山(Santo André Hill)的北端。這座山的頂部也被稱為 Monte de São Gens。

這裡可以看到對面位於聖喬治山(São Jorge Hill)山頂上的聖喬治城堡(Castelo de São Jorge),如果不算第八座山Graça,那麼聖喬治山就是七座山丘中最高的一座,據說,里斯本最早期的村莊就是在那座山上建立的,先後被土著凱爾特部落、腓尼基人、希臘人、迦太基人、羅馬人、西哥特人、摩爾人和基督教君王等陸續徵用作為防禦的前哨基地。如今,城堡,穆拉里亞(Mouraria)區和阿爾法瑪(Alfama)區的一小部分都位於這座山丘中。

因為我們沒有打算進城堡,所以也沒有到那裡,城堡的入場費是10歐元,進裡面主要也是看看炮台和欣賞風景,很多時候我都覺得遠觀城堡比進去看好,而且這個城市裡免費的觀景台很多,所以它沒有特別吸引我去參觀的地方。
 

Lisbon_0008.JPG

 

 

這裡也可以看到遠處的是4月25日大橋(Ponte 25 de Abril)和太加斯河(Tagus River),對岸有座大型的里斯本大耶穌像(Miradouro de Cristo Rei),不過從這裡遠看顯得很渺小。
 

Lisbon_0009.jpg

 

 

這個觀景台的位置也很高,視野很廣,很適合看城市的全景,眺望過去盡是無數橘紅色屋頂的房屋。
 

Lisbon_0010.JPG

Lisbon_0011.jpg

 

 

附近可以找到很多Tuktuk車,不想上坡下坡的話可以選擇以它代步。
 

Lisbon_0012.jpg

 

 

然後向另一個距離大約700米的觀景台走去。
 

Lisbon_0013.jpg

 

 

下坡後又再一次上坡,經過一條叫 "Caracol da Graça" 的長樓梯,雖然走樓梯很累,但這條樓梯充滿了很多有趣的街頭塗鴉,是欣賞街頭藝術的好地方,所以邊看邊走不知不覺就到了。
 

Lisbon_0014.jpg

Lisbon_0015.jpeg

 

 

靠雙腳步行的好處是可以發現很多隱蔽的景點,所以能走的話我通常都不會坐交通工具。不過如果覺得辛苦坐28號電車代步也是其中一個選擇,電車幾乎成為里斯本的標誌,紀念品,明信片跟拍照都一定不少得它。
 

Lisbon_0015.jpg

Lisbon_0017.jpeg

Lisbon_0018.jpg

 

 

整條樓梯因為一幅幅的塗鴉而變得色彩繽紛。
 

Lisbon_0019.jpg

Lisbon_0020.jpg

Lisbon_0021.jpg

Lisbon_0022.jpg

Lisbon_0023.jpg

Lisbon_0024.JPG

Lisbon_0025.JPG

Lisbon_0026.JPG

Lisbon_0027.jpeg

Lisbon_0028.jpg

Lisbon_0029.jpg

Lisbon_0030.jpg

 

 

恩寵觀景台(Miradouro da Graça)

 

經過一條彎彎曲曲的長樓梯後,終於來到位於聖安德烈山(Santo André Hill)上的恩寵觀景台(Miradouro da Graça),其實它的官方名字是"Miradouro Sophia de Mello Breyner Andresen",是以一位葡萄牙女詩人的名字命名的,不過大家都比較喜歡以前者稱呼這個觀景台。

 

雖然剛剛下坡後又再沿樓梯上坡,但它其實並沒有剛剛的山上聖母觀景台高。所以景物看起來比較大,兩個觀景台的景色其實差不多。這個觀景台是里斯本最著名的日落景點之一。
 

Lisbon_0033.jpg

 

 

對面的聖喬治城堡(Castelo de São Jorge)在這裡看起來更清晰。城堡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它是由羅馬人建立的,摩爾人在10世紀進行了重建,後來也經歷一些修復和擴建工程。它是抵抗多年戰爭的重要堡壘,曾經是羅馬人、西德哥人和摩爾人連續佔領的防禦工事的所在地,也見證了摩爾人和基督徒之間的激烈衝突。1147年,葡萄牙第一任國王阿方索·亨里克斯(Afonso Henriques)的軍隊在其城牆上投入了三個月的時間,以便從摩爾人手中征服里斯本。 後來由國王約翰一世將城堡獻給英格蘭的守護神聖喬治(São Jorge),以感謝第二次十字軍東征期間的保護。
 

Lisbon_0031.JPG

 

 

里斯本的建築物跟波多一樣都是依山而建,看起來同樣很有層層堆疊的感覺,有點雜亂無章的同時又很有層次感。
 

Lisbon_0032.jpg

 

 

在觀景台的一側,有一座天主教教堂(Igreja da Graça)與修道院(Convento de Nossa Senhora da Graça),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3世紀,後來在16世紀重建,並在1755年地震後進行修復,整座教堂和修道院已經被列為國家古蹟。

在波多,漂亮的瓷磚通常都覆蓋在教堂的外牆上,但在里斯本,教堂的外觀簡樸,要看瓷磚就往往要走進室內,這座教堂內也有很多藍白色瓷磚,而且是免費進入的,不過當時經過沒有開門。
 

Lisbon_0034.jpg

Lisbon_0035.jpg

 

 

第一日的行程就此結束了,之後到超市買點東西回去吃晚餐。

 

讓我意想不到的一點是在我們住宿地點附近的幾條街道開滿了中國商店和餐廳,雖然多年前已經聽說中國人喜歡投資移民到葡萄牙,但在里斯本的那幾天才親身證實了這一點,例如我們經常經過一條叫 ”Rua da Palma” 的街道來往住宿點跟老城區,那條長長的大街有很多中國人開的商店,經過很多間商店都寫著中文字,有超級市場(雜貨店)、手機和電子配件店、紡織品批發店和飾品店等,而它附近的街道又有很多中餐廳,所以我猜那裡大概是華人區。
 

Lisbon_0069.jpeg

▲ 紅色點那些就是中國人開的商店和餐廳了。

 

 


 

經行人路 Calçada do Jogo da Pela 前往老城區時看到的街景。
 

Lisbon_04.jpg

 

 


 

另一些觀景台是在里斯本的最後一天(25/6/2019)經過的,包括:太陽門景觀臺(Miradouro das Portas do Sol),聖露西亞觀景台(Miradouro de Santa Luzia)和聖卡塔琳娜觀景台(Miradouro de Santa Catarina)

 

 

— 聖維森特山(São Vicente Hill) —

太陽門景觀臺(Miradouro das Portas do Sol)和聖露西亞觀景台(Miradouro de Santa Luzia)的位置很接近,位於聖維森特山(São Vicente Hill),這座山是以烈士聖維森特(São Vicente)的名字命名的,他是里斯本的守護神之一,在上一篇寫里斯本的歷史時提到過他殉道的故事和烏鴉陪伴著他的遺體的傳說。這座山丘覆蓋了阿爾法瑪(Alfama)的大部分地區以及城外聖文生修道院(Monastery of São Vicente de Fora),那座修道院也是以該聖人的名字命名的。

 

 

太陽門景觀臺(Miradouro das Portas do Sol)


太陽門景觀臺(Miradouro das Portas do Sol)的名字取自摩爾人圍牆(Cerca moura)的一扇舊門(太陽門 Porta do Sol)。而這個觀景台上聳立著烈士聖維森特(São Vicente)雕像,他手持一艘帶有兩條烏鴉的船,因為那個傳說,烏鴉成為了里斯本的象徵。
 

Lisbon_0040.jpg

 

 

這兩個觀景台的位置比較低,因此看過去的一些房屋反而比較高。不過這就更突顯出房屋的層次,也不光是看到屋頂了。
 

Lisbon_0048.jpg

Lisbon_0041.jpg

 

 

起重機左側的圓頂建築是國家先賢祠(Panteão Nacional)
 

Lisbon_0047.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里斯本 LISBON — 從充滿漫畫的拱門看里斯本的歷史 

2019年6月25日@ 葡萄牙里斯本

 

在最後一日在里斯本時,竟然意外發現一個有趣的地方,這個地方就像帶人穿梭時光隧道,以漫畫形式重溫里斯本的歷史。
 

Lisbon history_0001.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卡斯凱什的地獄之口 

Boca do Inferno in Cascais 

2019年6月24日@ 卡斯凱什

 

承上篇,接下來我們要去的是一個位於卡斯凱什海灣的著名景點「地獄之口」(Boca do Inferno)
 

Boca do Inferno_0001.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羅卡角 Cabo da Roca —

歐亞大陸的最西端,航向大海的起步點


2019年6月24日@ 葡萄牙羅卡角

 

「陸止於此,海始於斯」,要領會這句詩的含意應該要來一趟羅卡角(Cabo da Roca / Cape Roca),它是一個毗鄰大西洋的海岬,是一處海拔約140米的懸崖,Roca 是「岩石」的意思。它的地理位置在里斯本的西方,辛特拉的西南方,屬於辛特拉-卡斯凱什自然公園(Parque Natural de Sintra-Cascais)的一部分,位於整個歐亞大陸的最西端,在過去曾被認為是「世界的盡頭」。
 

Cabo da Roca_0001.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SINTRA 辛特拉 — 浴火重生的摩爾人城堡 

2019年6月24日@ 葡萄牙辛特拉

 

辛特拉(Sintra)位於里斯本西北約25公里處,四周山巒起伏,擁有茂密的森林,令人驚嘆的莊園、別墅、城堡和宮殿,混合多個時期的建築風格,更是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建築的第一個中心。穿梭於蜿蜒狹窄的鵝卵石街道上,會看到很多被漆上不同顏色的房屋,是個有如童話故事般的迷人小鎮,就連童話故事大師安徒生也曾經到訪辛特拉尋找創作靈感,英國詩人拜倫更讚譽它為「燦爛的伊甸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也在1995年將辛特拉的文化景觀列為世界遺產。

 

Sintra_0063.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Óbidos — 中世紀的皇后小鎮與現代的文學之城

2019年6月23日 @ Óbidos, Portugal

 

這天參觀有「皇后鎮」和「婚姻之城」之稱的中世紀小鎮 — Óbidos(翻譯作:奧比杜什/奧比都斯/歐比多斯),這個小小的城鎮有著很多非凡的頭銜,而且還是一個書比人多的「文學之城」。

 

Obidos_000_1.jpeg

 

 

在經過阿威羅以後,我們決定先坐車到里斯本,因為這裡才有車直達很多其他的小鎮,於是,這幾天的住宿都固定在里斯本,然後再到其他地方一日遊。

這天的天氣很一般,早上出門時下著微雨,天空灰濛濛的,已經料到今天沒有藍天白雲當背景了。花蓮叔叔好像決定了改由法國機場飛到金門,再回台灣,他說要熟習怎樣坐車到里斯本機場,所以今天不跟我們一起到 Óbidos 了。

到火車站買了到 Óbidos 的車票,即日來回共16歐元,其實也可以選擇坐巴士前往,兩者價錢差不多,不知道坐車需要多久,可能會更快。
 

Obidos_0001.jpeg

 


 

Óbidos Train Station 火車站 

 

大約兩小時二十分鐘的車程,到達了Óbidos,下車的地方是一個很鄉村風的車站。

Obidos_0003.jpg

Obidos_0004.jpeg

 


開放式車站的月台外牆上也有一幅幅典型的阿茲勒赫(Azulejo)瓷磚壁畫。這時車站上就只有我們,我們可以盡情地拍照。

Obidos_0005.jpg

 


這些藍白色的瓷磚壁畫畫出了這個小鎮的模樣,小鎮上的街道、房屋、城門、城堡、塔樓、教堂等一幅幅展示於月台的牆壁上,於每幅作品上還註明了這些地方的名稱,配以黃藍色調組成的美麗框架,令整個月台變得不再單調乏味,在正式參觀前,就已經大概知道小鎮上的景點。
 

Obidos_0006.jpg

 

Obidos_0007.jpg

 

Obidos_0008.jpg

 

Obidos_0009.jpg

 

Obidos_0010.jpeg

 


 

