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grada Familia 聖家堂 — (I)背景簡介和誕生立面
1/9/2018 @ Sagrada Familia, Barcelona, Spain —(updated at 23/1/2022)
索引 (I) 背景簡介和誕生立面(本篇) (II) 受難立面 (III)塔樓和登塔 (IV)教堂內部 (V) 榮耀立面、後殿和迴廊 |
— 高第最登峰造極的遺作,上百年仍在施工中的教堂 —
聖家堂源於一位身兼聖約翰奉獻會主席的書店老闆博卡貝拉(José María Bocabella y Verdaguer, 1815-1892),他一直夢想興建一座教堂去禮拜耶穌一家。對!Sagrada Família 更易於明白地直譯就是「神聖家族的教堂」,這座教堂不光是獻給耶穌,還包括了耶穌的家族成員。如果要念它複雜繞口的全名,就是「聖家宗座聖殿暨贖罪殿」(Basílica i Temple Expiatori de la Sagrada Família)。在 1882 年,博卡貝拉與建築師維拉(Francesc de Paula del Villar)合作,可是一年後即傳出兩人不和,於是他便找來 31 歲的建築師高第(Antonio Gaudí, 1852-1926)接手,高第徹底改變了整座教堂的設計和規劃,在此後的 43 年,身為虔誠的天主教教徒,高第傾盡畢生的心力在聖家堂上,通過建築為上帝服務。在他投入建造的第二年,他便一改趾氣高昂的紳士態度,變得謙虛清貧,每日由桂爾公園的夢想之家走十幾公里的路到聖家堂工作,書店老闆在 1892 年去世,但高第仍然繼續這座教堂的建造工作,到後來甚至不收酬勞,節衣縮衣將自己的財產全部投入聖家堂的建設中。他在 1914 年開始更推掉其他工作,從此只專心在聖家堂的建造上,並且搬到內部工地居住,還捧著奉獻箱蹲在工地邊,等著路人施捨建築經費,他在晚年被診斷出患上無法治癒的癌症,但仍然風雨不改地每日趕工,某一晚他在工作室對身邊的一位模型師說:「明天早點來,我們會做很多好事」,然而在第二日的下午(1926 年 6 月 7 日),高第就在過馬路時被電車撞倒並失去知覺,當時的他衣衫破舊,被路人當成流浪漢,因此他並沒有得到及時的救治,他被送到聖十字醫院的第二天才被聖家堂的牧師認出,但是高第的狀況已經嚴重惡化,最終於 1926 年 6 月 10 日去世,享年 73 歲,而教堂當時還只是完成了約 15% - 25%。比較幸運的是,在高第死後,追隨者依然繼續他的信仰,根據他留下的圖紙和模型等接手這項偉大的傑作,時至今日,100 多年過去,這座教堂仍在興建中,但它的誕生立面與地下室卻早已於 1984 年被登錄為世界遺產,使它成為世界上唯一一座尚未完工就被列入世界遺產的建築,而且它並不是一座擁有優越地位的主教座堂(Cathedral),但這卻無礙它由一開始就被計劃為一座大型的教堂,在 2010 年,教宗本篤十六世造訪此教堂時將其冊封為宗座聖殿,而在這座教堂完全建成後,它還將會成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建築,聖家堂的本質是一座贖罪神殿,即其建設資金完全仰賴個人捐款與遊客的門票收入,所以施工進度的快慢很大程度取決於所得的捐款和收入,因為官方想要趕上高第逝世 100 週年這個有意義的年份,所以整座教堂一直預計於 2026 年完工。
立面和塔樓
聖家堂共有三個立面和 18 座塔樓:
誕生立面(Nativity façade,位於東側):細訴耶穌的誕生和幼年,代表耶穌進入世界;
受難立面(Passion façade,位於西側):描述耶穌受難,死亡和復活升天,代表耶穌離開世界;
榮耀立面(Glory façade,位於南側,未完工):包括死亡,最後的審判,煉獄及榮耀,代表耶穌在末世榮耀降臨。
18 座塔樓:其中 12 座分別代表耶穌的 12 個門徒,每個立面各 4 座,榮耀立面的 4 座塔樓仍在建造中,所以登塔只能選擇誕生立面或受難立面;而教堂中間另有 6 座高塔,其中 4 座代表聖經四福音書的作者 - 馬太,馬可,路加以及約翰,最高的一座塔代表耶穌基督,這 5 座高塔還沒開始建造。第二高的聖母塔在 2021 年 12 月舉行了竣工儀式,高 138 米。
門票
