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RTO CHURCHES 波多教堂篇

2019年6月19-20日@ 葡萄牙波多

 

波多的教堂主要是用花崗岩建成的,而瓷磚大部份是1900年以後覆蓋在外牆上面的,美麗的藍色和白色瓷磚真的很能代表葡萄牙,這是我在葡萄牙的第一個城市,而教堂外牆的瓷磚是我愛上葡萄牙的其中一個原因。在別的國家看教堂的外觀,會留意外牆雕刻和雕像組成的故事,但在葡萄牙,看的是瓷磚構成的藝術壁畫。

這些瓷磚被稱為 "Azulejos",是由西班牙的伊比利亞半島傳入葡萄牙的(詳情另外一篇再寫),其他國家多數會使用五彩繽紛的瓷磚,但葡萄牙對藍白色瓷磚情有獨鍾,而且使用瓷磚藝術的廣泛程度感覺上已經遠遠超越其他發源地了。

為什麼是藍色和白色?據說這靈感竟然是來自亞洲瓷器的優雅!當時,瓷器是奢侈品,是歐洲人開始嘗試效仿的財富的象徵。荷蘭人開始製作藍色和白色調的瓷磚,而葡萄牙人則為其建築進口了瓷磚。他們將高雅的藍白色瓷器擴展到整面牆,甚至整座建築物!然後到今時今日,這些藍白色瓷磚已經被發揚光大至整個葡萄牙,甚至它的殖民地,澳門就是其中之一了。所以來到葡萄牙,當然要好好欣賞一下這些免費而獨特的露天藝術啊!

 

Porto_C0001.JPG


 


 

Igreja do Carmo & Igreja dos Carmelitas 


這座建築物的外觀看起來是一間教堂,但其實是由兩座教堂和中間房屋組成的,而且,兩間教堂共享最右邊的一座鐘樓。有美麗花磚牆的是 Igreja do Carmo 卡爾莫教堂,左邊是 Igreja dos Carmelitas 教堂,兩座教堂中間是僅1米寬的極狹窄房屋,號稱葡萄牙最窄房屋,建這座房子的目的是隔絕 Igreja dos Carmelitas 的修女和 Igreja do Carmo 的僧侶,以防止他們之間有任何接觸。

Porto_C0002.JPG

 

Igreja do Carmo 卡爾莫教堂 建於1756年至1768年之間,是洛可可式或巴洛克晚期風格。

Porto_C0003.JPG

▲ 教堂內部可以免費參觀,開放時間為上午7:30 – 下午7:00。

 

卡爾莫教堂外側的側面牆壁有一大片藍白色瓷磚壁畫,那是在1912年由藝術家 Silvestro Silvestri 設計的。至今仍然保存極佳,描繪天主教隱修會加爾默羅會(Carmelite Order)在卡梅爾山(Mount Carmel)創立的場景,栩栩如生,相當細膩。

Porto_C0004.JPG

Porto_C0005.JPG

 

Igreja dos Carmelitas — 隔壁的 Igreja dos Carmelitas 是兩座教堂中較早的一座,建於17世紀中葉,外牆於1628年完工。教堂是修道院的一部分,該修道院已不存在。這座教堂是專為修女祈禱而設的。左側有一座鐘樓,其頂部覆蓋有藍白色的瓷磚。也是一座美麗的洛可可式建築。

Porto_C0008.JPG

▲ 這兩座教堂都非常靠近波多大學,萊羅書店和 Clerigo 的教堂和塔樓。

 


 

Igreja dos Clérigos & Torre dos Clérigos 

教士教堂和教士塔 


Clérigos的建築群自1910年以來就被視為國家文物,自1996年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其塔樓,博物館和教堂都是波多的主要景點之一。

塔樓和花崗岩教堂坐落在崎嶇不平的街道上,但在意大利建築師 Nicolau Nasoni 巧妙的設計下,它們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地標性建築。後來,Nasoni 加入了教士兄弟會(Clérigos Brotherhood),並被埋葬在這座教堂的地下室中。教堂和塔樓與兄弟會之家相連,該兄弟會自2014年成為博物館以來一直向公眾開放。

教士塔(Torre dos Clérigos)將在另一篇繼續

 

Igreja dos Clérigos 教士教堂 — 是葡萄牙第一座橢圓形教堂,始建於1732,並於1750完工,教堂前的巨型分樓梯是在之後的十年間完成的。教堂的主要巴洛克式立面裝飾有花環和貝殼的圖案。