雖然到達後已經沒有在下雨了,但仍然可以看到下過雨的痕跡。
 

Obidos_0011.jpg

 

 



Óbidos 的簡史


Óbidos 這個名字源自拉丁語的「城堡」。西元前308年凱爾特人(Celts)建立了 Óbidos,之後成為羅馬人,西哥德人(Visigoth)的定居點,羅馬帝國淪陷後,摩爾人佔領了伊比利亞半島的大部分地區,並統治著 Óbidos 地區,到後來開始了收復失地運動,基督教君王帶領基督徒陸續重奪國土,同屬皇室成員的阿方索·恩里克斯(Afonso Henriques)參與其中,征服了多個地方並自封為王,成為葡萄牙的開國國王阿方索一世(Afonso I),在1148年,他帶領軍隊成功擊敗摩爾人征服 Óbidos 的村莊和城堡,Óbidos 自此便由葡萄牙統治。
 

車站在城外,所以我們要先往上走一段路,朝著建於高處城牆和堡壘前進。

Obidos_0012.jpg

 


 

Castelo de Óbidos 城堡和城牆 


原始的城堡可以追溯到摩爾人統治時期,甚至更早之前,由於這座城鎮位處高地之上,是防禦的重要戰略要點,所以這裡成為摩爾人的軍事要塞,他們還繪製了令人生畏的城牆路線。1148年,阿方索一世在收復運動中成功擊敗摩爾人,這個城堡和村莊就被納入到葡萄牙的版圖上,到後來還成為了歷任國王贈與皇后的嫁妝。
 

Obidos_0012_1.jpg

 


「皇后鎮」和「婚姻之城」


1210年,國王阿方索二世(Afonso II)率先將 Óbidos 賜予他的妻子烏拉卡(Urraca),從那時起,Óbidos 就被暱稱為「皇后鎮」(Vila das Rainhas),經常受到葡萄牙皇后的支援和捐贈。

1282年,國王迪尼什一世(King Dinis I)與阿拉貢的伊莎貝爾(Isabel de Aragão)結婚,Óbidos 和另外幾座城鎮就成為了這位皇后的結婚禮物。自此,歷任的國王都將一些村莊和小鎮送給皇后當嫁妝,Óbidos 也依照傳統成為歷任皇后嫁妝的一部分,這樣的慣例一直延續數百年到1834年為止,在這之前,Óbidos一共被贈予過給25位皇后!所以 Óbidos 又被譽為是「皇后的禮物」(presente das Rainhas),也成為了擁有百姓們無限祝福的「婚姻之城」。1447年,國王阿方索五世(Afonso V)還跟他的表妹科英布拉的伊莎貝爾(Isabel of Coimbra)在這鎮上的聖瑪麗亞教堂(Igreja de Santa Maria)裡舉行婚禮。自古至今,很多葡萄牙人都視這個小鎮為聖潔婚姻的起點,每年都有新婚夫婦前來度過婚禮後的頭幾天。小鎮至今仍然是浪漫和甜蜜的,在每年的3月中旬到4月初,這裡都會舉辦國際巧克力節,一直將這份甜蜜和幸福延續下去。

Óbidos 既然是歷任皇后的領地,自然經常受到歷任皇后的捐贈,有的翻新和擴建城堡,有的興建教堂,有的設立救濟院,有的建造水道橋,令這個人口不多的小鎮有著完善的設備。
 

Obidos_0013.jpg

 


穿過這道城門就能看見城堡了。

Obidos_0014.jpg

 

 

這座城堡在1200年代經過了重新裝修,其內部逐漸變得適合居住在這裡的皇后繼承,其後城堡曾多次進行修護與擴建。16世紀初,曼努埃爾一世(Manuel I)以航海事業帶來的豐盈財富,將城堡改建成曼努埃爾風格的豪華宮殿。後來經歷地震和戰爭,又經過多番重建和修復,到現在,這座古堡已經改造成葡萄牙的國營飯店(Pousada do Castelo de Obidos / Hotel Castelo),Google Map 顯示這是一間三星級的酒店。從這邊看城堡被房子擋住還不太出眾,但這座城堡其實大有來頭的。

Obidos_0015.jpg

 

 

我們開始走上蜿蜒曲折的城牆。在歐洲,為了維持建築的原樣和景觀,即使那個地方有一定危險性也不太會加上護欄,這條狹窄的城牆走道也不例外,所以過路者需要自己小心留神。

Obidos_0016.jpg

 


保全完好的城堡和城牆以及整個城鎮都已經被列為葡萄牙的國家歷史文物。

Obidos_0017.jpg

 


以這城牆的寬度,兩個人同時通過也很勉強,大概只能一個接一個地通行,所以沿著石階登上城牆,一定需要一些時間,而且寬度還逐漸收窄中。

Obidos_0018.jpg

 

 

葡萄牙的七大奇蹟(Sete Maravilhas de Portugal)之一


在城牆上可以更佳地以多個角度欣賞巍然聳立在小山丘上的石砌城堡。這座城堡原來還當選成為葡萄牙的七大奇蹟(Sete Maravilhas de Portugal)之一。

Obidos_0019.jpg

 


葡萄牙的七大奇蹟是由民眾選舉產生的。葡萄牙文化部門首先提名了793個古蹟,由專家團隊篩選出77 個候選名單,最後選出21強並進行投票。由2006年12月7日起至2007年7月6日止民眾以網路、電話和簡訊等方式投票心目中的七大奇蹟,它與世界新七大奇蹟的全球票選活動同步進行。

2007年7月7日是一個全球觸目的日子,新世界七大奇蹟即將誕生,而葡萄牙的七大奇蹟也在同一天揭曉,全球一百七十多個國家地區進行了直播,全球約1億名觀眾在電視機前見證。最終當選的葡萄牙七大奇蹟包括了三座修道院、兩個城堡、一座宮殿以及一座防禦塔,六個古蹟位於葡萄牙中部 ,一個在北部。


曾經成為歷任皇后的嫁妝的奧比多斯城堡(Castelo de Óbidos)就是其中之一了,其餘的六大奇蹟包括吉馬良斯城堡(Castelo de Guimarães),巴塔利亞修道院(Mosteiro da Batalha),阿爾科巴薩修道院(Mosteiro de Santa Maria de Alcobaça),熱羅尼莫斯修道院(Mosteiro dos Jerónimos),辛特拉(Sintra)的佩納宮 (Palácio Nacional da Pena)和里斯本貝倫區(Belém)的貝倫塔(Torre de Belém)。
 

Obidos_0020.jpg

▲ 相片來源:https://7maravilhas.pt/

 

 

從城牆上往下望,會看到一個中世紀的市場(Mercado Medieval de Óbidos),有一些黑色跟啡色屋頂的小屋,再眺望遠方,會看見一大片綠色的田野。

Obidos_0021.jpeg

 


我們剛剛就是經下面上來的。

Obidos_0022.jpg

Obidos_0023.jpg

 

 

通過石梯登上最高的位置後是一段很狹窄的走道。

Obidos_0024.jpg

Obidos_0025.jpg

 


另一側就是被固若金湯的石頭城牆所包圍的小鎮,也是我們待會要逛的地方。有位葡萄牙國王說這座小鎮是「繫著金腰帶的山城」,也有世人形容它為「山谷間的珍珠」,難怪它會得到歷任皇后的青睞。

Obidos_0027.jpg

 


小鎮上有很多紅磚屋頂的房子。

Obidos_0028.jpg

Obidos_0029.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osta Nova & Aveiro

— 背靠大海的彩色條紋房屋與阿威羅的水都風情

 

2019年6月20-21日 @葡萄牙阿威羅

 

朝聖之路完結後才開始搜尋回港的機票跟葡萄牙的資料,發現出發之前原本是由葡萄牙返回香港便宜,而那時再搜卻變成西班牙返港最便宜,而且就只要 27/6 那天特別便宜,後面的日期反而很貴,這有點打亂了我的計劃,因為我發現葡萄牙的很多地方我都想去...... 而其餘三個台灣人也差不多時間由西班牙台灣,所以決定遊完葡萄牙後跟他們一起到馬德里,也在眾多想去的地方中選了幾個出來,以下就是剩下的行程了:

18-20/6: Porto

20-21/6: Aveiro & Costa Nova

21-22/6: Lisbon

23/6: Obidos (Stayed in Lisbon)

24/6: Sintra, Cabo da Roca, Cascais (Stayed in Lisbon)

25-26/6: Lisbon

26/6: Madrid & Avila, Spain

27/6: Madrid - Hong Kong


在看交通的時候發現由波多到阿威羅的火車(10歐元)跟巴士(9.99歐元)票價錢和行車時間(約1小時)都差不多,而且火車每小時有一班,Flixbus 一天只有兩班,於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坐火車!就在聖本篤車站出發,真的超級方便。

到了阿威羅後又先到巴士站買前里斯本的車票,然後走到我們這天住的 Apartment 放下背包,休息一下,不久,花蓮叔叔說收到女兒的短訊,他說可能不能坐原定的航班回台灣了,因為她女兒是當空姐的,讓他坐飛機有廉價甚至免費的機票,但都是一些後補的空缺,他的女兒告訴他最近的機位都滿了,這讓他很煩惱,要自己想辦法買回台灣的機票,所以他不打算跟我們一起出去,最後在我們等車去 Costa Nova 時終於看見他,他還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事情始終還沒有解決。

另外一個已經跟著其他人自駕遊畢葡萄牙的台北姨姨說在阿威羅最美的是最西端的 Costa Nova,有彩色條紋的房子和海灘,她說她們是自駕前往的,沒有巴士到那裡,然後我開始懷疑,要是那個地方出名的話,不可能找不到車去的,於是開始找,結果真的有巴士到那裡的,而且就在我們住的地方附近!所以我們第一天就先坐車到那裡去了......

 

 


 

Costa Nova 

— 20/6/2019 —

 

Costa Nova 是距離阿威羅大約7公里,面向潟湖的小村子,以其色彩繽紛的條紋房屋和細白綿密的沙灘而聞名。

Aveiro_0002.jpeg



由阿威羅到 Costa Nova 大約是40分鐘的車程,班次約每半小時或一小時一班。來回的費用是5.2歐元。

Costa Nova_0002.jpg

 

Costa Nova_0001.JPG

 


 

▶ Costa Nova do Prado 


一直坐到終點,一下車就看到一整排五顏六色的條紋房屋了。這時已經是下午五點多了,還好這裡的夏季日長夜短,我們仍然可以看到藍天白雲。

這地方的全名是 Costa Nova do Prado (新海岸綠地),它的的名字源於19世紀初,當時伊利亞沃 (Ílhavo)的漁民開始遷到從阿威羅經由潟湖分離出來的一個海灘附近定居,在那裡建立了一條漁村 。1808年,一間在那裡開業的酒吧開始使用 "Costa Nova"(新海岸)一詞,以區分開位於 São Jacinto 海灘的「舊海岸」,後來漁民就使用 "Costa Nova" 作為這個地方的名稱。至於 "do Prado"(草地),是表明海灘旁邊有一片廣闊的綠色草地。

Costa Nova_0003.jpg

 


"Palheiros" — 彩色條紋房屋


而這裡的彩色條紋房子叫 "Palheiros",在葡萄牙語中意為「乾草屋」,是由最初漁民在這裡建造的乾草屋演變而成的。有著三角形屋頂的乾草屋是葡萄牙沿海地區的傳統建築,曾作為漁民的倉庫和海員的庇護所,原始的乾草屋是用當地材料所建造,打樁搭建於乾燥的沙灘上,外面是漆成鮮紅色的水平木板,用色彩和能量向大海致敬,作為倉庫的內部空間很寬敞,沒有任何分隔。隨著時代變遷,海水浴場興起,一些漁民開始將乾草屋改造成適合在夏季出租供家庭入住的住宿空間,並且在這些房屋的外面漆上鮮艷的色彩,漁村逐漸變成了一個避暑勝地,演變至今,就成了今日所見的彩色條紋房屋了。

Costa Nova_0004.jpg

 


放眼望去,這裡的房屋都是由白色和另一種鮮艷顏色雙間,有紅、藍、黃、綠等彩色條紋,看上去就像糖果屋般,感覺甜美而富有童話色彩。

Costa Nova_0005.JPG

 


這些亮麗簇新的獨立小屋現在成了海濱別墅,有些出租給遊客入住,房屋區的前面是瀉湖,而後面就是美麗的海灘了,可以跟大西洋親密接觸,在夏天是個很好的度假勝地。

Costa Nova_0006.jpg

 


主要的大街 Avenida José Estevão 是一條寬敞的海濱長廊,以黑白兩色的碎石鋪砌路面,這裡的葡式碎石路(Calçada Portuguesa)有著不同海洋生物的圖案,很能反映出位處海岸的葡萄牙的特色,街道的一旁有一整排五顏六色的條紋糖果屋,而另一旁則是一排綠油油的草皮和棕櫚樹,整條街道充滿活力而又多姿多彩,在這裡散步非常寫意舒適。

Costa Nova_0007.jpg

 


碎石路面上有一條條魚形的圖案,突顯出這裡最初曾經是靠捕魚為生的漁村特色,而且令整條長廊更加生動有趣。

Costa Nova_0008.jpg

 

金魚?