來之前打算一天參觀一座高第的建築比較好預時間,所以在網上訂了在來到巴塞隆拿的第二天入場參觀,當時 27 歐元的門票連參觀一座塔樓(可選誕生立面/受難立面)並附語音導賞,一座建了百多年的教堂,27 歐元的入場費也合理吧!門票上也註明入場費將用在聖家堂建設上。這座教堂大概是巴塞隆拿最著名和最熱門的旅遊景點,預先購票就不用在現場排長龍慢慢等了。(P.S. 這兩年的疫情好像令收入大減工程又放緩了,但整體上好像已有 70 % 的完成度)
— 與自然融為一體的石頭聖經,一座需要細心品味的教堂 —
聖家堂是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最偉大的代表。但當我第一眼看到這座教堂時,它實在是另類到我有一點愕然,第一個奔出來的感覺是「吓~怎麼那麼醜!」因為離遠只是看到一堆凹凹凸凸的物體,加上深啡色的巨型外觀,看上去奇奇怪怪的,感覺就像深山老妖的居所,但當真正走近細看時,才發現原來教堂上有著無數精緻的雕刻和雕塑,而且是細緻無比的那種,以至遠看看不出所以來,整座教堂就活像是一部巨大的石頭聖經,耶穌及其家族的事蹟均一目了然地透過雕塑展現在人們眼前。細看瞬間感覺截然不同,原來這座教堂的美需要仔細觀賞才會慢慢地被發掘出來,如果要很仔細地察看箇中的每一個故事,光是一個立面就足夠讓人看很久了,所以當參觀完後我會形容它為一座無與倫比的教堂,我對這座教堂的印象真的徹底改觀了!聖家堂亦是一座以大自然為設計概念的教堂,教堂外以很多動植物的形態為設計藍本,教堂內部則仿照森林而建造,這完全是高第一貫的作風,留意過他的一些作品後,就會發現他一向都特別重視自然,曲線和宗教,聖家堂作為他最重視和最後的遺作,當然亦不會例外。透過欣賞這座建築,就會發現高第不單止是一個天才建築師,還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專業的神學家和一個一絲不苛的藝術家。
▲ 現在教堂的出入口位於誕生立面,但當榮耀立面完工後,那一面才是教堂的主立面。
耶穌誕生立面 Nativity Façade
誕生立面敘述耶穌的誕生及幼年。這一立面朝向太陽光升起的東方(東北),代表生命的誕生帶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喜悅。象徵生命喜悅的誕生門有三座門戶,從左到右分別代表三種神學美德:希望(左門),慈善(中門)和信仰(右門),並分別獻給聖母瑪利亞,耶穌基督和聖約瑟。
高第並不追求快速完工,他追求的是完美。有人曾經問過高第,聖家堂何時完工,他說:「我的客戶(天主)不急。」高第知道自己不可能在有生之年完成這個項目,所以他選擇首先建造一個完整的立面來當範例,他選擇了建造誕生立面,因為在他看來,誕生立面最具親和力,應該能深得人心,不竟這是一座依靠捐款和入場費來建造的贖罪教堂,一個吸引到公眾進入教堂的外表真的很重要!
由高第親自督建的誕生立面始建於 1891 年,但他只看到了這個立面最左面那座聖巴拿巴塔(Saint Barnabas bell tower)的完工(1925 年),他於 1926 年去世後,他的弟子 Domènec Sugranyes 便接手了這個項目,誕生立面於 1958 年大致上完工,中門下方牧羊人崇拜和東方博士崇拜的場景分別在 1981 和 1982 年完成。在 2005 年,誕生立面與最早建成的地下室(1885 年)一同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 當一步一步地走近這座教堂,立面上的雕塑終於越發清晰了!要再近距離觀看就要購票入場了。看到那麼複雜的一個立面,就知道高第真的費盡心思去設計了,他將自然與聖經故事融合在一起,利用世間萬物散發出的生命力來配搭耶穌的誕生,意味著生命的開始,細看真的很有意思!雕塑的製作還參考了各式各樣的實物和找來巴塞隆拿的百姓當模特,經過百般鑽研和一直更新定義每一個重要的部分,直到他覺得已經完善和不能更好為止,上面的很多細節都是有特別意思的,所以光是一個立面都花費極長時間才能誕生,整座教堂自然也就建上了百年了。
中門 — 慈善之門(Portal de la Caridad) |
首先是誕生面正中間的門戶,它代表「Charity — 慈善」,也被稱為「基督教之愛」,慈善是三種神學美德中最後也是最偉大的一種,所以它在中心,而該門戶也是誕生立面中最大的,是獻給耶穌的門戶,描繪耶穌的誕生,它涵蓋了耶穌誕生時出現的所有角色以及讚美上帝兒子的整個宇宙。
「慈善是一種神學美德,我們通過它愛上帝高於一切,為他自己和我們的鄰居,因為我們愛上帝。」— 天主教教理(第三部分,第一節,第一章,第七條,1822)
