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遊波多

2019年6月18-20日 @葡萄牙波多

 

朝聖之路結束後,兩個台灣人跟我一起繼續遊葡萄牙,還多了一位比我們早很多走完並已經遊完葡萄牙的台灣姨姨在波多跟我們會合,再一次跟我們一起重遊葡萄牙,終於開始了我期待已久的葡萄牙之旅。

 

我們坐早上11點的巴士到波多,車票真的越早買越便宜,可惜我們網上買不到,到了聖地牙哥才買,價錢已經比我最初看到時貴了差不多10歐元了!

Porto_0000.PNG

 

一來到我就已經覺得比起西班牙,我會更喜歡葡萄牙,其實除了走朝聖之路外,在這之前我也曾經由西班牙的馬德里到南部再到巴塞隆拿,風景不是不美,只是始終像欠缺了一點東西,但又不知道是什麼,很後來我終於知道為什麼了,因為我真的覺得西班牙很乾(也許是香港比較潮濕),再加上它大部分土色調的建築,感覺更加乾,來到葡萄牙的感覺卻截然不同。說回正題,我真的很喜歡波多,起伏不平的地形為這裡的房子增添了層次,湛藍寬闊的河流為新舊城區增添了攝人心魄的魅力,藍白色調的瓷磚為老城區營造出復古不衰的藝術氣息,彩色繽紛的建築由室外延續到室內,除去了沉鬱的感覺,一切配合起來令這個城市多姿多彩,散發著獨特的光芒。
 

Porto_0001.jpeg



所以整個波多歷史中心(Historic Centre of Oporto),路易一世大橋(Ponte de Dom Luís I)和皮拉爾修道院 (Mosteiro da Serra do Pilar) 全都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物建築群,自1996年起更被聯合國教科盟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在老城區在很多的建築物和紀念碑附近都會找個一塊塊黑色的牌匾,上面有著對那些珍貴文物的介紹和編號。


 


 

前文回顧 


在波多一定不能夠錯過藍白色的瓷磚壁畫!
 

聖本篤車站(Estação de São Bento)令人目不暇給的瓷磚壁畫會告訴你一個個關於葡萄牙的故事。 
 

Porto_S0001.jpeg

 

 

藍白色瓷磚的花崗岩教堂散發著復古優雅的藝術氣息,這些建築跟藍天白雲的顏色是多麼的相似,但卻又非常顯眼,讓人無法忽視。這些教堂散佈在歷史城區,在露天就可以免費欣賞到無比珍貴的大型藝術作品。 
 

Porto_C0001.JPG

 

 

里貝拉(Ribeira)河岸區的風景如畫,湛藍色的杜羅河把波多的舊城區和蓋亞新城區分隔開,而宏偉的跨河大橋卻又將兩個區域連接起來,這裡的景色不論白晝,黃昏以至黑夜都很迷人,也許配搭波多盛產的葡萄酒會更令人陶醉。然後你會發現海陸空都充滿了藍色,聽著帶點抑鬱的法朵,一切都跟沉靜內斂的葡萄牙人很搭,但是你的心情仍然不會Feeling Blue,因為每個地方仍然是色彩繽紛,多姿多彩的! 
 

Ribeira_0001.jpg

 

 

從波多還可以進入霍格華茲的魔法世界, 當然如果你只是資質平庸的麻瓜,你是不會發現那個世界的存在的! 
 

HP_0007.JPG


 


 

接下來是一些還未提到地方,事實上我們只是用了一日時間參觀波多,前一日(18/6)由Santiago de Compostela 坐巴士來到波多時在下大雨,沒怎麼參觀,第二日(19/6)參觀了一整天,然後後一日(20/6)早上只是在街上到處晃一晃,逛一下商店,下午又坐巴士到阿威羅(Aveiro)了,所以還有可能一些地方沒有逛過,但大致上大部分景點都在一日內遊畢了!在來到波多之後我就知道自己非常喜歡葡萄牙了!以至到單單一日也可以花費幾個篇章長篇大論地去寫它(事實上我寫什麼都很長篇大論,因為我只是當它是日記供善忘的自己日後回憶,其他在看的人請見量 @@)...... 