Costa Nova_0009.jpg

 

還有海馬!

Costa Nova_0010.jpg

 


我們向著沙灘前行,除了看到彩色的條紋房屋外,也看到一些其他類型的房子。

Costa Nova_0011.jpeg

 


 

▶ Praia da Costa Nova

 

這一座座彩色房子的背後是一個非常長而廣闊的沙灘,由兩個沙灘 Praia da Barra(舊灘)Praia da Costa Nova (新灘)組成。在這裡可以盡情地親近壯闊的大西洋。

Costa Nova_0012.jpg

 


沙灘上設有長長的木棧道,方便我們這些想在沙灘漫步卻又不想沾上沙子的人,我們沿往木棧道在 Praia da Costa Nova 走了一小段路,走在晴空萬里,水清沙幼的沙灘上感覺很舒適,可能因為這時還是冷,而且風很大,沙灘上人跡稀少,更加不怎麼看到有人在海中暢泳,反而走在棧道上的人更多一些。

Costa Nova_0013.jpeg

 


兩個小朋友在細白的沙丘上玩得很開心。

Costa Nova_0014.jpeg

 


沙灘與房屋之間有隔住一片草地,附近有很多草堆在沙上札根生長,隨風搖曳。

Costa Nova_0015.jpeg

 


沙灘後面可以看到很多紅色屋頂的房子。

Costa Nova_0016.jpg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教堂和鐘樓了。

Costa Nova_0017.jpg

 


走了一會,風景依舊,我們決定回去了。

Costa Nova_0018.jpg

 

Costa Nova_0019.jpg

 

Costa Nova_0020.jpg

 


 

▶ Igreja Matriz da Costa Nova

 

我們經過了那座平凡卻又突出的教堂(Igreja Matriz da Costa Nova)和鐘樓,這時剛巧遇上很多身穿白色長袍的人魚貫地進入教堂,燈柱與燈柱間綁上了色彩繽紛的裝飾彩帶,不知道是什麼特別的日子。

Costa Nova_0021.jpg

 


穿白袍的人中很多都是小朋友。

Costa Nova_0022.jpg

Costa Nova_0023.jpeg

 


沒想到竟然會遇上這樣的場景。

Costa Nova_0024.jpeg

 


最後有少數穿著紅色長袍的人經過。

Costa Nova_0027.jpeg

 


教堂大門外的一段直路都撒滿了花瓣,看起來很美。這座教堂好像還用作這條村莊的大會堂,太多人進去了,我們只是在外面拍一下照,沒有進去參觀。

Costa Nova_0025.jpg

 


某一戶門外的小花圃別出心裁地放置了很多美輪美奐的盆裁和可愛的裝飾,很有趣。

Costa Nova_0026.jpeg

 


經過一間餐廳外看到一幅小型壁畫,畫中描繪的正正是昔日的阿威羅一帶的漁村風貌,漁民在河上撐著傳統的木舟 Moliceiros 收割海藻,岸邊有些圓堆形的鹽堆,加上傳統的葡萄牙房屋,一幅畫概括了多個主要的元素,很棒!

Costa Nova_0028.JPG

 

最後我們去一間餐廳買了一些麵包和食物,然後便坐晚上7點40分的巴士回到阿威羅了。

多人旅行的好處是可以以便宜的價錢住在舒適的 apartment 中,我們在葡萄牙都選擇 apartment 來住,每個人平均都是十幾歐元一晚,那天晚上看接下來到里斯本的住宿,結果大家選著選著差不多凌晨一點半才睡覺......

 

第二天一早正式逛阿威羅!

 


 

阿威羅(Aveiro) 

— 21/6/2019 —

 

阿威羅(Aveiro)是個位於潟湖(Aveiro Lagoon / Ria de Aveiro)邊緣的城市,市內有三條運河連接潟湖,新藝術風格的房屋沿著遍佈整個城市的運河而建,彩繪的小木舟穿梭於水道間,形成水鄉般的迷人風景,因此阿威羅又有「葡萄牙的威尼斯」之稱。
 

Aveiro_0001.jpeg

 

現在因為潟湖和運河而聞名的阿威羅,昔日卻因為潟湖而跌入谷低。

阿威羅(Aveiro)的命運一直與海洋及其周圍的水道息息相關。這座城市曾經經歷了一段巨大的財富期,期後因為天災帶來的嚴重破壞而掉進低谷,其程度幾乎摧毀了這座城市。

羅馬人是第一個將阿威羅(Aveiro)識別為港口的人,並認為該位置是伊比利亞半島西側最好的避風港。直到16世紀中葉,阿威羅還是一個繁榮的城市,擁有大量的捕魚船隊和大量的海上貿易,鹽業,農業和漁業蓬勃發展,使其經歷了一段繁榮的時期。

1575年,一場異常強大的冬季風暴將海床挖空,在海港沿岸形成了沙洲,這一切改變了這座城市的命運。它堵塞了港口並形成了潟湖 (Aveiro Lagoon / Ria de Aveiro),由於河口被堵塞,潟湖等同一個巨大的沼澤,船隻停滯不前,使這裡失去了所有與大海聯繫的貿易路線,摧毀了海上貿易,漁業和鹽業,還導致疾病橫行,為整座城市帶來致命的傷害。 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阿威羅的人口從30,000急降至5,000以下。

這座富有韌性的城市最終得以恢復,19世紀初,這裡已成為海藻種植和製鹽的工業中心。建於1808年的河道Barra Nova 使潟湖重新投向大西洋的懷抱,使整座城市重獲新生,阿威羅終於重新獲得了葡萄牙最佳港口的地位。潟湖通過三條運河與阿威羅相連接,令這座城市變成迷人的水上世界。

上個世紀初,曾經離開葡萄牙到巴西尋找財富的移民返回並沿著運河重新建造了其奢華的新藝術風格建築。 如今,阿威羅是主要的大學城,該地區也是葡萄牙的製造業中心地帶。

 


 

運河 Canal

 

阿威羅(Aveiro)有三條運河貫穿歷史城區,並與潟湖連接:第一條運河是這座城市的主要運河,它貫穿整個城市中心,由三段組成:中央運河(Canal Central)以及延伸的科霍運河(Canal do Côjo)金字塔運河Canal das Pirâmides,它位於高速公路旁邊,運河以兩個金字塔的名字命名,這兩個金字塔曾經象徵著城市的入口);第二條運河是聖羅克運河(Canal de São Roque),它分割了城市的西北面並分離了鹽場;最後是聖烈士運河/天堂運河(Canal dos Santos Mártires / do Paraíso),它流向西南方。

Aveiro_0003.jpeg

 


 

Rua do Clube dos Galitos 

 

我們當天先由靠近我們住處的中央運河(Canal Central)逛起。這運河附近的街道 R. do Clube dos Galitos 外牆有著很美麗的彩色瓷磚壁畫。這幅描繪工人乘著摩里西羅彩船(moliceiros)到潟湖收割海藻。

Aveiro_0029.jpg

 


這幅描繪漁民乘著 moliceiros 出海捕魚。

Aveiro_0030.jpg

 


這條大街還有一條漂亮的行人道,黑白色的葡式碎石路(Calçada Portuguesa)又出現了!漩渦狀的圓形圖案很有置身海洋的感覺,令整條街道變得很有趣。

Aveiro_0031.jpg

 


 

摩里西羅彩船 Barcos Moliceiros

 

在阿威羅的運河上會看見一艘艘色彩鮮豔的傳統船隻,稱為摩里西羅彩船(barcos moliceiros),這些平底木船有著長而狹窄的船身,船頭和船尾都向上翹起來形成一個優雅的弧型,每一艘摩里西羅船的船頭和船尾均有船家獨特的彩繪畫。

Aveiro_0004.jpg

 


摩里西羅彩船其實是一種海藻收割船,航行於阿威羅附近的潟湖沼澤上。在早期,船夫們會站在船上,用叉耙將沉在阿威羅礁湖底的海藻刮下來,再帶回岸邊晒乾,賣給農民作肥料。只是如今大量生產的人造肥料已漸漸取代傳統的海藻肥料,所以海藻收割船的數目正在急速衰減中。

Aveiro_0005.jpg

 


現在這些船多以接載遊客為主。它們跟威尼斯的貢多拉像嗎?雖然同樣都是小木船,但這些船好像色彩鮮艷而且更大一些。威尼斯水都實在太有名了,以至有運河,小木船跟彩色房子的地方都經常跟威尼斯相提並論,阿威羅其實也非唯一一個被比喻成威尼斯的地方,不過這些地方其實都有自己獨特的魅力,無需刻意去比較。

Aveiro_0006.jpg

 


這裡的運河兩岸多數是一些新藝術風格的建築,沒有奢華的外觀,色調比較柔和,淡淡地帶出它們的美感。色彩繽紛的彩船穿過小橋,輕快靈活而又平穩地穿梭於縱橫交錯的運河上,形成美麗的水上風光。

Aveiro_0007.jpg

 


我們是沒有時間去坐船了,只是在附近逛逛,一會又要坐巴士離開了。話說我在歐洲經過那麼多地方,也還沒有試過坐著小船遊河,要找個機會體驗一下!

Aveiro_0008.jpg

 


這些船首船尾的彩繪畫描繪了阿威羅傳統的生活場景,通常帶有喜劇色彩。

我很喜歡看畫和雕塑,而當時我在仔細看這些彩繪畫時發現了令我很驚訝的一點!細看這船上的畫,看到有什麼特別嗎?

Aveiro_0009.jpg

Aveiro_0010.JPG

 


為了求證我的想法,我還特意在網上找更多的 moliceiros 來看...... 