生命之樹
在誕生立面的四座塔樓之間,慈善之門的最頂端,有一棵綠色的柏樹,被稱為「生命之樹」,象徵生命的喜悅和耶穌的遺物,因為柏樹有長青的葉子和耐腐的木質,所以它代表著永恆生命,在這裏象徵著基督永恆的愛,而在加泰隆尼亞地區還有個習俗,種在家門前的柏樹有迎客之意。
樹的頂端是一個代表聖三位一體的標誌,上方的鴿子代表聖靈,紅字的 "T" 字代表耶穌基督,因為耶穌的希臘文拼音字首為 T,希伯來文結尾也是 T,紅色是基督的鮮血,X 形的金色十字代表上帝,牢牢地抓住自己的兒子。
綠色的樹上有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和平白鴿,象徵信徒向上帝尋求庇護,也象徵著帶領純潔靈魂進入天堂。
柏樹的下方有兩座階梯通往下方,象徵舊約裏提到的雅各的天梯。
▲ 立面上有四座高塔從左至右分別獻給聖徒巴拿巴(San Bernabé)、西門(San Simón)、雅各的兒子猶大(Judas Tadeo)和馬提亞(Matías),詳情另一篇繼續。
鵜鶘和彩蛋
通過連接生命之樹的兩座階梯,在樹下有隻白色鵜鶘(塘鵝),其腳下有一個白色的皇冠和一隻代表耶穌的彩蛋,蛋又象徵著萬物的起源,色彩繽紛則象徵大自然的豐富多彩。皇冠上是一隻大鵜鶘在餵養兩隻小鵜鶘。傳說雌性鵜鶘有時會用自己的血餵養自己的孩子,所以在這裏就象徵著耶穌以自己的犧牲拯救人類。
六個天使
鵜鶘的再下方有個「JHS」雕刻,是源自耶穌的全名「Jesuchristus」,取其首,中和尾字母組成。
字雕刻周圍是六個天使在吟唱聖歌。其中最上方的兩個天使分別拿著載有耶穌鮮血的杯子和麵包,那是對聖餐的描繪。
上帝為聖母瑪利亞祝福和加冕
再往下有個三角形的空間,裏面呈現了聖母瑪利亞升天後的加冕禮。根據教會的傳統,聖母瑪利亞在升天後受到聖三位一體的歡迎,成為天地之王,天主本人和所有受造物同時表達了莊嚴的喜悅。天庭的人齊聚一堂,見證她加冕的一刻。在這裏,兩旁的見證人分別有她的丈夫聖約瑟和一位謙遜的牧羊人,他們代表著聖家族的第一批朋友。該立面上還有一些鳥類,其中包括了象徵聖體聖事的鵜鶘,誕生立面的三座門廊上都有一個類似的三角形空間,其頂部都特別營造出積雪的效果,為的就是要表達出耶穌在寒冷的冬天誕生,也就是聖誕節。
天使報喜
接下來在下方的有天使報喜的雕塑,大天使加百列向瑪利亞宣布,她被選為上帝之子的母親。他把手放在瑪利亞的頭上,傳遞寬恕、祝福和力量,並將聖靈的恩賜傳遞給她,以完成上帝所委託的使命。
天使報喜的故事來自於《聖經》路加福音第一章:大天使加百列奉神的差遣前往拿撒勒找還未出嫁的處女瑪利亞,告訴她已蒙神恩,聖靈將臨於她的身上,她將懷有神的兒子,可以給他起名為耶穌,他將是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瑪利亞聽畢天使的一番話,順從地表示願意接受主的安排。
星座和伯利恆之星
之前說這教堂的雕刻非常細緻,因為即使教堂上那些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微細的雕刻原來也是別具意義的!像天使報喜的上方,會看到很多星星,那其實是當時耶穌出生的時候,天空中可以看到的星座。依次分別是處女座、獅子座、巨蟹座、雙子座、金牛座和白羊座。而在天使報喜的下方,有一顆特別大的星星,那就是伯利恆之星。傳說在耶穌在降生時,天上有一顆特別光的星體閃過,被稱之為「伯利恆之星」,又或「聖誕之星」。聖誕樹頂部懸掛的星星也就是這顆星星。在基督教派裏,這顆來自天堂閃閃發光的星星,宣告著彌賽亞(即受上帝指派,來拯救世人的救世主耶穌)的誕生,賢士看到它從西方出現,並循著它的引導來到耶穌基督的出生地。這顆星及其尾巴連接著上面天空的六星座,下方則連接耶穌的誕生,清楚地表明了天界和地界的對應關係。
▲ 當時在看到這些雕塑的時候,很好奇為什麼雕塑上長了那麼多毛,後來再翻看來知道那是一些小鐵針,原來是用來防鳥糞的……( ̄▽ ̄"")
例如下圖的就是獅子座和處女座。
天使報佳音
一片普世歡騰的場景佔據了慈悲之門的中央,圍繞著伯利恆之星的天使合唱團歡快地唱著聖歌,伴隨著天使演奏的音樂向世人報佳音,慶祝耶穌基督即將降生於世。
(當我看到這個場景直覺上就覺得他們是在唱《普世歡騰》:
Joy to the world, the Lord is come. Let earth receive her King...)