 

19/6/2019 (From 8:00am to 11:00pm) 


事日途經景點

 — 藍色字的為本篇會提及的地點,其餘在其他篇章 

 

→ Igreja do Carmo 卡爾莫教堂 & Igreja dos Carmelitas  

→ Fonte dos Leões 獅子噴泉 & Porto University 波多大學 

→ 彩色瓷磚牆和塗鴉牆 

→ Livraria Lello 萊羅書店  

→ Igreja e torre dos clérigos 教士教堂與塔樓 

→ 塔樓附近的小公園 

→ Casa Oriental 魚罐頭專門店 

→ Estaçãode São Bento 聖本篤火車站 

→ Igreja dos Congregados  

→ Praça da Liberdade 自由廣場

→ McDonald's Imperial 帝國麥當勞  

→ Lunch time at “Conga” 

→ Igreja da Santíssima Trindade  

→ Rua de Santa Catarina 聖凱瑟琳街

→ Capela das Almas de Santa Catarina 聖靈教堂

→ Mercado do Bolhão (市場整修中,臨時市場設於 La Vie Porto Baixa 商場內) 

→ Majestic Cafe  

→ Igreja de Santo Ildefonso 聖伊爾德豐索堂

→ Praça da Batalha 戰鬥廣場 

→ Sé do Porto 波爾圖主教堂  

→ Jardim do Infante Dom Henrique 亨利王子花園

→ Palácio da Bolsa 證券交易所宮  

→ Igreja Monumento de São Francisco 聖方濟各堂 

→ Igreja de São Nicolau 聖尼古拉教堂  

→ Cais da Ribeira 里貝拉河濱區 and Douro River 杜羅河

→ Dinner 

→ Ponte de Dom Luís I 路易一世鐵橋

 


 

波多的街頭藝術 


在萊羅書店附近的一條街道看到一大幅瓷磚牆,色彩很鮮艷奪目啊! 
 

Porto_0005.jpeg

 

在那幅牆附近的另一些塗鴉,但我不認為它們很特別。 
 

Porto_0006.jpeg

 

在其他街道上的塗鴉(我也沒有特意去找,只是路過看見而已,要看塗鴉里斯本會更多)
 

Porto_0007.jpg

Porto_0008.JPG

 

這一幅有比較特別,應該解讀為「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還是看不到,聽不到,漠不關心? 
 

Porto_0009.JPG

 


 

東方之家 Casa Oriental — 魚罐頭專門店 


東方之家(Casa Oriental)位於教士塔(Torre dos Clérigos)附近,在1910年建立,是有過百年歷史的老字號,最初是一間雜貨鋪,出售咖啡、巧克力、茶為主的東方及非洲產品(因為當時的葡萄牙在東方和非洲都有殖民地),同時售賣各種奶酪,香腸,水果和波特酒等土特產,後期被收購轉換經營人,現在則是專賣油漬海鮮魚罐頭的COMUR,這些魚罐頭也是很有葡萄牙特色的土產啊! 
 

Porto_0010.JPG

 

於1942年成立工廠的COMUR是全國產量最大的罐頭品牌之一,初期致力於出口鰻魚罐頭,經過多年發展,已有各種類型的罐頭魚,在葡萄牙的很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專賣店。 
 

Porto_0011.JPG

 

我們第一日下午來到波多時下雨,來到這間店附近避雨,一看到這間店絢麗多彩的櫥窗就被吸引著了,狼狽地背著大背包也忍不住進去逛。櫥窗發著光的旋轉木馬懸掛著印有年份的沙丁魚罐頭,旁邊的牆上貼了很多沙丁魚的牌子作裝飾,上面以不同的語言寫著「沙丁魚」,光是櫥窗就很好看了!
 