這些畫中的很多女性都是穿著迷你短裙(甚至更暴露),擺出誘人的姿勢,而男性又很愛佔便宜!!!難道這就是葡式幽默嗎......?這...到底說明些什麼?請自行解讀...... @@||

Aveiro_0011.jpeg

▲ 以上照片來自wikimedia commons。

 


 

廣場 Praça General Humberto Delgado 

 

然後我們經過中央運河上的一個廣場(Praça General Humberto Delgado)到河的另一端,這個廣場又是一條類似橋的通道,下方是河流的通道,可供彩船穿過,廣場的四個拐角各有一個雕像,展示以往當地人民從事的工作和相關的傳統服飾。

Aveiro_0012.jpg

 


這是負責將柳條筐(65-70千克)中的鹽運送到倉庫的女工,她們被稱為  "Salineira"。她們通常穿著彩色棉質上衣和羊毛披肩,棉裙和棕色的圍裙,以及頭上戴著帶寬邊翻蓋的黑色氈帽。

Aveiro_0013.jpg

 


另一端的是 "O Marnoto",Marnoto 是負責使用木製工具提取手工鹽的人。這是需要大量體力的任務,所以他們通常身體健壯,並因為要在猛烈的陽光下工作而曬黑,工作從春季開始到秋季結束,過去,他們通常穿著白色的羊毛襯衫,脖子上的紅色圍巾,寬闊的棉質短褲以及頭上戴著黑帽子。

Aveiro_0014.jpg

 


從這裡看到的是中央運河(Canal Central)

Aveiro_0015.JPG

 


廣場的中央有個花圃相隔,對面橋的就是另一端的出入口,這邊有另外兩個雕像。

左側有一個拿著花的女性雕像,名為 "A Parceira Do Ramo "(分行合夥人)。以我個人的理解她大概是管家的伴侶,管家的職責為期一年,然後便會主辦宴會將職責移交給新任的管家。她穿著的是盛宴期間的傳統女性服裝,頭上戴著白色真絲圍巾,身穿帶有流蘇的錦緞絲綢長披肩,羊毛斜紋西服,由天然絲綢製成的百褶裙和緊身胸衣,蘇格蘭紗襪和帶花邊的短靴。 她右手拿著一束鮮花,送給新的管理員;右端是 "O Fogueteiro",是負責在宴會場合中發射煙花的人,頭上戴著帽子,身穿傳統的加蓬,周日的服飾和帶扣的鞋子,手執將要點燃的煙花。

Aveiro_0016.jpeg

 


這邊是中央運河的延伸段 — 科霍航道(Canal do Côjo),這條運河的末端是一個小三角形的湖泊,而眼前這一座是觀光船旅遊代理中心(CALE DO OIRO - MOLICEIRO)。

Aveiro_0017.JPG

 


經過廣場後,我們繼續在另一邊逛中央運河。

Aveiro_0018.jpg

 


這艘船隻上的是瀉湖區常見的火烈鳥(紅鸛)。

阿威羅(Aveiro)建於羅馬時代,初時被稱為 "Aviarium",意為「鳥類的聚集地或保護區」,至今仍然有許多不同類型的鳥類在瀉湖區棲息,瀉湖是大西洋的海水和伏加(Vouga)河的淡水匯合的地方,包括大片濕地,它既是漁民的捕魚地,也是眾多鳥類的天堂,而且有廣闊的鹽沼,也適合養殖含碘量豐富的海藻,因此造就了多個行業的發展。

Aveiro_0019.jpg

 


我們早上9點剛出來時天空還是偏白,後來逛著逛著有藍天白雲了!照片拍出來的感覺瞬間生色不少!

Aveiro_0020.jpg

 


對岸看到的其中一座新藝術風格建築是一所語言學校。

Aveiro_0026.jpg

 


紀念公園(Estátua a João Afonso de aveiro)內的碼頭這時來了一大班小朋友,在老師帶領下在等待坐船遊河。

Aveiro_0021.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漫遊波多

2019年6月18-20日 @葡萄牙波多

 

朝聖之路結束後,兩個台灣人跟我一起繼續遊葡萄牙,還多了一位比我們早很多走完並已經遊完葡萄牙的台灣姨姨在波多跟我們會合,再一次跟我們一起重遊葡萄牙,終於開始了我期待已久的葡萄牙之旅。

 

我們坐早上11點的巴士到波多,車票真的越早買越便宜,可惜我們網上買不到,到了聖地牙哥才買,價錢已經比我最初看到時貴了差不多10歐元了!

Porto_0000.PNG

 

一來到我就已經覺得比起西班牙,我會更喜歡葡萄牙,其實除了走朝聖之路外,在這之前我也曾經由西班牙的馬德里到南部再到巴塞隆拿,風景不是不美,只是始終像欠缺了一點東西,但又不知道是什麼,很後來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了,因為我真的覺得西班牙很乾(也許是香港比較潮濕),再加上它大部分土色調的建築,感覺更加乾,來到葡萄牙的感覺卻截然不同。說回正題,我真的很喜歡波多,起伏不平的地形為這裡的房子增添了層次,湛藍寬闊的河流為新舊城區增添了攝人心魄的魅力,藍白色調的瓷磚為老城區營造出復古不衰的藝術氣息,彩色繽紛的建築由室外延續到室內,除去了沉鬱的感覺,一切配合起來令這個城市多姿多彩,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Porto_0001.jpeg



所以整個波多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Oporto),路易一世大橋(Ponte de Dom Luís I)和皮拉爾修道院 (Mosteiro da Serra do Pilar) 全都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物建築群,自1996年起更被聯合國教科盟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在老城區在很多的建築物和紀念碑附近都會找個一塊塊黑色的牌匾,上面有著對那些珍貴文物的介紹和編號。


 


 

前文回顧 


在波多一定不能夠錯過藍白色的瓷磚壁畫!
 

聖本篤車站(Estação de São Bento)令人目不暇給的瓷磚壁畫會告訴你一個個關於葡萄牙的故事。 
 

Porto_S0001.jpeg

 

 

藍白色瓷磚的花崗岩教堂散發著復古優雅的藝術氣息,這些建築跟藍天白雲的顏色是多麼的相似,但卻又非常顯眼,讓人無法忽視。這些教堂散佈在歷史城區,在露天就可以免費欣賞到無比珍貴的大型藝術作品。 
 

Porto_C0001.JPG

 

 

里貝拉(Ribeira)河岸區的風景如畫,湛藍色的杜羅河把波多的舊城區和蓋亞新城區分隔開,而宏偉的跨河大橋卻又將兩個區域連接起來,這裡的景色不論白晝,黃昏以至黑夜都很迷人,也許配搭波多盛產的葡萄酒會更令人陶醉。然後你會發現海陸空都充滿了藍色,聽著帶點抑鬱的法朵,一切都跟沉靜內斂的葡萄牙人很搭,但是你的心情仍然不會Feeling Blue,因為每個地方仍然是色彩繽紛,多姿多彩的! 
 

Ribeira_0001.jpg

 

 

從波多還可以進入霍格華茲的魔法世界, 當然如果你只是資質平庸的麻瓜,你是不會發現那個世界的存在的! 
 

HP_0007.JPG


 


 

接下來是一些還未提到地方,事實上我們只是用了一日時間參觀波多,前一日(18/6)由Santiago de Compostela 坐巴士來到波多時在下大雨,沒怎麼參觀,第二日(19/6)參觀了一整天,然後後一日(20/6)早上只是在街上到處晃一晃,逛一下商店,下午又坐巴士到阿威羅(Aveiro)了,所以還有可能一些地方沒有逛過,但大致上大部分景點都在一日內遊畢了!在來到波多之後我就知道自己非常喜歡葡萄牙了!以至到單單一日也可以花費幾個篇章長篇大論地去寫它(事實上我寫什麼都很長篇大論,因為我只是當它是日記供善忘的自己日後回憶,其他在看的人請見量 @@)...... 

 

19/6/2019 (From 8:00am to 11:00pm) 


事日途經景點

 — 藍色字的為本篇會提及的地點,其餘在其他篇章 

 

→ Igreja do Carmo 卡爾莫教堂 & Igreja dos Carmelitas  

→ Fonte dos Leões 獅子噴泉 & Porto University 波多大學 

→ 彩色瓷磚牆和塗鴉牆 

→ Livraria Lello 萊羅書店  

→ Igreja e torre dos clérigos 教士教堂與塔樓 

→ 塔樓附近的小公園 

→ Casa Oriental 魚罐頭專門店 

→ Estaçãode São Bento 聖本篤火車站 

→ Igreja dos Congregados  

→ Praça da Liberdade 自由廣場

→ McDonald's Imperial 帝國麥當勞  

→ Lunch time at “Conga” 

→ Igreja da Santíssima Trindade  

→ Rua de Santa Catarina 聖凱瑟琳街

→ Capela das Almas de Santa Catarina 聖靈教堂

→ Mercado do Bolhão (市場整修中,臨時市場設於 La Vie Porto Baixa 商場內) 

→ Majestic Cafe  

→ Igreja de Santo Ildefonso 聖伊爾德豐索堂

→ Praça da Batalha 戰鬥廣場 

→ Sé do Porto 波爾圖主教堂  

→ Jardim do Infante Dom Henrique 亨利王子花園

→ Palácio da Bolsa 證券交易所宮  

→ Igreja Monumento de São Francisco 聖方濟各堂 

→ Igreja de São Nicolau 聖尼古拉教堂  

→ Cais da Ribeira 里貝拉河濱區 and Douro River 杜羅河

→ Dinner 

→ Ponte de Dom Luís I 路易一世鐵橋

 


 

波多的街頭藝術 


在萊羅書店附近的一條街道看到一大幅瓷磚牆,色彩很鮮艷奪目啊! 
 

Porto_0005.jpeg

 

在那幅牆附近的另一些塗鴉,但我不認為它們很特別。 
 

Porto_0006.jpeg

 

在其他街道上的塗鴉(我也沒有特意去找,只是路過看見而已,要看塗鴉里斯本會更多)
 

Porto_0007.jpg

Porto_0008.JPG

 

這一幅有比較特別,應該解讀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還是看不到,聽不到,漠不關心? 
 

Porto_0009.JPG

 


 

東方之家 Casa Oriental — 魚罐頭專門店 


東方之家(Casa Oriental)位於教士塔(Torre dos Clérigos)附近,在1910年建立,是有過百年歷史的老字號,最初是一間雜貨鋪,出售咖啡、巧克力、茶為主的東方及非洲產品(因為當時的葡萄牙在東方和非洲都有殖民地),同時售賣各種奶酪,香腸,水果和波特酒等土特產,後期被收購轉換經營人,現在則是專賣油漬海鮮魚罐頭的COMUR,這些魚罐頭也是很有葡萄牙特色的土產啊! 
 

Porto_0010.JPG

 

於1942年成立工廠的COMUR是全國產量最大的罐頭品牌之一,初期致力於出口鰻魚罐頭,經過多年發展,已有各種類型的罐頭魚,在葡萄牙的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專賣店。 
 

Porto_0011.JPG

 

我們第一日下午來到波多時下雨,來到這間店附近避雨,一看到這間店絢麗多彩的櫥窗就被吸引著了,狼狽地背著大背包也忍不住進去逛。櫥窗發著光的旋轉木馬懸掛著印有年份的沙丁魚罐頭,旁邊的牆上貼了很多沙丁魚的牌子作裝飾,上面以不同的語言寫著「沙丁魚」,光是櫥窗就很好看了!
 

Porto_0012.jpg

 

店內更加令人目瞪口呆,眼花繚亂,一罐罐不同顏色的魚罐頭整齊有序地放滿了整間店的牆上,色彩繽紛,佈置得像遊樂場一樣,當時我簡直覺得這間商店也可以叫作最美商店啊!後來在葡萄牙經過更多地方後,才發現都有這樣非常美麗的魚罐頭專門店。 
 

Porto_0013.JPG

 

每罐罐頭的外型特別,封面印上大大的數字年份、該年發生的世界大事以及出生偉人名字,即使拿罐頭來送禮也完全不寒酸。而且尤其讓人關心自已出生年份有什麼世界大事被標注在罐上。 
 

Porto_0016.JPG

 

這些魚罐頭全都按年份排列,在芸芸眾多魚罐頭中也能輕易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年份。 
 

Porto_0017.JPG

 

店員都很熱心地主動過來介紹罐頭,我跟店員說我們背著大背包又下著雨不方便現在購物,只是想逛逛第二天再來買,他仍然很友善地把單張給我,然後耐心地介紹店內的魚罐頭,並告訴我可以上上層找特別的魚罐頭,但那天背著背包不方便,第二天再逛就忘記了。 
 

Porto_0014.jpeg

 

店內還有一些陳列專櫃售賣各種口味的罐頭:沙丁魚(Sardines)、煙燻鱒魚(Smoked Trout)、煙燻鮭魚(Smoked Salmon)、鱸魚(Sea Bass)、章魚(Octopus)、小沙丁魚(Small Sardines)、劍魚(Swordfish)、煙燻鱈魚子(Smoked Cod Roe)、煙燻淡菜(Smoked Mussel)、魷魚(Squids)、煙燻龍脷魚(Smoked Sole)、鯖魚片(Mackerel Fillets)、鮪魚(Tuna)。在近處海邊的葡萄牙買魚罐頭當手信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Porto_0018.JPG

 

地址 : Campo dos Mártires da Pátria 111, 4050-367 Porto, Portugal 

 


 