高第利用教區學校的孩子塑造了天使合唱團的這些角色,再由日本雕塑家外尾悅郎(Etsuro Sotoo)按照高第的石膏模型和圖紙製作,花了七年時間將第一座雕塑放置在聖家堂,1985 年,他將 15 位天使和 9 名兒童中的第一個放在耶穌降生立面,當中的一些雕塑帶有東方面孔。
天使們演奏著當時宗教環境中流行的樂器,上方的天使分別吹奏著巴松管和彈奏豎琴,下方的天使則分別演奏著小提琴、齊特琴、風笛和手鼓。高第認為天使不需要翅膀,所以這教堂看到的所有的天使雕塑都是沒有翅膀的。
小號手天使
該門戶更外圍的兩側各有兩個吹奏青銅小號的天使,四個天使向不同方向吹響號角宣告最後的審判即將來臨,這與耶穌誕生的好消息一起宣佈,四個方向分別象徵地、海、天、光。上帝的聲音通過號角傳出,呼喚精神戰勝物質。
▲ 那時候,神殿周圍是開闊的田野,經常用於軍事演習,高第就選擇了在那裏吹號角的一些士兵來當吹號角的天使的模特了。
耶穌誕生
再下方中間的一組雕塑群,便是小耶穌在約瑟和瑪利亞的保護下,順利在馬槽中誕生的情景。兩旁分別有牛和騾,牛代表有益的力量,騾則代表邪惡的力量,象徵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潛在著善與惡這兩個極端的本性。門的兩側還有兩位天使。
瑪利亞受孕的時候,已經與約瑟訂婚,當約瑟得悉未婚妻懷孕的消息後,正在猶豫之際,天使便向他報夢跟他解釋瑪利亞懷有上帝的兒子,讓他迎娶瑪利亞,並給即將誕生的孩子起名為耶穌。約瑟醒來之後,明白並遵從上帝的旨意。約瑟當時居住在拿撒勒並以木匠手藝維生,但按照羅馬皇帝的命令,因為約瑟屬於猶大支派,他們必須回到伯利恆登記戶口,所以他便帶著懷有身孕的瑪利亞回鄉。到達伯利恆時,天色已晚,所有的客棧都住滿了人,他們唯有棲身在一個馬棚裏,就在那一晚,耶穌誕生了,可是馬棚里找不到乾淨的地方,約瑟和瑪利亞只得把孩子用布包起來,小心翼翼地讓他睡在馬槽的乾草堆上。
耶穌柱
在耶穌誕生的這組雕塑下方有根立柱,最上方刻著耶穌的名字"JESUS",說明這個門戶的獻給耶穌的,那根柱子代表一束棕櫚樹幹,柱子周圍用雕刻的絲帶繫著耶穌的家譜,最底部還有一條叼著蘋果的蛇,被關在鍛鐵製成的籠子裏,那就是伊甸園中誘使亞當夏娃偷食禁果的蛇,象徵著原罪,這正是耶穌降臨於世的原因。
東方三博士前來崇拜,獻上黃金、乳香和沒藥
接著是在耶穌柱左方的一組雕塑。耶穌降生時,三位博士在東方看見伯利恆方向的天空上有一顆大星,於是便跟著它騎駱駝、爬高山、越沙漠、穿平原、來到以色列見過希律王後,繼而沿著星星的指引來到了耶穌基督的出生地,發現了睡在馬槽裏的聖子,東方三博士俯伏跪拜,並打開寶盒,將黃金、乳香和沒藥作為獻給耶穌的禮物。三位博士參拜完耶穌後,並沒有回去見希律王,他們在夢中得到了主的指示,從別的路回東方去了。
右面的是 Melchor,被認為來自歐洲,因為傳統上他代表著一個皮膚白皙、鬍鬚白皙的人。Melchor 在希伯來語中的意思是「光明之王」。他贈送黃金,象徵尊貴和莊嚴;
中間的是 Gaspar,被認為是波斯人,以金色或棕色的鬍鬚為代表,據說,Gaspar 活到 109 歲,與他的同伴 Melchor 和 Baltasar 一起殉道。 Gaspar 的波斯語意思是「芳香之王」,他贈送乳香,象徵神聖;
左面的是 Baltasar,這是一個亞述人(asirio)的名字,意思是「上帝的保護」。Baltasar 一直被代表為黑人,他贈送沒藥作為禮物,而沒藥寓意著苦難,預示基督後來遭受迫害而犧牲。
自中世紀以來,由於教會希望普及基督教並代表來自各大洲的君王對賢士的崇拜,以及作為不同君王對羅馬教皇順從的象徵,所以三位博士又分別代表著不同的人種。
看到伯利恆之星的牧羊人前來敬仰