Porto_0012.jpg

 

店內更加令人目瞪口呆,眼花繚亂,一罐罐不同顏色的魚罐頭整齊有序地放滿了整間店的牆上,色彩繽紛,佈置得像遊樂場一樣,當時我簡直覺得這間商店也可以叫作最美商店啊!後來在葡萄牙經過更多地方後,才發現都有這樣非常美麗的魚罐頭專門店。 
 

Porto_0013.JPG

 

每罐罐頭的外型特別,封面印上大大的數字年份、該年發生的世界大事以及出生偉人名字,即使拿罐頭來送禮也完全不寒酸。而且尤其讓人關心自已出生年份有什麼世界大事被標注在罐上。 
 

Porto_0016.JPG

 

這些魚罐頭全都按年份排列,在芸芸眾多魚罐頭中也能輕易地找到自己想要的年份。 
 

Porto_0017.JPG

 

店員都很熱心地主動過來介紹罐頭,我跟店員說我們背著大背包又下著雨不方便現在購物,只是想逛逛第二天再來買,他仍然很友善地把單張給我,然後耐心地介紹店內的魚罐頭,並告訴我可以上上層找特別的魚罐頭,但那天背著背包不方便,第二天再逛就忘記了。 
 

Porto_0014.jpeg

 

店內還有一些陳列專櫃售賣各種口味的罐頭:沙丁魚(Sardines)、煙燻鱒魚(Smoked Trout)、煙燻鮭魚(Smoked Salmon)、鱸魚(Sea Bass)、章魚(Octopus)、小沙丁魚(Small Sardines)、劍魚(Swordfish)、煙燻鱈魚子(Smoked Cod Roe)、煙燻淡菜(Smoked Mussel)、魷魚(Squids)、煙燻龍脷魚(Smoked Sole)、鯖魚片(Mackerel Fillets)、鮪魚(Tuna)。在近處海邊的葡萄牙買魚罐頭當手信也是非常好的選擇。 
 

Porto_0018.JPG

 

地址 : Campo dos Mártires da Pátria 111, 4050-367 Porto, Portugal 

 


 

自由廣場 Praça da Liberdade 


自由廣場位處於繁華的商業中心,附近有各式各樣的商店,精品店,咖啡店和餐廳,而且就在聖本篤車站附近,非常熱鬧。 這個廣場在不同的世紀轉過幾個不同的名字,現在的名字是共和國建立後,自1910年10月27日起更名的,廣場的中心是波多自由主義的真實象徵 — 佩德羅四世紀念碑。其中一件標誌性事件發生在1820年,這個廣場上發起了自由革命,反對被譽為專制國王的D.Miguel所帶領的政府的自由烈士在1829年在這裡被絞死。  
 

Porto_0019.JPG

▲ 在紀念碑背後那座的波多的市政廳


 

▶ 佩德羅四世紀念碑 Monumento a D. Pedro IV 


佩德羅四世(D. Pedro IV)是巴西帝國的創始人和第一任統治者。他原本是葡萄牙王室的王位繼承人,而巴西當時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在葡萄牙自由革命爆發期間,身在巴西的他拒絕回到葡萄牙,反而選擇帶領巴西脫離葡萄牙獨立,在1822年成為巴西第一位國王,稱為佩德羅一世。1826年,他又短暫統治了葡萄牙,並在那裡成為「解放者」和「士兵之王」。他推動了巴西和葡萄牙從專制政權轉變為民主政府形式的自由主義理想。 

雕像將他的形象塑造成身穿葡萄牙軍服,在馬背上揮舞著1826年他授予葡萄牙的憲法憲章。下面的基座有兩幅淺浮雕,描繪了關於佩德羅四世的兩個場景,一幅是「從明德盧登陸」(Desembarque do Mindelo)— 在1832年7月8日自由戰爭期間他帶領自由軍登陸波爾圖以北的明德盧海灘,並占領了波多;第二幅描繪他向波多交付出心臟,心在波多的拉帕教堂(Igreja da Lapa)。在基座的底部放置了兩個匾額,上面是自由烈士的名字。 
 

Porto_0020.JPG

 

 


 