自由廣場 Praça da Liberdade 


自由廣場位處於繁華的商業中心,附近有各式各樣的商店,精品店,咖啡店和餐廳,而且就在聖本篤車站附近,非常熱鬧。 這個廣場在不同的世紀轉過幾個不同的名字,現在的名字是共和國建立後,自1910年10月27日起更名的,廣場的中心是波多自由主義的真實象徵 — 佩德羅四世紀念碑。其中一件標誌性事件發生在1820年,這個廣場上發起了自由革命,反對被譽為專制國王的D.Miguel所帶領的政府的自由烈士在1829年在這裡被絞死。  
 

Porto_0019.JPG

▲ 在紀念碑背後那座的波多的市政廳


 

▶ 佩德羅四世紀念碑 Monumento a D. Pedro IV 


佩德羅四世(D. Pedro IV)是巴西帝國的創始人和第一任統治者。他原本是葡萄牙王室的王位繼承人,而巴西當時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在葡萄牙自由革命爆發期間,身在巴西的他拒絕回到葡萄牙,反而選擇帶領巴西脫離葡萄牙獨立,在1822年成為巴西第一位國王,稱為佩德羅一世。1826年,他又短暫統治了葡萄牙,並在那裡成為「解放者」和「士兵之王」。他推動了巴西和葡萄牙從專制政權轉變為民主政府形式的自由主義理想。 

雕像將他的形象塑造成身穿葡萄牙軍服,在馬背上揮舞著1826年他授予葡萄牙的憲法憲章。下面的基座有兩幅淺浮雕,描繪了關於佩德羅四世的兩個場景,一幅是「從明德盧登陸」(Desembarque do Mindelo)— 在1832年7月8日自由戰爭期間他帶領自由軍登陸波爾圖以北的明德盧海灘,並占領了波多;第二幅描繪他向波多交付出心臟,心在波多的拉帕教堂(Igreja da Lapa)。在基座的底部放置了兩個匾額,上面是自由烈士的名字。 
 

Porto_0020.JPG

 

 


 

McDonald's Imperial 帝國麥當勞  


波多有最美書店,最美咖啡廳,而位於自由廣場的一家麥當勞,據說也是全球最美的麥當勞之一,由名字到店裡店外到很有氣派。 

首先它別樹一幟起了一個很有氣派的名字 — 帝國麥當勞(McDonald's Imperial ),這就像頓時把一間速食店升價十倍一樣,然後未入門就看到有隻張開翅膀的老鷹高踞門上,讓人光看門面就感覺到一股霸氣。 
 

Porto_0021.JPG

 

這裡原本是一間咖啡店,後來由麥當勞接手並保留了部分裝潢設計,一進門就能看見華麗的水晶吊燈和點餐櫃檯上方的彩繪玻璃,橫樑上還有一些雕刻。 店內的空間不大,所以店外也有些露天茶座。雖然我並不認為它特別美,但是華麗的水晶吊燈跟大型的彩繪玻璃的確有為它加分。 
 

Porto_0022.JPG

 

在附近的郵筒旁邊有個雕像。 
 

Porto_0023.JPG

 


 

Lunch Time 


瓷磚,葡撻,豬扒包,這些在曾經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很著名的東西,這次終於能親自來到葡萄牙體驗一番了。 

蛋撻的葡萄牙文叫 pastel de nata,在大街小巷上有不少的店舖櫥窗都可以找到葡撻,隨便找了一間買了一個來試,我已經忘記了澳門葡撻的味道了,但感覺兩者分別不大,我們還買了一些甜點來試,不過沒拍下來,歐洲很多地方的甜點很多時候都甜得讓我無法接受,就是一種死甜的感覺,所以我覺得相比之下葡萄牙的甜點甜度還好。 
 

Porto_0024.JPG

 

然後我們進了一間叫"Conga"的餐廳吃午餐,主要是想試試正宗的葡式豬扒包。這豬扒包分量很充足,而且這才2.2歐元!!! 跟澳門吃到的很不一樣,澳門的豬扒包是在包內夾著一大塊豬扒,而原來葡萄牙的「豬扒包」包內夾著的是很多塊薄薄的碎豬肉片,我還是比較喜歡澳門的,不過這也不錯。 
 

Porto_0025.JPG

 

然後還點了當地特色的豬肉濃湯,看顏色就知道了,湯是真的非常濃郁,幾乎全碗都是滿滿的肉碎,這就是為什麼喝湯在西方變成 "eat soup" 了。調味有點重,感覺越來越鹹,一大碗有點難消化。材料十足的湯價錢也只是1.6歐元。 
 

Porto_0026.JPG

 

另外一個姨姨點了蔬菜湯,價錢一樣,這湯比較對我的口味,真的有湯水可以喝,比較清淡喝一整碗都不成問題。 
 

Porto_0027.JPG

 

豬扒包加一碗湯合共3.8歐元,價錢真的超級便宜!而且吃完非常飽,所以接下來又繼續努力散步來促進消化了。 

 

地址:Conga, R. do Bonjardim 318, 4000-115 Porto, Portugal 

 


 

 聖凱瑟琳街 Rua de Santa Catarina


聖凱瑟琳街是波多最主要步行街和購物街,這是一條相對筆直的街道,商店林立,有很多國際品牌的連鎖店,也有大型的購物中心Via Catarina Shopping Centre和傳統市場Mercado do Bolhão,美麗的咖啡廳Café Majestic和被大面積的藍白色調瓷磚覆蓋的聖凱瑟琳教堂(Capela das Almas de Santa Catarina,又名為聖靈教堂 Chapel of Souls)均在這條大街之上,而街道的名字就是取自聖凱瑟琳教堂的。
 

Porto_0028.JPG

 

不過吸引我注意的是這裡的葡式碎石路(Calçada Portuguesa),這在曾經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也很常見。相傳是發源於中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後來傳到古希臘和羅馬,約於16世紀再傳到葡萄牙,到19世紀,葡萄牙人以這種方式大量鋪砌路面,通常以黑白兩色的碎石為主,看上去很有美感,只是它的維修費用高昂而且不耐用,在葡萄牙逐漸被淘汰,改為以瀝青鋪設路面。
 

MC_0001.JPG

 


 

傳統市場 Mercado do Bolhão


這個市場在我們去的時候關閉了進行整修。沿路的指示牌將我們指引到一個代替它的臨時市場,在聖靈教堂附近一座商場La Vie Porto Baixa的下層。在這裡,仍然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新鮮水果和蔬菜、肉類、海鮮、麵包、奶酪、家庭用品和手工藝品等。 
 

Porto_0031.jpeg

 

 


 

戰鬥廣場 Praça da Batalha


廣場得名於10世紀摩爾人軍隊與波多居民之間在這裡發生的一場流血戰役,最後以波多居民的失敗和定居點被破壞而告終。廣場前有國王佩德羅五世(D.Pedro V)的雕像。廣場附近是外牆覆蓋上藍白瓷磚的聖伊爾德豐索堂(Igreja de Santo Ildefonso)。 
 

Porto_0033.JPG

 


 

航海家亨利王子花園 Jardim do Infante Dom Henrique 


這個花園在河岸區附近,花園和附近的一條街道都是以航海家亨利(Dom Henrique, 1394-1460)王子命名的,在介紹聖本篤站的瓷磚壁畫時提及過他的事蹟,花園上有他的紀念碑,而在附近的一條街 Rua da Alfândega 會找到王子之家(Casa do Infante),據說是他在1394年出生的房屋。 
 

Porto_0034.JPG

 

▶ 亨利王子紀念碑 Estátua do Infante Dom Henrique


亨利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聳立在基座上,右臂指向大海和杜羅河。他是葡萄牙家喻戶曉的航海家,指揮航行隊伍由大西洋出發,探索陌生的非洲,開拓了葡萄牙的發現時代。 

Porto_0035.JPG

 

在基座上兩面分別有一個青銅雕塑群。其中一面是一個有翅膀的女性形象,右手握著十字架,代表信仰。 
 

Porto_0036.JPG

 

而另一面是由兩匹馬拖著船的船頭充當嚮導,一個女性形象(Glória)站在船頭,手持國旗,代表葡萄牙航海勝利的寓言。 
 

Porto_0037.JPG

 

▶ Mercado Ferreira Borges 


在花園上可以看到一座紅色建築物,它是 Mercado Ferreira Borges,它建於1885年,是歐洲鐵器時代的傑出代表,以一位來自波多的著名政治家的名字命名。它原本是用作取代里貝拉(Ribeira)的一個舊市場的,但由於經銷商不願離開以前的市場,現在用於文化範圍的展覽和交易會。 
 

Porto_0038.JPG

 


 

證券交易所宮 Palácio da Bolsa 


在花園的另一邊是證券交易所宮(Palácio da Bolsa)。證券交易宮原本是隔壁聖方濟各教堂的一部份,因火災而荒廢許久,19世紀才由波多商會開始建造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交易宮,曾為波多的證券交易所,直到重心轉至里斯本後,才退役開放給遊客入場參觀內部各個富麗堂皇的廳室,例如國家廳、大會室、黃金廳、阿拉伯廳、肖像室、法庭室、陪審室、禮堂、前總統畫廊和總統室等,其中以摩爾復興風格的阿拉伯廳(Salão Árabe)最備受矚目。 
 

Porto_0039.JPG

 

我們並無購票參觀,只是在裡面的一道門外看到一個免費的室,是個圖書館,官網說由於裡面的書籍價格不菲且珍貴,因此無法訪問該房間。
 

Porto_0040.jpeg

 

Porto_0040_1.jpg

 


 

聖方濟各堂 Igreja de São Francisco


之前寫教堂的時候還未有提到這座教堂,後來看到原來它的裡面也很值得參觀。它就在證券交易所宮的對面。

方濟各會在1245年建立了聖方濟各堂。它最初是一個小的教堂和修道院,後來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1832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聖殿的一部分,那裡被改建為證券交易所。儘管教堂的起源是羅馬式的,但後來被轉變為哥特式風格,是在波多最突出的哥德式建築。

我們沒有進去參觀,後來才知道它的內部有著非常奢華的巴洛克風格裝潢。

教堂內部的三個中殿不論柱子、雕刻、雕像及所有細節都塗上金色,非常金碧輝煌,據說,超過300公斤的金粉被用於裝飾教堂的內部。寺廟的裝飾曾一度被認為過於昂貴,無法應付周圍的貧窮,所以關閉了幾年。而位於教堂地下的地下墓穴埋葬著方濟各會的僧侶以及波多最富有的家庭的成員。地下墓穴中還裝有一個骨庫 ,可以透過玻璃地板欣賞裡面成千上萬的人骨。
 

Porto_0040_2.JPG

 


 

很多普通房子的外牆上也貼滿了不同款式的瓷磚。
 

Porto_0032.jpeg

 

 


 

經過某條街看到了這一幕。
 

Porto_0046.jpeg

 


 

歐洲最好的地方是很多景點都很集中,單靠一雙腳就能走遍全城,而且一路上即使是普通的古舊建築看上去仍然是一幅幅很美的構圖,即使熱鬧繁華仍然乾淨舒適,令人很樂意在城市中漫步,雖然我們全程徒步走遍舊城區和路易一世大橋,但是在波多,遊覽城市的交通工具其實很多樣化。

 

有觀光火車,暢遊舊城區的主要景點。 
 

Porto_0043.jpg

Clerigos Tower_0005.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波多的河濱區,杜羅河與路易一世鐵橋

Cais da Ribeira, Douro River and Ponte de Dom Luís I

2019年6月19日 @葡萄牙波多

 

波多的河濱區被稱為里貝拉(Ribeira),是這個城市最古老,歷史最悠久的街區之一,自1996年以來一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里貝拉(Ribeira)這個名字取自葡萄牙語,意思是「河」(riverside),而 Cais de Ribeira 則指該地區在杜羅河(Douro River)沿岸的位置。

 