在耶穌柱右方,有牧羊人來拜的故事。最早看到伯利恆之星的是一群在伯利恆田野上放牧的牧羊人,天使向他們顯現,周圍閃耀著白光,告訴他們救世主將要在伯利恆城裏降生,躺在馬槽中用布包著的嬰兒就是供他們識別的記號。牧羊人看到了神蹟,急忙溜夜趕去崇拜,果真看到一名嬰孩卧在馬槽裏,便把天使對這孩子的言論和讚頌傳開了。
▲ 在三位博士和牧羊人的下方,有一些火雞和牠們的小雞躲在蕨類植物下,牠們是聖誕大餐中最豪華的禽鳥類。
自然主義融入立面之上
高第的設計一向都離不開自然,整個誕生立面的雕塑都是被一個植物世界包圍著的,充滿各種不同的物種,包括鳥類,動物和植物,形成一片繁花似錦的場景。高第將耶穌降生於世和萬物重生聯繫起來,整個誕生立面呈現出生命的開始,所以整個立面的雕刻非常繁密,遠看很不明所以,真的需要近距離仔細觀察方能發現原來這個立面生機處處,非常特別!慈善之門就是動植物最為豐富的一座門,在牧羊人的一側有白百合,三位博士的一側則有鳶尾花。兩者都象徵著瑪利亞的純潔。而鳶尾花在許多語言中更與彩虹(弧虹膜)有關,因為它以多種不同的顏色開花。
▲ 《玫瑰經》的三種「奧跡」
慈善之門上還有一些很少人注意到的細節,門上刻有圖案的圓形雕刻表達了《玫瑰經》的三種「奧跡」,並透過 52 顆念珠串聯起來。《玫瑰經》是天主教教徒用於敬禮聖母瑪利亞的禱文。這些禱文根據耶穌及聖母的生平奧跡分為「歡喜五端」,「痛苦五端」和「榮福五端」,傳統上每天照順序獻給一種「奧跡」,全經總共要誦念聖母經一百五十遍。
圍繞天使報喜的五個圓形雕刻描述了「痛苦五端」中的場景,「痛苦五端」把祈禱意向集中於耶穌受難的過程(周二與周五使用),分別是:耶穌山園祈禱、耶穌受鞭打之刑、耶穌受茨冠之苦辱、耶穌背十字架上山和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受難。
在其下方圍繞左側玻璃窗的五個圓形雕刻描述了「歡喜五端」中的場景,「歡喜五端」把祈禱意向集中於默想耶穌基督的誕生(周一與周六使用),分別是:聖母領報、聖母訪問聖伊麗莎白、耶穌基督誕生、聖母獻耶穌於聖殿和耶穌十二歲講道。
圍繞右側玻璃窗的五個圓形雕刻描述了「榮福五端」中的場景,「榮福五端」把祈禱意向集中於默想耶穌基督的復活升天,天主聖神的降靈,與聖母瑪利亞蒙召升天與受天主加冕的事跡(周三與周日使用),分別是:耶穌復活、耶穌升天、聖神降臨、聖母蒙召升天和天主光榮聖母。
當視線推移到再下面的大門時,它同樣都是充滿生機的,漆上了顏色感覺更好看。繁茂的春藤葉中夾雜著南瓜花和百合花,各式各樣的昆蟲又隱藏在其中,例如甲蟲、蒼蠅、黃蜂、蜜蜂、蚱蜢、瓢蟲、螞蟻、蜘蛛和蜻蜓等。這座門戶上的青銅大門同樣是由日本雕塑家外尾悅郎(Etsuro Sotoo)創作的,他是高第作品忠實的追隨者之一,自 1978 年以來一直合作建造大教堂。
左門 — 希望之門(Portal de la Esperanza) |
左面那座門廊代表「Hope — 希望」,門戶中描繪的逃亡埃及和聖潔無辜者死亡的場景,就體現了最需要希望的時刻。這亦是獻給耶穌的養父聖約瑟的門戶,耶穌的誕生及童年生活就與之最為相關了。
「希望是我們嚮往天國和永生作為我們幸福的神學美德,相信基督的應許,不依靠我們的力量,而是依靠聖靈的恩典。」— 天主教教理(第三部分,第一節,第一章,第七條,1817)
▲ 這門廊上同樣覆蓋滿茂盛的植物,不同的是它們是水生植物。在這裏,自然的畫面轉移至尼羅河,在門戶下方就是逃亡埃及和希律王屠嬰的情景,在這兩個情景之下裝飾有蘆葦,那裏是水中棲息的鴨和鵝的家園,而鴨和鵝又是民居所見的家禽,比較奇怪的是官方的 blog 形容這三座門戶下方的禽鳥類都是聖誕大餐的食物(這樣的形容真的好奇怪,這是一座教堂欵,看到活生生的動物卻聯想牠們變成食物真的好嗎......)當視線再推移上去,會看到在門廊上還有蜻蜓和蓮花,蓮花是一種在水中開花的植物,也被稱為尼羅河之花,而在東方,蓮花象徵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簡單來說就是代表著精神的純潔。所以如果細心觀察,就會發現雖然立面上的三座門廊都充滿自然氣息,但是它們的主題都不一樣。