McDonald's Imperial 帝國麥當勞  


波多有最美書店,最美咖啡廳,而位於自由廣場的一家麥當勞,據說也是全球最美的麥當勞之一,由名字到店裡店外到很有氣派。 

首先它別樹一幟起了一個很有氣派的名字 — 帝國麥當勞(McDonald's Imperial ),這就像頓時把一間速食店升價十倍一樣,然後未入門就看到有隻張開翅膀的老鷹高踞門上,讓人光看門面就感覺到一股霸氣。 
 

Porto_0021.JPG

 

這裡原本是一間咖啡店,後來由麥當勞接手並保留了部分裝潢設計,一進門就能看見華麗的水晶吊燈和點餐櫃檯上方的彩繪玻璃,橫樑上還有一些雕刻。 店內的空間不大,所以店外也有些露天茶座。雖然我並不認為它特別美,但是華麗的水晶吊燈跟大型的彩繪玻璃的確有為它加分。 
 

Porto_0022.JPG

 

在附近的郵筒旁邊有個雕像。 
 

Porto_0023.JPG

 


 

Lunch Time 


瓷磚,葡撻,豬扒包,這些在曾經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很著名的東西,這次終於能親自來到葡萄牙體驗一番了。 

蛋撻的葡萄牙文叫 pastel de nata,在大街小巷上有不少的店舖櫥窗都可以找到葡撻,隨便找了一間買了一個來試,我已經忘記了澳門葡撻的味道了,但感覺兩者分別不大,我們還買了一些甜點來試,不過沒拍下來,歐洲很多地方的甜點很多時候都甜得讓我無法接受,就是一種死甜的感覺,所以我覺得相比之下葡萄牙的甜點甜度還好。 
 

Porto_0024.JPG

 

然後我們進了一間叫"Conga"的餐廳吃午餐,主要是想試試正宗的葡式豬扒包。這豬扒包分量很充足,而且這才2.2歐元!!! 跟澳門吃到的很不一樣,澳門的豬扒包是在包內夾著一大塊豬扒,而原來葡萄牙的「豬扒包」包內夾著的是很多塊薄薄的碎豬肉片,我還是比較喜歡澳門的,不過這也不錯。 
 

Porto_0025.JPG

 

然後還點了當地特色的豬肉濃湯,看顏色就知道了,湯是真的非常濃郁,幾乎全碗都是滿滿的肉碎,這就是為什麼喝湯在西方變成 "eat soup" 了。調味有點重,感覺越來越鹹,一大碗有點難消化。材料十足的湯價錢也只是1.6歐元。 
 

Porto_0026.JPG

 

另外一個姨姨點了蔬菜湯,價錢一樣,這湯比較對我的口味,真的有湯水可以喝,比較清淡喝一整碗都不成問題。 
 

Porto_0027.JPG

 

豬扒包加一碗湯合共3.8歐元,價錢真的超級便宜!而且吃完非常飽,所以接下來又繼續努力散步來促進消化了。 

 

地址:Conga, R. do Bonjardim 318, 4000-115 Porto, Portugal 

 


 

 聖凱瑟琳街 Rua de Santa Catarina


聖凱瑟琳街是波多最主要步行街和購物街,這是一條相對筆直的街道,商店林立,有很多國際品牌的連鎖店,也有大型的購物中心Via Catarina Shopping Centre和傳統市場Mercado do Bolhão,美麗的咖啡廳Café Majestic和被大面積的藍白色調瓷磚覆蓋的聖凱瑟琳教堂(Capela das Almas de Santa Catarina,又名為聖靈教堂 Chapel of Souls)均在這條大街之上,而街道的名字就是取自聖凱瑟琳教堂的。
 

Porto_0028.JPG

 

不過吸引我注意的是這裡的葡式碎石路(Calçada Portuguesa),這在曾經是葡萄牙殖民地的澳門也很常見。相傳是發源於中亞的美索不達米亞,後來傳到古希臘和羅馬,約於16世紀再傳到葡萄牙,到19世紀,葡萄牙人以這種方式大量鋪砌路面,通常以黑白兩色的碎石為主,看上去很有美感,只是它的維修費用高昂而且不耐用,在葡萄牙逐漸被淘汰,改為以瀝青鋪設路面。
 