歷史 

波多在羅馬時代最初是一個漁港,後來又成為葡萄牙北部與葡萄牙其他沿海城市,特別是南部里斯本的貿易樞紐。

在15至17世紀的發現時代,隨著波多的船隻駛往巴西,印度,紐西蘭和澳門等異國目的地,這座城市變得富裕起來。

後來,隨著對外的葡萄酒貿易開始獲利,酒莊開始在杜羅河(Douro)南岸的蓋亞新城區(Vila Nova de Gaia)建立起來,富裕的商人開始在通往碼頭的陡峭山坡上建造自己的豪宅。

從歷史上看,河濱區(Cais de Ribeira)是杜羅河上最繁忙的地點之一,從上游和下游的貨物在到達城市中心前都會在這裡短暫停留。如今,這裡同樣繁華,但已經從貿易轉營為以旅遊業為主。昔日的依山而建的豪宅如今亦已經變成了酒吧,咖啡館,酒店和餐廳以及個人的居住地,其外牆色彩艷麗,許多都覆蓋上各式各樣的阿茲勒赫(Azulejo) 瓷磚。
 

「葡萄牙」名字的由來 

在這裡順帶一提,葡萄牙的國名據說是源自現在的波多(Porto)跟蓋亞(Gaia)的。

中世紀羅馬人將今日伊比利亞半島西部杜羅河兩岸稱為波圖卡萊地區(Terra Portucalense),它得名於當時位於杜羅河的一座繁榮的港口城市波圖卡萊(Portu Cale)。11世紀時,萊昂王國和卡斯蒂利亞王國的阿方索六世將這一地區贈封給勃艮第的恩里克伯爵,稱其為「波圖卡萊伯爵領地」。1143年,恩里克伯爵之子阿方索一世在此領土上建立了獨立王國,稱為Portugal王國,正式脫離西班牙。葡萄牙(Portugal)的國名也是來自波圖卡萊這個地名,而波圖卡萊(Portu Cale)據說就是現在的波多(Porto)跟蓋亞(Gaia)了。

 

我們是在參觀完波多大教堂後由山上下來的。在這個城市上上落落是很平凡的事,因為波多的地形本身就陡峭不平。穿梭於蜿蜒的窄巷中,可以看到很多彩色的舊房子,所以即使上坡下坡,仍然樂在其中。

Ribeira_0007.jpeg


 


 

河濱區(Cais da Ribeira)


河濱區(Cais da Ribeira)在杜羅河邊,是個熱鬧而風景如畫的地方。這邊有許多間餐廳和各式各樣的小店,而在許多店舖的上方和後面是一排沿河緊緊堆疊的彩色房子,外牆上覆蓋上色調柔和的瓷磚,這些舊建築物中許多仍然是當地居民的家。
 

Ribeira_0005.jpeg


 

許多人選擇在河岸邊的餐廳和酒吧用餐,看著令人心曠神怡的河岸景色,享受杜羅河畔的悠閒時光。

Ribeira_006_1.jpg


 

這裡有不少的街頭表演者,黑色的斗篷也許並不是大學生們的專利,這裡也看到歌手穿著同樣的服裝,而且斗篷的袖子上縫滿了不同的徵章,聽說葡萄牙最著名的傳統音樂是帶點抑鬱的法朵(Fado),不知道他們是不是正在唱著這樣的歌呢?
 

Ribeira_0004.jpeg

 

 

▶ 里貝拉廣場 Praçada Ribeira

里貝拉廣場(Praçada Ribeira)是河濱區上的一個小廣場,同樣有很多餐廳,廣場上有一座三層樓高的噴泉紀念碑,在紀念碑上面有一個壁龕,壁龕裡是這座城市的守護神施洗者聖約翰(São João Baptista)的雕像。在它前面也有一座裝飾有立方體的噴泉(Fonte do Cubo)

Ribeira_0006.JPG


 

這個洞是煤炭艙口(Postigo do Carvão),是十四世紀建造的中世紀城牆(Fernandinas Walls)的其中一道煤門,原本有18道,但至今波多就只有這一道煤門倖存下來,大部分的城牆也被拆除。它就在里貝拉廣場附近的一條街道上。

Ribeira_0015.jpg

▲ Postigo do Carvão, Rua Fonte Taurina, 4050-269 Porto

 

 

▶ 杜羅河畔 Douro River

杜羅河是波多最主要的河流,將波多歷史城區和蓋世新城區(Vila Nova de Gaia)分隔開來,而宏偉的橋樑又將兩個城區連接起來。葡萄牙人常說:「波多之美,一半是因為有杜羅河」。這裡的河水是湛藍色的,直接流向大西洋,波多最西面的一個地方 — 杜羅河畔福斯(Foz do Douro)的盡頭就已經是大西洋了,可惜時間有限無緣去走一下。對岸是酒莊雲集的加亞新城,不過我並不喝酒,同行的人也對參觀酒莊不感興趣,所以我們只是走過了鐵橋,並沒有在對岸遊覽。當地最著名的葡萄酒是「波特酒」(Port Wine),不過這跟哈利波特並無任何關係。

Ribeira_0008.JPG

 

沿河可以看到一些色彩繽紛的木船,這是傳統的葡萄牙平底木船 — Rabelo Boat,數個世紀前,一桶桶波多出產的葡萄美酒就是從這裡裝載上船,從蓋亞新城的酒窖運送到波多舊城區,以及遠銷英國等地,奠定了波爾圖享譽全球的葡萄酒產業。如今,這些船被用作觀光遊輪,沿著杜羅河航行,從而讓遊客欣賞到河兩岸和波多六條跨河大橋的景色。

Ribeira_0009.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波多尋找哈利波特

Finding Harry Potter in Porto

2019年6月19日@ 葡萄牙波多

 

《哈利波特》的作者 J.K.羅琳 (J.K. Rowling)未成名時,在1990-1993年間,曾旅居波多任教英語,並在1992年嫁給了一個葡萄牙記者,可惜這段婚姻並不如意,僅僅維持了13個月就結束了,J.K.羅琳亦帶著孩子再次回到英國生活,雖然最開始哈利波特的靈感是起源於英國的一列火車上,但她的第一本暢銷小說《哈利波特與神秘的魔法石》的頭三章節的手稿是於居住在波多這段期間完成的,所以據說她在波多的很多地方汲取了靈感。這是她一生中的艱難時期,經歷貧窮,母親去世和首次離婚,但是同時,可能正正是她住在波多的這段歲月,使她創作出《哈利波特》的雛形,孕育出魔法的起源。

於是,有些人看過哈利波特後,就推猜波多的一些地方可能是《哈利波特》的靈感來源。儘管除了一間咖啡店外其餘絕大部份地方都沒有得到作者本人的承認,但仍然有些人覺得或許這些地方是在作者生活在波多時被潛而默化到她的腦海中,再寫進小說裡,而且即使「類似」的場景也足以使一眾小說迷前去朝聖了,事實上我也很愛看哈利波特,前七部小說跟電影以至它衍生的前傳我也看過,所以就來看一下被認為是與哈利波特有關的波多景點吧!

 

HP_0007.JPG

 

 


 

1. 萊羅書店 Livraria Lello


萊羅書店有著精緻的建築裝潢,被譽為是世界上最美的書店之一,傳言說 J.K.羅琳住在波多時,時常來逛這間書店,哈利波特書裡許多部分都受這家書店的啟發,因此更加讓這家書店聲名大噪,每天大排長龍。
 

Livraria Lello_0001.JPG

 

想要進入書店首先須先到附近轉角處一間叫 ”Armazéns do Castelo” 的商店內購票,而且書店是不准帶背包手袋進內的,所以購票後可以在同一間商店內租用那裡的投幣式儲物櫃(1歐元,可退還押金),把個人物品放進去,待參觀完書店再去取回。

購票的地方其實也裝飾得很特別。

Livraria Lello_0004_1.jpeg

 

一張入場券的價格是5歐元,可以在書店內當同等價值的現金卷使用,當然,裡面的所有書籍和其他產品都是超過5歐元的(因為我有認真地找過低於5歐元的物品)。

Livraria Lello_0005.JPG

 

書店是由 Lello Brothers(Jose和Antonio) 所創立的,他們熱愛藝術和文化,自1881年以來就從事圖書業務,他們希望這間書店將成為「書籍大教堂」。設計書店的是建築師 Francisco Xavier Esteves,他被稱為「對文學特別感興趣的科學人」。書店於1906年竣工及開業,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Livraria Lello_0006.JPG

 

書店在未開始營業前就已經大排長龍了,每個人都在排隊等候入場。書店外觀為新哥特式風格。外牆上有兩個手繪人物,分別代表著「藝術」和「科學」。

Livraria Lello_0007.jpeg

▲ 左邊那四幅其實是在售票的那間商店外看到的,櫥窗上的是一有些具影響力的作家的畫像和名言。

 

到了開門時間,店員開始出來安排人們進入書店,他們的制服是由皮革造的。

Livraria Lello_0008.jpg

 

進門後第一眼看到書店的內部就被這裡古色古香的木質裝潢和精緻的雕刻所吸引了,幾乎所有人都迫不及待開始拍照。

Livraria Lello_0009.JPG

 

這裡最具標誌性的就是正中間這條深紅色的螺旋樓梯了,設計非常出色。這條樓梯可以通往二樓,旋轉的弧度和結構都很特別,每個人在上去之前都想在樓梯口拍照。我們是剛營業時進來的,所以還拍到沒有人的樓梯。

Livraria Lello_0010.JPG

 

這間歷史悠久的書店,被很多人猜測是哈利波特中兩個場景的靈感來源:華麗與污痕書店 (Flourish and Blotts)和霍格華茲城堡中會移動的樓梯。

Livraria Lello_0011.JPG

▲這其實是書店在就職典禮時的照片,感覺卻很像哈利波特的場景。


▼電影場景中的華麗與污痕書店(Flourish and Blotts)

Livraria Lello_0012.JPG

Livraria Lello_0013.JPG


▼對於華麗與污痕書店外觀的形容

Livraria Lello_0014.jpg

Livraria Lello_0015.JPG

 

▲▼ 我想萊羅書店與華麗與污痕書店相似的原因可能是牆上的一大排書櫃放滿書籍,由地下堆積到天花板?

Livraria Lello_0016.jpg

 

其中最多人認為哈利波特霍格華茲中的旋轉樓梯靈感來源自這條樓梯,它的過道特別相似。

Livraria Lello_0017.JPG

Livraria Lello_0018.JPG

Livraria Lello_0019.JPG

 

它跟電影中會動的樓梯真的有異曲同工之妙。

Livraria Lello_0020.JPG

 

Livraria Lello_0021.jpg

 

書店的內部實在太華麗了,整體的設計和用色配搭得天衣無縫,各式各樣的書籍很自然地將書店變得色彩繽紛,真的仿如置身於魔法世界一樣!訪客更願意在這裡拍照留念,而不是為了書籍本身。

樓梯中央對稱的弧形過道將上層的空間變得更加有趣。事實上這條樓梯的所有部份都是拍照的最佳位置,任何時候都有人有等候拍照。

Livraria Lello_0022.JPG

Livraria Lello_0023.JPG

 

嘗試了好幾次終於成功把兩層全拍進照片中。

Livraria Lello_0024.JPG

 

木質的扶手加上奪目的深紅色螺旋形的階梯,顯得格外高貴典雅,走在上面有如正在參加一些隆重的場合般。

Livraria Lello_0025.JPG

 

樓梯的中央位置像一個非常特別而華麗的舞台,每個站在那裡的人都成了主角。

Livraria Lello_0026.JPG

Livraria Lello_0027.JPG

Livraria Lello_0028.JPG

 

漩渦般的階梯將人們捲進神秘的魔法世界,每個人都充滿好奇心地到處探索,肯定的是在這間書店每個人都很樂意爬樓梯!