約瑟柱與海龜
首先在門戶旁邊可以找到約瑟柱。它是棕櫚樹形狀的螺旋柱,石頭上刻有 "Jose",表明這座門戶的獻給聖約瑟的。在柱子底部有隻海龜。因為這個門戶的自然場景被設定為跟水有關,在海邊有茂盛的水生植物的地方,這隻紅海龜(caretta caretta)支撐著約瑟柱,古希臘人認為大地是漂浮於水上的圓盤,而古印度人則相信,這隻圓盤由白象和巨龜馱著。而烏龜拱形的殼,就是宇宙的模型,因此這裏的海龜就是宇宙和不朽的象徵。
蒙塞拉特山(Montserrat)
在希望之門的頂部有蒙塞拉特山的形象,這象徵對聖母的虔誠的見證,因為此山為加泰隆尼亞地區的聖山,山上供奉著一座黑色聖母像,而該蒙塞拉特的聖母是整個加泰隆尼亞教區的主保聖人。高第的靈感源於該山的一個山峰 Cavalli Bernat,它位於蒙塞拉特東部地區的北壁,在雕塑中,山腳刻著拉丁文"Salva nos"(拯救我們),這是一個象徵性的元素,表示「希望」。山峰下有一個奇妙的石窟,耶穌的養父聖約瑟正划船穿過地下河。
聖約瑟夫領導的教會船
獻給聖約瑟的門戶自然有他本人了,聖約瑟作為教會的掌舵人在划船,錨已準備就緒,當船進入山峰下的洞穴尋找庇護所時,聖約瑟帶領著人們尋找光明,通往天主的教堂。船首的大燈代表著聖靈,在迷霧中照亮了教會的道路。而 19 世紀末在加泰隆尼亞地區出現的聖約瑟擁護者協會(Association of Devotees of Saint Joseph)正是聖家堂建設的最初擁護者之一。
在高第離世後,為了向高第致敬,聖約瑟的雕像是由雕塑家 Llorenç Matamala i Piñol 按高第的特徵為基礎製作的。
瑪利亞與約瑟在牧師見證下的訂婚
船的下方是一個三角形空間,講述瑪麗亞與約瑟完成猶太教婚姻的故事,在神父的祝福下,耶穌生母與養父在教堂成婚。聖殿內裝飾著玫瑰和棕櫚葉。
耶穌一家
在希望之門的中央,年幼的耶穌向他的養父約瑟展示了一隻受傷的鴿子,這是簡單和謙卑的象徵,一旁還有耶穌的祖父母聖若亞敬(San Joaquín)和聖安娜(Santa Ana)在看著他們。在耶穌和約瑟的底部有一隻張開翅膀的鴿子,代表著聖靈。
接著在希望之門下方左右兩端的情景就是在表達需要希望的時刻了:
希律王屠嬰
首先是希望之門右下方的一組雕塑。不屈不撓的羅馬士兵在憤怒的希律王的命令下大開殺界,濫殺無辜,他對絕望的婦人的苦苦哀求充耳不聞,冷血地割斷一個無辜的新生兒的喉嚨,在他腳下還躺著兩個已被死害的死嬰。這是因為智者們從東方前來以色列拜見希律王時,預言新王將會在伯利恆誕生,並成為猶太人的新王,希律王在聽見這個消息後開始感到惶恐不安,擔心自己王的地位不保,於是他便下令屠殺伯利恆及周邊兩歲或以下的嬰孩。
▲ 高第除了是一個出色的建築師外,他亦絕對是一個一絲不苟的藝術家,為了使得雕塑更加迫真和表現出生命力,他甚至真的找來實物塗上石膏定型來建模,再讓雕刻團隊加工以製成雕塑,甚至連人和動物都一樣。就像人物雕塑,高第便首先從研究人體開始,專門前往醫院的解剖教室向屍體學習去研究人體的構造。有了這些知識,他就利用金屬絲製作了骷髏,並用金屬網裝飾它們來建模,一旦他對位置和外觀都感到滿意,他就會尋找真正的模特來製作模具。模特必須穿一件特殊的束腰外衣,或者在必要時脫掉衣服,然後覆蓋上石膏,等待石膏成型形成一個堅硬的外殼。整個過程只需用上幾分鐘,但受不了這種感覺的人還是會昏倒。
任何願意讓高第拿來當模特的人都有機會被他選中,從主教到衣衫襤褸的人、從士官到牧羊人、從酒館工人到建築工地的工人,還包括他的鄰居、聖殿的朝聖者、教區學校的孩子等應有盡有。他會在這些人的本質和性格上尋找相似之處從而選擇雕塑的模特。例如他找了一個來自塔拉戈納、強壯的酒館員工來當屠殺無辜者的羅馬士兵,因為高第認為這個地區的人具有讓人想起皇帝和羅馬貴族的特徵,而該人的其中一隻腳上有六隻腳趾,所以該羅馬士兵的雕塑也就有六隻腳趾。更甚的是連死嬰的雕塑也是從醫院裏找來死產嬰兒來當模特的,當死嬰被製作成模型掛在工作室時,替他工作的工人們都大吃一驚。