MC_0001.JPG

 


 

傳統市場 Mercado do Bolhão


這個市場在我們去的時候關閉了進行整修。沿路的指示牌將我們指引到一個代替它的臨時市場,在聖靈教堂附近一座商場La Vie Porto Baixa的下層。在這裡,仍然可以看見各式各樣的新鮮水果和蔬菜、肉類、海鮮、麵包、奶酪、家庭用品和手工藝品等。 
 

Porto_0031.jpeg

 

 


 

戰鬥廣場 Praça da Batalha


廣場得名於10世紀摩爾人軍隊與波多居民之間在這裡發生的一場流血戰役,最後以波多居民的失敗和定居點被破壞而告終。廣場前有國王佩德羅五世(D.Pedro V)的雕像。廣場附近是外牆覆蓋上藍白瓷磚的聖伊爾德豐索堂(Igreja de Santo Ildefonso)。 
 

Porto_0033.JPG

 


 

航海家亨利王子花園 Jardim do Infante Dom Henrique 


這個花園在河岸區附近,花園和附近的一條街道都是以航海家亨利(Dom Henrique, 1394-1460)王子命名的,在介紹聖本篤站的瓷磚壁畫時提及過他的事蹟,花園上有他的紀念碑,而在附近的一條街 Rua da Alfândega 會找到王子之家(Casa do Infante),據說是他在1394年出生的房屋。 
 

Porto_0034.JPG

 

▶ 亨利王子紀念碑 Estátua do Infante Dom Henrique


亨利王子的雕像高高地聳立在基座上,右臂指向大海和杜羅河。他是葡萄牙家喻戶曉的航海家,指揮航行隊伍由大西洋出發,探索陌生的非洲,開拓了葡萄牙的發現時代。 

Porto_0035.JPG

 

在基座上兩面分別有一個青銅雕塑群。其中一面是一個有翅膀的女性形象,右手握著十字架,代表信仰。 
 

Porto_0036.JPG

 

而另一面是由兩匹馬拖著船的船頭充當嚮導,一個女性形象(Glória)站在船頭,手持國旗,代表葡萄牙航海勝利的寓言。 
 

Porto_0037.JPG

 

▶ Mercado Ferreira Borges 


在花園上可以看到一座紅色建築物,它是 Mercado Ferreira Borges,它建於1885年,是歐洲鐵器時代的傑出代表,以一位來自波多的著名政治家的名字命名。它原本是用作取代里貝拉(Ribeira)的一個舊市場的,但由於經銷商不願離開以前的市場,現在用於文化範圍的展覽和交易會。 
 

Porto_0038.JPG

 


 

證券交易所宮 Palácio da Bolsa 


在花園的另一邊是證券交易所宮(Palácio da Bolsa)。證券交易宮原本是隔壁聖方濟各教堂的一部份,因火災而荒廢許久,19世紀才由波多商會開始建造這座新古典主義風格的交易宮,曾為波多的證券交易所,直到重心轉至里斯本後,才退役開放給遊客入場參觀內部各個富麗堂皇的廳室,例如國家廳、大會室、黃金廳、阿拉伯廳、肖像室、法庭室、陪審室、禮堂、前總統畫廊和總統室等,其中以摩爾復興風格的阿拉伯廳(Salão Árabe)最備受矚目。 
 

Porto_0039.JPG

 

我們並無購票參觀,只是在裡面的一道門外看到一個免費的室,是個圖書館,官網說由於裡面的書籍價格不菲且珍貴,因此無法訪問該房間。
 

Porto_0040.jpeg

 

Porto_0040_1.jpg

 


 

聖方濟各堂 Igreja de São Francisco


之前寫教堂的時候還未有提到這座教堂,後來看到原來它的裡面也很值得參觀。它就在證券交易所宮的對面。

方濟各會在1245年建立了聖方濟各堂。它最初是一個小的教堂和修道院,後來又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1832年,一場大火燒毀了聖殿的一部分,那裡被改建為證券交易所。儘管教堂的起源是羅馬式的,但後來被轉變為哥特式風格,是在波多最突出的哥德式建築。