Livraria Lello_0029.JPG

 

在上層往下看也非常有趣,細小的空間佈置得整齊有序,陳列架和書牆上無數的書籍使整個空間非常色彩繽紛,訪客一直如流水般絡繹不絕地進入書店。

Livraria Lello_0030.JPG

Livraria Lello_0031.JPG

 

再抬頭看看頂部天花,一大塊美麗的彩繪玻璃讓自然光可以透入店內。玻璃上有書店的標誌,標誌上用拉丁文寫著書店的座右銘,“decus in labore”,意思「在勞動中得到榮譽」。

Livraria Lello_0032.JPG

Livraria Lello_0033.JPG


第二層也有大型的落地玻璃窗,確保自然光線充足。

Livraria Lello_0037.jpg

 

如果細心留意書店的雕刻和裝飾,就會發現它用上了很多自然的元素,例如天花板的雕花,彩繪玻璃窗以至木質樓梯和橫樑支柱等通通都有花葉的圖案。

Livraria Lello_0033_1.JPG

 

還有書牆之間也有樹木的圖案。

Livraria Lello_0034.JPG

 

木製書牆上放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而且在二樓,書本之間可以看到很多著名作家的白色雕刻頭像。

Livraria Lello_0035.JPG

 

書店主要出售葡萄牙文的書籍,也有一些英文與法文書籍,以及葡萄牙特色商品。當然,書店亦有售賣一些哈利波特的書籍,周邊產品和紀念品。

隨了一排排高聳直立的書牆外,還有一些桌子擺放書籍和其他商品,更加方便顧客選購。

Livraria Lello_0040.jpg

事實上他們的書籍和商品也是比其他地方貴的,所以也下不了手......)

 

倒三角形的吊燈為整個空間增添了柔和和溫馨的感覺。

Livraria Lello_0036.JPG

▲ 圍欄邊和樓梯間的人實際上比真正在留意書的人多。

 

當再回到下層時整間書店已經人山人海了!

Livraria Lello_0038.JPG

 

也許有人會懷疑每天接待那麼多訪客使用木材穩固嗎?事實上大部分看到的木,其實都只是利用一種像木質般的石膏粉刷在表層,裡面絕大部份是由混凝土製成的,這樣即使殘舊或者損壞都比較容易更換,這些木上都充滿精緻的哥德式雕刻,也就是這些細節讓整間書店顯得格外復古典雅。

Livraria Lello_0039.jpg

 

在地板可以看到有類似軋道的設計,這大概是為了方便搬運書籍而設計的吧!

Livraria Lello_0041.jpg

 

一張長形的木桌上展出了一些珍貴的書籍。

Livraria Lello_0042.JPG

 

這應該是舊式的收銀機。

Livraria Lello_0043.JPG

 

書店底層後部的空間也有著美麗的天花。木雕的紋路也很精美。

Livraria Lello_0044.JPG

Livraria Lello_0045.JPG

Livraria Lello_0046.JPG

Livraria Lello_0047.JPG

 

最後要說一個可能令人失望的消息,其實 J·K·羅琳(JK Rowling)已經在Twitter上否認有到過這間書店:

「例如,我從來沒有去過波多的這家書店。我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它很漂亮,我也希望我*曾經有*到訪過,但它與霍格華茲無關!」

Livraria Lello_0048.jpg

 

雖然如此,但為了滿足哈利波特迷,相隔19年後的第八部小說《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發行時,選擇了萊羅書店為全球首發的地點。小說首發當天,來自世界各地的書迷們更聚集於這間書店,舉行了一個熱鬧的魔法派對。

Livraria Lello_0049.JPG

Livraria Lello_0050.JPG

Livraria Lello_0051.JPG

 

其實無論書店跟哈利波特有沒有關係,它都一樣不會讓人失望,非常值得參觀!在這間書店不一定會令人愛上書(因為人實在太多了),但卻很容易讓人迷上店內的裝潢設計,有「最美書店」之稱真的當之無愧!

 

參觀完出了書店後看到外面排隊等候的人更多了。

Livraria Lello_0052.JPG

 

書店和教士塔其實只是相隔一個廣場的距離。

Livraria Lello_0053.JPG

 


 

2. 獅子噴泉 Fonte dos Leões


在萊羅書店附近的一個廣場 Praça de Gomes Teixeira 中央,有座美麗的獅子噴泉(Fonte dos Leões),噴泉上有四隻長有翅膀,威風凜凜的獅子雕像,水從牠們的口中吐出。有人認為J.K.羅琳在波多生活期間看到這獅子雕像,啟發她使用象徵勇氣和膽量的獅子作為葛來芬多(Gryffindor)學院的標誌性動物。

Lion Fountain_0001.JPG

 

葛來芬多珍視勇氣和俠義的騎士精神,所以該學院的吉祥物是所有生物中最勇敢的獅子。但是葛來芬多的獅子並沒有翅膀,而且獅子和獅子雕像本身就很普遍,隨便想一隻動物來當學院的吉祥物也很簡單,所以就否真的受這座噴泉啟發真的只有作者本人才知道......

 

Lion Fountain_0003.jpg


赫夫帕夫(Hufflepuff)圖案為獾,象徵勤勞和忠誠 ;雷克勞文(Ravenclaw)圖案為老鷹,象徵智慧;史萊哲林(Slytherin)圖案為蛇,象徵精明和有野心。

Lion Fountain_0004.jpeg

 

不過無論是真是假,這噴泉跟羅萊書店,波多大學和一座美麗的藍白色瓷磚教堂(Igreja do Carmo)都非常接近,而且噴泉本身也很具標誌性,特別是它前面有波多的標誌,還是值得到此一遊。

Lion Fountain_0002.JPG

 

 


 

3. 波多大學(Porto University)的學生制服


波多大學其實就在獅子噴泉的對面,它是波多最古老的大學,但重點在於學生的制服!長長的黑色斗篷竟然是這間大學的學生平日穿著的制服!!!看到他們真的不難跟魔法世界的巫師聯繫在一起!如果幸運的話,在波多的街上也能看到這樣穿著的大學生。

波多大學的制服大概是這樣的:男生配有領帶,白襯衫,西裝褲;女生則是白襯衫,窄裙,兩者均還附有西裝外套與黑色披風,這樣的學術服裝在葡萄牙叫 "Traje Académico",又有些葡萄牙人傾向於稱它們為「蝙蝠」。原來葡萄牙的大學生們幾乎都穿制服,而正裝加披風在葡萄牙的大學很常見,最早穿著這種制服的是葡萄牙的科英布拉大學(Combira University),波多大學的制服也是仿效那所大學的,所以這兩所大學的服裝大致上是相同的。

除了制服之外,原本波多大學中的每個學院都有自己的代表色,彷彿就像是霍格華茲中不同學院有不同的代表一般,而更重要的是羅琳創作第一本小說的初期就是住在波多,所以很多人認為她在波多時經常看到這些大學生的衣著打扮,因而啟發她創作出霍格華茲魔法學校的制服。

葡萄牙大學之所以會提供制服的原因,是為了確保每一位學生處於平等的基礎之上。過去因為大學幾乎是貴族等上流上會才有辦法負擔得起的高等教育,而為了確保家庭狀況較不好的孩子能像富人一樣受過良好教育,一位教授設計了這種黑色制服,使用暗色調的布料,就算衣服弄髒了也較不容易看出來,實現學生們可以在課堂內彼此平等,而披風主要有保暖和遮擋雨水的作用,亦令學生看起來更加文雅。

 

HP_0001.JPG

▲ 走路都帶風的長袍通常只有在畢業時會穿,但這竟然是大學生們的制服,So Cool~!穿著長長的斗篷頓時讓人變得像會施展魔法的巫師!說它們是霍格華茲魔法學校制服的原型好像也非常合理。他們會喜歡被稱作蝙蝠俠還是哈利波特多一些呢?

HP_0002.jpg

 

 


 

4. Majestic Cafe


咖啡廳於1921年的12月開業,至今也有將近百年的歷史了,它也曾被歐洲旅遊網站評為全球十大最美的咖啡廳之一。傳言 J.K.羅琳在波多生活時經常光顧這一間咖啡店,撰寫她的第一本小說《哈利波特與神秘的魔法石》的草稿。裡面的裝潢非常華麗,但聽說收取的價錢也是其他地方的好幾倍,所以沒有特意進去。
 

MC_0001.JPG

 

咖啡廳在開業時就是主打上流社會的市場的,所以裝潢自然也非一般。個人覺得這些最美的咖啡廳、最美的書店,裝潢跟氣氛好是肯定的,至於食物是不是特別好吃,書籍種類齊不齊全等就要另作別論了,所花的價錢主要是在店舖的裝潢跟感受氣氛,它們並沒有在「食物」跟「書籍」本身獲得「最佳」的稱譽,所以在這些方面不抱太高期望就不會失望。

MC_0002.JPG

 

雖然 J.K.羅琳說沒有到過萊羅書店,但她之後有在 Twitter 安慰粉絲,她的確
曾經在這間咖啡廳寫作。

MC_0003.jpg

 

 

 


 

5. 教士塔 Torre dos Clérigos


教士塔(Torre dos Clérigos)是一座美麗的巴洛克風格教堂塔樓,高75米,通過狹窄的螺旋樓梯爬上225個台階到達塔頂,就可以一覽波多及其周圍的景色,絕對是波多的地標之一。有些人認為這座塔樓是霍格華茲天文塔的靈感來源,這大概是因為塔樓又高又窄吧!事實上這也純熟一些人的猜測,想像一下也無妨。Clérigos 其實包括了塔樓,教堂和博物館,合為一個建築群成為國家文物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詳情在教堂篇

Clerigos Tower_0001.JPG

 

在《哈利波特-混血王子的背叛》中,鄧不利多就是在天文塔被石內卜發射索命咒,墜至塔底而死的,電影中那墜下的場景的確像跌入萬丈深淵般,可能教士塔的高度也像深不見底的天文塔,所以有這樣的猜測。

Clerigos Tower_0002.JPG

(題外話,還記得當初看第七部小說時發現一直被黑化的石內卜原來不是壞人,真的非常驚訝......
我看哈利波特其實都是先看小說再看電影的,因為小說始終最詳細。)

 

參觀塔樓連博物館需要6歐元(連塔的導覽則為6.5歐元),雖然在塔上看風景一定很美,但我還是沒有特意去爬塔,自從爬過某些塔之後我都不太想再爬塔了,這些高而窄的塔樓的階梯讓我有點恐懼,也不知道由何時開始連走樓梯我都有點像畏高般的感覺......(想知道Clérigos塔樓,教堂和博物館的內部,也可以看看線上的虛擬之旅。)

我只是在塔樓的附近看看它的外觀而已,事實上這座塔樓是波多最高的建築,在這城市的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看到它。而在它附近的公園拍塔樓也非常美,而且走進公園才發現如果沒有經過那個公園會後悔啊!!!

Clerigos Tower_0003.JPG


背景是五顏六色的房子,加上藍天白雲,再加上雕像跟剛巧經過的觀光火車,Perfect!

Clerigos Tower_0005.JPG

 

安東尼奧·費利拿·戈梅斯主教雕像 (Estátua do Bispo D. António Ferreira Gomes)

António Ferreira Gomes 於1952-1982年間一直擔任波多的主教。他的雕像就在公園的入口,嚴格來說我也不知道這算不算在 Cordoaria's Garden 的公園範圍,因為從 Google map 看這裡是在 Cordoaria's Garden 外面的一個小公園。所以我接下來所指的也只是這個小公園。

Clerigos Tower_0004.JPG

(▲ 地址:Campo dos Mártires da Pátria 111, 4050-162 Porto, Portugal)

 

沒想到這個公園裡有些很令人驚喜的地方,就是它有一個猶如小人國般的範圍!