逃亡埃及
門廊的左下方呈現了若瑟(右)在天使(左)的報信之下,攜帶瑪利亞和剛剛誕生的耶穌離開家鄉拿撒勒,動身逃往埃及,躲避希律王的殺戮。他們一直到四年後大希律王死後才回到家鄉。
▲ 高第亦用同樣的方法製作動物的雕塑,他為了製作這些雕塑,除了研究人體解剖學外,還研究了動物解剖學,而製作動物雕塑也真的找來活體動物來建模,例如上面的驢子,就是他從一位每天在附近散步的老婦人那裏買來後,叫了一個吉普賽鄰居將驢子的毛剃掉,但是人給他當模特是可以不動的,而動物的行為卻很難控制,於是他就叫人把那頭驢吊起來,這樣牠就會無法活動,在其身上覆蓋石膏取得模具的工作也就成功了,之後他對其他的動物雕塑都採取了類似的方法。
還有一些例子,高第遇到一位年長的單身女性,她非常虔誠,以至於她想步行到聖地,於是高第就選擇了用她來當聖母瑪利亞的模型。不過後來當該名女子到達距離巴塞隆拿 20 公里的 Premià de Mar 時,她說:「我的天,好遠啊!」然後便坐火車回家了,而那時她的形象已經成為聖母的模型了。又例如聖約瑟,高第在一個連續幾天曠工的石匠身上找到了完美的榜樣。當他們去看他時,他們發現他病倒在一張破爛的草墊上,旁邊是他的妻子,他的妻子正在祈禱他能快點好起來。而對於嬰兒耶穌,他選擇了一個真正的新生嬰兒:他的好朋友和雕塑家 Llorenç Matamala 的孫女。
所以不光是建築材料,當時社區中的許多事物和貧困的居民以及志願者,都將在高第的作品中永遠活下去,這也是高第向他們致敬的方式。
右門 — 信仰之門(Portal de la Fe) |
右門代表「Faith — 信仰」,描繪耶穌誕生和幼年生活。這也是獻給聖母瑪利亞的門戶,而聖母本身就是最具備「信仰」這種神學美德的代表人物(作為一名處女未婚懷孕還要相信懷的是上帝的兒子並且順從神的安排的確很不容易......)。
「信仰是神學美德,通過它我們相信上帝,相信他告訴我們和啟示給我們的一切,以及聖教會向我們提出的建議,因為他就是真理本身。憑著信心,人將自己完全、白白地獻給上帝。」— 天主教教理(第三部分,第一節,第一章,第七條,1814)
信仰之門的自然主題是旱地植物,與左邊希望之門的水生植物形成一個極端的對比。代表著沙漠,指的是拿撒勒最乾旱的地區,耶穌就是在那裏度過了他的童年和青春期。門戶下面左右兩邊的動物是公雞和母雞,象徵農業和繁衍生息。周圍有龍舌蘭,它是一種邊緣帶刺而又堅固的長葉植物,讓人想起干旱的旱地。另外還有紫羅蘭,它反而是一種脆弱的植物,用以強化聖母瑪利亞和耶穌的謙遜,因為在這座門戶上,會看到耶穌降生於人間後像凡人般認真學習和工作。坐在中心的是孩童時期的耶穌,在他抬頭仰望的圓形內刻有葡萄和麥穗,分別象徵著酒和麵包,也代表著基督的血和身體,在聖體聖事中與眾人共享。
瑪利亞柱與陸龜
同樣地,在這座門戶的旁邊可以找到瑪利亞柱。它也是棕櫚樹形狀的螺旋柱,石頭上刻有 "Maria" 。在柱子底部有隻陸龜,因為這個門戶的自然場景被設定為旱地的陸地,牠的象徵意義大概跟約瑟夫柱的海龜相同。
聖餐,上帝之眼,無玷童貞,三位一體
在信仰之門的頂端有象徵聖餐的麥束。下面是帶有一隻眼睛的右手掌心,那是「上帝之眼」,象徵神聖眷顧。再下方是一尊聖母雕像,聖母將雙手交叉於胸前,表明她無玷受孕,腳下踩著一條蛇,那是伊甸園的罪惡之蛇,象徵聖母瑪利亞可以戰勝一切邪惡。聖母無染原罪是信仰的教條,宣布從她受孕的那一刻起,瑪利亞就作為上帝之子的母親免於一切罪惡。聖母站在一個代表三尖燈的基座上,作為三位一體的象徵。
瑪利亞拜訪伊麗莎白