 

主立面

Porto_C0009.JPG

Porto_C0010.JPG

 

上了樓梯後看到的景觀。

Porto_C0011.JPG


教堂巨大的玻璃窗

Porto_C0012.JPG

 

側面 

波多是個高低起伏,陡峭不平的城市,這座教堂其實是建於斜坡上的。

Porto_C0013.JPG

 

教堂內部

Porto_C0014.JPG

Porto_C0015.JPG

 

突顯出聖母升天的主祭壇

Porto_C0016.JPG

 

其他祭壇

Porto_C0017.jpeg

 

教堂的圓頂有 Clérigos 兄弟會的徽章

Porto_C0018.JPG

Porto_C0019.JPG

Porto_C0020.JPG

 



 

Igreja dos Congregados 


教堂位於在聖本篤車站對面,附近是 Dom Pedro IV 的騎馬雕像。是另一座鑲滿瓷磚的教堂。這座教堂的前身為建於1662年的聖安東尼教堂,後來為擴大教堂而於1703年重建,所以又稱為 Igreja de Santo Antonio dos Congregados(聖安東尼教堂)。

Porto_C0021.JPG

▲ 剛巧有電車經過

 

瓷磚和彩色玻璃的歷史可追溯至1920年,由 Jorge Colaço 製作。藍白色瓷磚鑲板描繪了聖安東尼的生平:聖體聖事,群眾聖祭和聖禮的崇拜的場景。

Porto_C0022.JPG


 


 

Igreja de Santo Ildefonso 

聖伊爾德豐索堂 


這座教堂位於聖本篤車站附近,始建於1709年,花了30年時間,於1739年終於完工。教堂以7世紀初期的托萊多主教 Ildefonso 的名字命名,是一座巴洛克式的花崗岩教堂,主立面上鑲滿了美麗的藍白色瓷磚。教堂內部目前不開放參觀,因此只能欣賞教堂的外觀。

Porto_C0023.JPG

 

教堂的正面有超過11,000塊藍白色瓷磚,那是在1932年添加上去的,瓷磚是同樣是藝術家 Jorge Colaço 的作品(聖本篤車站後面的瓷磚也是出自這位藝術家之手),這些瓷磚描繪了聖伊爾德豐索(Santo Ildefonso)的生平和福音故事。

Porto_C0024.JPG

▲ 這教堂的瓷磚已經有翻新的需要了。

 


 

Capela das Almas / Chapel of Souls / 

Capela das Almas de Santa Catarina 

聖靈教堂 


這座教堂的葡萄牙文名稱為 Capela das Almas,意思即是靈魂教堂(Chapel of Souls),又由於教堂是為了讚美聖徒聖凱瑟琳(Santa Catarina)而建造的,所以又稱為聖凱瑟琳 教堂(Capela de Santa Catarina)。大面積的瓷磚壁畫非常引人注目,有藍瓷磚教堂之稱。

Porto_C0025.JPG

▲ 天空跟瓷磚的顏色多麼的相似啊!

 

瓷磚是在1929年添加的,由陶藝家 Eduardo Leite 設計,在這之前,教堂的表面都被抹灰並塗成白色,今天的教堂外牆被15,947塊瓷磚覆蓋,佔外牆面積共360平方公尺。18世紀風格的藍白色瓷磚鑲板描繪了聖徒聖方濟各(São Francisco de Assis)和聖凱瑟琳(Santa Catarina)的生活與殉難故事。

Porto_C0026.JPG

▲  加上了瓷磚畫真的為教堂賦予了「靈魂」。

 

主立面上的左側是關於聖徒聖方濟各(São Francisco de Assis)的故事;右側是關於聖徒聖凱瑟琳(Santa Catarina)的故事。

Porto_C0027.jpeg

 

教堂側面很寬闊,瓷磚壁畫描繪了多個不同的場景,佔據了兩大幅牆,令人不期然駐足觀賞,拍照留念,而且所有瓷磚仍然維護得非常好。

Porto_C0029.JPG

Porto_C0030.JPG

 

從側牆左面開始,描繪著聖徒聖凱瑟琳(Santa Catarina)的生活片段和殉難場景。

Porto_C0031.jpeg

 

這幅應該是「聖凱瑟琳的殉道」(Martyrdom of Santa Catarina)

Porto_C0032.JPG

 

側牆的中間位置開始描繪了聖徒聖方濟各(São Francisco de Assis)的生活片段和逝世的場景。

Porto_C0033.JPG

 