Clerigos Tower_0007.JPG


這一大群的鐵片人模仿著人的各種行為,他們就像來郊遊般,被這裡美麗的景色跟色彩繽紛的房子吸引著,駐足欣賞,拍照留念。

Clerigos Tower_0008.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葡萄牙的藍色狂想曲 — 阿茲勒赫(Azulejo)瓷磚

Portugal - JUNE 2019

 

近處海洋的葡萄牙,尤其對藍白兩色的瓷磚情有獨鍾,將天空帶到地上,使天地融為一體,把青花瓷器所采用的色調應用在瓷磚上,傳遍整個葡萄牙,並發揮得淋漓盡致,擴展到大街小巷、室內室外,大至整座建築物的外牆,小至路標、門牌、餐具器皿、工藝製品和紀念品,加上了引人入勝的構圖,為瓷磚注入了無限的生命力,使整個城市更具藝術色彩,成為了葡萄牙的文化典範,從教堂宮殿以至平民百姓的家都能找到這些瓷藝品,畫家將一個個傳奇故事和歷史事件以至地方風光,透過瓷磚壁畫傳達給人們,成為了獨特的述事方式,而且大部分作品,都是能免費給公眾欣賞的,所以所有來到葡萄牙的人,一定無法忽視這些唯美的「阿茲勒赫」(Azulejo) 瓷磚。

 


 

— 關於阿茲勒赫瓷磚 About "Azulejo"

 

阿茲勒赫的葡萄牙語是「Azulejo」,來源於阿拉伯單詞「الزليج」(al-zellige),意思為精美/拋光的小石頭。這是有著各種顏色的彩繪瓷磚,不過在葡萄牙,藍白色是最常見的。

在八世紀,摩爾人在統治伊比利亞半島時將這種非洲及中東的藝術傳統風格帶給了西班牙。西班牙塞維亞成為阿茲勒赫瓷磚行業的第一個主要中心。1503年,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D. Manuel I)訪問了塞維亞(Seville),並被城市周圍的閃亮瓷磚弄得眼花撩亂,他把這個概念帶回葡萄牙,並用彩色瓷磚來裝飾他在辛特拉(Sintra)的城堡。從那時起,這種藝術形式就開始真正流傳開來,蓬勃發展,成為葡萄牙藝術和建築的典型元素。

 

Azulejo_0001.jpeg

▲  記得之前到塞維亞(Seville)時,那裡的西班牙廣場超級美的,廣場上有48個帶長凳的壁龕,就是用彩色瓷磚製成的,非常色彩繽紛,真的令人眼花撩亂,跟葡萄牙的藍白色調瓷磚的感覺很不一樣,但兩者都各有特色。

 


 

熱情奔放的西班牙喜歡色彩繽紛的瓷磚,而沉靜內斂的葡萄牙則更傾向於經典素雅的藍白色瓷磚,雖然葡萄牙也發展了彩瓷,但備受追捧的依舊是藍白色調的瓷磚。

Azulejo_0002.jpe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波多聖本篤車站 Porto São Bento

 — 以瓷磚壁畫細說葡萄牙的故事

2019年6月19日@ 葡萄牙波多

 

於1916年啟用的聖本篤車站是波多最具指標性的建築之一,整個車站大廳的牆壁上被2萬多片阿茲勒赫(Azulejo)瓷磚所覆蓋,瓷磚上描繪了葡萄牙重要的歷史事件、節日場景和鄉村風光,極具葡萄牙特色,因而使其成為了世界上最美麗的火車站之一。知名作家 J.K. 羅琳曾在波多任教,相傳哈利波特的「王十字車站」有部分靈感就是源於聖本篤車站。

 

Porto_S0001.jpeg

 

 


 

火車站位於波多的歷史中心,已被宣佈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和葡萄牙國家歷史文物。車站的前身是一間修道院,它在1890年被拆除以興建現在的車站,車站的名字 "São Bento" 就是源自那間修道院的名稱。工程始於1900年,到1916年2萬多塊瓷磚鋪設完成後車站終於正式啟用了。

Porto_S0002.JPG

Porto_S0003.JPG

 


 

藝術家 Jorge Colaço使用了 2 萬多片阿茲勒赫瓷磚,在1905-1916年間繪製壁畫,足足花費了 11 年的光陰才完成,走進大廳就令人驚嘆不已!四面巨大的牆壁上全是瓷磚壁畫,每一幅畫都在訴說著關於葡萄牙的故事。車站就像一個藝術館,無論是否要乘坐火車,人們都會走進車站欣賞一番。

Porto_S0004.JPG

 

來到車站前廳的訪客們都會被史詩般的瓷磚壁畫所吸引,無不駐足觀賞,舉起相機拍照留念,使得原來已經人來人往的車站更加熱鬧。

Porto_S0005.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ORTO CHURCHES 波多教堂篇

2019年6月19-20日@ 葡萄牙波多

 

波多的教堂主要是用花崗岩建成的,而瓷磚大部份是1900年以後覆蓋在外牆上面的,美麗的藍色和白色瓷磚真的很能代表葡萄牙,這是我在葡萄牙的第一個城市,而教堂外牆的瓷磚是我愛上葡萄牙的其中一個原因。在別的國家看教堂的外觀,會留意外牆雕刻和雕像組成的故事,但在葡萄牙,看的是瓷磚構成的藝術壁畫。

這些瓷磚被稱為 "Azulejos",是由西班牙的伊比利亞半島傳入葡萄牙的(詳情另外一篇再寫),其他國家多數會使用五彩繽紛的瓷磚,但葡萄牙對藍白色瓷磚情有獨鍾,而且使用瓷磚藝術的廣泛程度感覺上已經遠遠超越其他發源地了。

為什麼是藍色和白色?據說這靈感竟然是來自亞洲瓷器的優雅!當時,瓷器是奢侈品,是歐洲人開始嘗試效仿的財富的象徵。荷蘭人開始製作藍色和白色調的瓷磚,而葡萄牙人則為其建築進口了瓷磚。他們將高雅的藍白色瓷器擴展到整面牆,甚至整座建築物!然後到今時今日,這些藍白色瓷磚已經被發揚光大至整個葡萄牙,甚至它的殖民地,澳門就是其中之一了。所以來到葡萄牙,當然要好好欣賞一下這些免費而獨特的露天藝術啊!

 

Porto_C0001.JPG


 


 

Igreja do Carmo & Igreja dos Carmelitas 


這座建築物的外觀看起來是一間教堂,但其實是由兩座教堂和中間房屋組成的,而且,兩間教堂共享最右邊的一座鐘樓。有美麗花磚牆的是 Igreja do Carmo 卡爾莫教堂,左邊是 Igreja dos Carmelitas 教堂,兩座教堂中間是僅1米寬的極狹窄房屋,號稱葡萄牙最窄房屋,建這座房子的目的是隔絕 Igreja dos Carmelitas 的修女和 Igreja do Carmo 的僧侶,以防止他們之間有任何接觸。

Porto_C0002.JPG

 

Igreja do Carmo 卡爾莫教堂  建於1756年至1768年之間,是洛可可式或巴洛克晚期風格。

Porto_C0003.JPG

▲ 教堂內部可以免費參觀,開放時間為上午7:30 – 下午7:00。

 

卡爾莫教堂外側的側面牆壁有一大片藍白色瓷磚壁畫,那是在1912年由藝術家 Silvestro Silvestri 設計的。至今仍然保存極佳,描繪天主教隱修會加爾默羅會(Carmelite Order)在卡梅爾山(Mount Carmel)創立的場景,栩栩如生,相當細膩。

Porto_C0004.JPG

Porto_C0005.JPG

 

Igreja dos Carmelitas — 隔壁的 Igreja dos Carmelitas 是兩座教堂中較早的一座,建於17世紀中葉,外牆於1628年完工。教堂是修道院的一部分,該修道院已不存在。這座教堂是專為修女祈禱而設的。左側有一座鐘樓,其頂部覆蓋有藍白色的瓷磚。也是一座美麗的洛可可式建築。

Porto_C0008.JPG

▲ 這兩座教堂都非常靠近波多大學,萊羅書店和 Clerigo 的教堂和塔樓。

 


 

Igreja dos Clérigos & Torre dos Clérigos 

教士教堂和教士塔 


Clérigos的建築群自1910年以來就被視為國家文物,自1996年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其塔樓,博物館和教堂都是波多的主要景點之一。

塔樓和花崗岩教堂坐落在崎嶇不平的街道上,但在意大利建築師 Nicolau Nasoni 巧妙的設計下,它們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地標性建築。後來,Nasoni 加入了教士兄弟會(Clérigos Brotherhood),並被埋葬在這座教堂的地下室中。教堂和塔樓與兄弟會之家相連,該兄弟會自2014年成為博物館以來一直向公眾開放。

教士塔(Torre dos Clérigos)將在另一篇繼續

 

Igreja dos Clérigos 教士教堂 — 是葡萄牙第一座橢圓形教堂,始建於1732,並於1750完工,教堂前的巨型分樓梯是在之後的十年間完成的。教堂的主要巴洛克式立面裝飾有花環和貝殼的圖案。

 

主立面

Porto_C0009.JPG

Porto_C0010.JPG

 

上了樓梯後看到的景觀。

Porto_C0011.JPG


教堂巨大的玻璃窗

Porto_C0012.JPG

 

側面 

波多是個高低起伏,陡峭不平的城市,這座教堂其實是建於斜坡上的。

Porto_C0013.JPG

 

教堂內部

Porto_C0014.JPG

Porto_C0015.JPG

 

突顯出聖母升天的主祭壇

Porto_C0016.JPG

 

其他祭壇

Porto_C0017.jpeg

 

教堂的圓頂有 Clérigos 兄弟會的徽章

Porto_C0018.JPG

Porto_C0019.JPG

Porto_C0020.JPG

 



 

Igreja dos Congregados 


教堂位於在聖本篤車站對面,附近是 Dom Pedro IV 的騎馬雕像。是另一座鑲滿瓷磚的教堂。這座教堂的前身為建於1662年的聖安東尼教堂,後來為擴大教堂而於1703年重建,所以又稱為 Igreja de Santo Antonio dos Congregados(聖安東尼教堂)。

Porto_C0021.JPG

▲ 剛巧有電車經過

 

瓷磚和彩色玻璃的歷史可追溯至1920年,由 Jorge Colaço 製作。藍白色瓷磚鑲板描繪了聖安東尼的生平:聖體聖事,群眾聖祭和聖禮的崇拜的場景。

Porto_C0022.JPG


 


 

Igreja de Santo Ildefonso 

聖伊爾德豐索堂 


這座教堂位於聖本篤車站附近,始建於1709年,花了30年時間,於1739年終於完工。教堂以7世紀初期的托萊多主教 Ildefonso 的名字命名,是一座巴洛克式的花崗岩教堂,主立面上鑲滿了美麗的藍白色瓷磚。教堂內部目前不開放參觀,因此只能欣賞教堂的外觀。

Porto_C0023.JPG

 

教堂的正面有超過11,000塊藍白色瓷磚,那是在1932年添加上去的,瓷磚是同樣是藝術家 Jorge Colaço 的作品(聖本篤車站後面的瓷磚也是出自這位藝術家之手),這些瓷磚描繪了聖伊爾德豐索(Santo Ildefonso)的生平和福音故事。

Porto_C0024.JPG

▲ 這教堂的瓷磚已經有翻新的需要了。

 


 

Capela das Almas / Chapel of Souls / 

Capela das Almas de Santa Catarina 

聖靈教堂 


這座教堂的葡萄牙文名稱為 Capela das Almas,意思即是靈魂教堂(Chapel of Souls),又由於教堂是為了讚美聖徒聖凱瑟琳(Santa Catarina)而建造的,所以又稱為聖凱瑟琳 教堂(Capela de Santa Catarina)。大面積的瓷磚壁畫非常引人注目,有藍瓷磚教堂之稱。

Porto_C0025.JPG

▲ 天空跟瓷磚的顏色多麼的相似啊!

 

瓷磚是在1929年添加的,由陶藝家 Eduardo Leite 設計,在這之前,教堂的表面都被抹灰並塗成白色,今天的教堂外牆被15,947塊瓷磚覆蓋,佔外牆面積共360平方公尺。18世紀風格的藍白色瓷磚鑲板描繪了聖徒聖方濟各(São Francisco de Assis)和聖凱瑟琳(Santa Catarina)的生活與殉難故事。

Porto_C0026.JPG

▲  加上了瓷磚畫真的為教堂賦予了「靈魂」。

 

主立面上的左側是關於聖徒聖方濟各(São Francisco de Assis)的故事;右側是關於聖徒聖凱瑟琳(Santa Catarina)的故事。

Porto_C0027.jpeg

 

教堂側面很寬闊,瓷磚壁畫描繪了多個不同的場景,佔據了兩大幅牆,令人不期然駐足觀賞,拍照留念,而且所有瓷磚仍然維護得非常好。

Porto_C0029.JPG

文章標籤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