首先跳到希望之門左下方的一組雕塑。聖母瑪利亞 (左)拜訪她的表姐伊麗莎白,告訴她自己懷有彌賽亞(救世主)。伊麗莎白因此成為這個奧秘的見證人,她宣讀了名言:「你在婦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懷的胎也是有福的!」,並補充說:「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為主對她說的話都會實現。」
天使向瑪利亞報喜時曾經對瑪利亞說她的表姐伊麗莎白也是蒙神恩典才老來得子,從而向她解釋在上帝的字典裏是沒有不可能的,當剛剛懷孕的瑪利亞訪問伊麗莎白時,伊麗莎白已經懷孕六個月,將會比耶穌更早出生,而她肚中的孩子就是施洗者聖約翰,他的使命就是為耶穌預備道路。
她們頭頂上方的白鴿代表著聖靈。(可是為什麼要表現那麼得血跡斑斑呢?這看起來就像是一隻白鴿撞死在牆上......@﹏@)
耶穌在聖殿中被獻給上帝
然後回到門上方的三角形空間。耶穌誕生後,遵照希伯來法律,約瑟(左)和瑪利亞(右)將他帶到耶路撒冷的聖殿舉行割禮並獻給上帝,牧師西蒙將他抱在懷裏,西蒙已經非常老,聖靈告訴西蒙,直到碰見上帝派來的彌賽亞(救世主)時,他方能死去。在西蒙左邊的是另一位女先知安娜,她認出了耶穌就是彌賽亞,她的腳下有一對斑鳩作為獻祭品,在場的人共同為聖嬰送上祝福,表明他們對預言在期後將會一一實現的信心。
十二歲的耶穌在聖殿講道
在中央,來到耶穌十二歲的時候,當時他按習俗隨父母來到耶路撒冷守節,逾越節過後,約瑟和瑪利亞找了三天都找不到耶穌,發現耶穌時他正坐在聖殿中,一邊聆聽講道,一邊發問,並向祭司解釋聖經的確切含義,年紀輕輕的耶穌說話卻頭頭是道,凡是遇見他的人都驚訝於他的智慧和對聖經的領悟。著急的瑪利亞走上前帶著責備的口吻問耶穌:「孩子,為什麼要這麼做呢?看哪,你父親和我傷心地四處找你。」耶穌卻回答說:「為什麼著急找我呢?難道不知我應當以我父的事為念嗎?」此時的耶穌不僅在學識上已經趕上了律法師們,同時他也知道自己來到人間的使命。
十二歲的耶穌坐在中央。右邊的是撒迦利亞(Saint Zacharias),施洗者聖約翰的父親,伊麗莎白的丈夫,也就是耶穌的表舅父。他是耶路撒冷聖殿的祭司,有一日當他燒香禱告時,大天使加百列顯現,並向他宣布他的妻子伊麗莎白將為他生下一名兒子,他們要將兒子命名為約翰,約翰將會是一個偉大的人。撒迦利亞卻質疑他們夫妻二人都已經上了年紀,還怎樣可能有孩子呢?天使認為他對神缺乏信心,信仰薄弱,將他變成啞巴,讓他靜待孩子的出生,當伊麗莎白誕下男嬰,鄰居和親友問起嬰兒的名字,撒迦利亞便拿起了一張寫字板寫下:約翰,接著他又回復說話的能力了。
左邊的就是比耶穌大 6 個月的表哥施洗者聖約翰,也就是撒迦利亞和伊麗莎白的兒子,他正隨耶穌在聖殿中佈道。聖約翰後來成為猶太教派浸信會的領袖,曾為耶穌舉行洗禮儀式,後來亦在約旦河中為人進行洗禮,勸人悔改,他最後因為公開抨擊當時的希律王而被捕入獄並被處決。
高第特意構思約瑟和瑪利亞站在右下角較低的位置,帶著崇拜和驚訝的心情聆聽和欣賞他們的兒子在人群中講道。
▲ 在耶穌之下,門楣之上可以找到耶穌的心臟,那是耶穌最人性化的代表。它長滿了荊棘,上方還有許多吸食它神聖血液的蜜蜂,這些蜜蜂是童貞靈魂的象徵。
耶穌作為木匠工作
然後來到在約瑟和瑪利亞右面的雕塑。耶穌的養父約瑟是位木匠,所以子承父業,年輕時的耶穌就在養父的工作室裏謙虛地工作,直到三十歲開始傳道為止。這表達出耶穌降臨人間就跟凡人一樣努力地工作和學習。高第還在耶穌頭上雕刻了一隻象徵辛勤勞動的工蜂,強調努力工作是一條可以遵循的道路。
「每個人都能在這神殿中找到自己的答案,農夫們看到雞、科學家看到黃道 12 宮、理論學家看到耶穌系譜,但這些詮釋、原因,唯獨有能力的人才能看到自己心中的答案且不會將此庸俗化」— 安東尼·高第
以上就是一個充滿故事性、一個鬼斧神工般的誕生立面了。
下一篇:受難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