我們沒有進去參觀,後來才知道它的內部有著非常奢華的巴洛克風格裝潢。

教堂內部的三個中殿不論柱子、雕刻、雕像及所有細節都塗上金色,非常金碧輝煌,據說,超過300公斤的金粉被用於裝飾教堂的內部。寺廟的裝飾曾一度被認為過於昂貴,無法應付周圍的貧窮,所以關閉了幾年。而位於教堂地下的地下墓穴埋葬著方濟各會的僧侶以及波多最富有的家庭的成員。地下墓穴中還裝有一個骨庫 ,可以透過玻璃地板欣賞裡面成千上萬的人骨。
 

Porto_0040_2.JPG

 


 

很多普通房子的外牆上也貼滿了不同款式的瓷磚。
 

Porto_0032.jpeg

 

 


 

經過某條街看到了這一幕。
 

Porto_0046.jpeg

 


 

歐洲最好的地方是很多景點都很集中,單靠一雙腳就能走遍全城,而且一路上即使是普通的古舊建築看上去仍然是一幅幅很美的構圖,即使熱鬧繁華仍然乾淨舒適,令人很樂意在城市中漫步,雖然我們全程徒步走遍舊城區和路易一世大橋,但是在波多,遊覽城市的交通工具其實很多樣化。

 

有觀光火車,暢遊舊城區的主要景點。 
 

Porto_0043.jpg

Clerigos Tower_0005.JPG

 

同時也有同樣功能的觀光雙層巴士。在離開波多那天經過聖本篤車站,突然聽到一把熟識的聲音在大喊我的名字,回頭一看發現在朝聖之路上經常遇到的五個韓國人正在觀光巴士上熱情地跟我揮手打招呼,實在太有緣了! 
 

Porto_0044.jpg

 

有細小可愛的遊覽車,讓人得到更個人化的體驗。 
 

Porto_0045.JPG

 

有不同線路的電車穿梭於高低起伏的城市中,讓人更輕鬆地到達目的地 。
 

HP_0006.jpeg

Porto_C0021.JPG

 

在舊城的河濱區,有登山纜車(Funicular dos Guindais)沿著中世紀城牆 Fernandinas Walls 縱向運行,連接 Guindais 碼頭和街道 Rua da Batalha;而在蓋世新城區,還有吊車(Teleférico de Gaia)連接路易一世大橋的上層和與河岸。免去上坡下坡的勞累,可以安坐其中舒適地眺望美景 。
 

Porto_0042.jpg

 

有觀光船(Rabelo Boat)在杜羅河上巡遊六座波多的跨河大橋,欣賞里貝拉舊城區與蓋世新城區的河岸風光。 
 

Ribeira_0009.JPG

 

當然也有地鐵和火車前往更遠的地方。 
 

Porto_0041.jpeg

 

由早上8點一直走到差不多晚上11點左右才回住處,我都不覺得很疲累,這讓我不懂為什麼走朝聖之路時我也是慢慢走,一直休息,而且走的時候還沒有我在城市亂晃的時間長,但卻累那麼多,這裡也要經常上坡下坡啊...... 也許證明了觀光真的比較適合我...... @@

 

雖然在波多停留的時間不長,但卻讓我愛上這座城市,喜歡它的多姿多彩,喜歡它的藝術氣息,喜歡它在熱鬧中仍然能感覺悠閑寧靜,喜歡它的河岸風景如畫,令人心情括然開朗,喜歡它的大橋設計很人性化,在人車共用的大橋上仍然能安然地踱步其上,飽覽美景,也喜歡它依山而建的房子帶出層層堆疊的層次感,還有太多太多喜歡它的理由了,這個城市令人留連忘返,令我對接下來要前往葡萄牙的其他地方更加期待!

 


 

Next Stop - Aveiro!!!

Aveiro_0001.jpeg

Aveiro_0002.jpe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Y. 的頭像
    J.Y.

    TRAVEL DIARY | 世界旅行記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