其實每幅畫配搭的畫框跟鏡框都非常好看,精美細緻的裝飾品絲毫不比主要場景遜色。

Porto_C0034.JPG

 

在主要畫框周邊還有很多小型畫框,像相片般紀錄著該聖徒生活中的各種片段。

Porto_C0035.JPG

 

另一幅牆主要畫著「聖方濟各之死」(Death of Saint Francis of Assisi)

Porto_C0036.JPG

Porto_C0037.jpeg

 


 

波多主教堂(Sé do Porto) 


波多大教堂又稱為聖母教堂,建於西元1110年,在13世紀完工,是波多最古老、最重要的教堂。最早的羅馬式建築在幾個世紀以來經歷了許多變化,特別是在哥特式時期(14世紀)建造迴廊期間,教堂內部則以巴洛克風格為主。葡萄約翰一世國王(D. João I)和蘭開斯特的菲利帕(Philippa of Lancaster)的婚禮就是在這座主教堂舉行的。波多聖本篤車站內的其中一幅瓷磚壁畫就是描述他們騎著馬前往波多主教堂舉行婚禮的場景。

大教堂可免費入場參觀,參觀迴廊區的收費則為3歐元。有朝聖者護照的可以來這座教堂蓋章啊!

Porto_C0038.JPG

 

從側面看可以看到大教堂的迴廊。

Porto_C0039.jpg

 

相當單調樸素的石材立面,並無添加上常見的藍白色瓷磚。

Porto_C0040.JPG

 

為什麼這座教堂外面沒有鑲上瓷磚?那是因為那些藍白色瓷磚都被隱藏在要收費參觀的迴廊區。在教堂側面的迴廊中能找到少量藍白色瓷磚壁畫,但要看更加就要付費參觀了。

Porto_C0041.jpeg

 

大教堂坐落在一個廣場上,中間這條柱曾經是波多的罪犯被絞死的地方。

Porto_C0042.JPG

 

在教堂主立面的旁邊,是波多主教宮(Paço Episcopal do Porto)

Porto_C0042_1.JPG

 

主教堂並不是突別出眾,但勝在建於山頂上,可以在教堂外廣闊的露台上漫步,並欣賞山下面的赤陶色屋頂和杜羅河畔(Douro River)周邊的美景。

Porto_C0043.jpg

Porto_C0044.JPG

Porto_C0045.JPG

Porto_C0046.JPG

Porto_C0047.JPG

 

教士塔(Torre dos Clérigos)真的是波多的地標啊!離遠都清楚可見,在眾多建築物中一枝獨秀地矗立著。這裡不夠高,拍到的風景有限,要更好地俯瞰波多的景色便要到需要收費的教士塔上看了。

Porto_C0048.JPG


在大教堂前,有一個騎馬雕像靜靜地看著這座城市,他是 Vimara Peres(卒於873年),葡萄牙縣的第一位統治者。當時的葡萄牙還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位於西班牙和葡萄牙的伊比利亞半島一帶的絕大部份地方都被入侵的摩爾人統治,Vimara 是阿思圖里亞斯國王阿方索三世(Alfonso III)的附庸,他在基督教徒向摩爾人發動反擊的「收復失地運動」中表現英勇,因而被封為「波圖卡萊伯爵」(Condado Portucalense),而他的封地在一個名為「波圖卡萊」(Portus Cale)的古老城鎮,即今天的波多(Porto)和加亞新城(Vila Nova de Gaia),相傳這地成為日後葡萄牙(Portugal)的起始。後來的葡萄牙歷史學家將此事件視為葡萄牙國家歷史上最早的里程碑,儘管葡萄牙直到12世紀才實現獨立。

Porto_C0049.JPG

 


 

Igreja de São Nicolau 

聖尼古拉教堂 


這座教堂靠近杜羅河(River Douro)河岸,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671年,以取代當時的小教堂。在1768年遭受大火,並在1762年以新古典主義和巴洛克風格混合修復。教堂襯有1860年代添加的藍色和白色瓷磚,圖案比較簡單,在主立面上有一個壁龕,裡面有用石灰岩製成的聖尼古拉像。

Porto_C0050.JPG

 


 

Igreja da Santíssima Trindade 


一座建於19世紀的新古典主義教堂,於1841年完工,外表不太特別。

Porto_C0051.JPG

 


 

以上就是這幾天在波多經過的教堂了。

 

arrow
arrow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