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2018 @ Casa Milà, Barcelona, Spain —(updated at 25/12/2021)
—— 建一座建築,獻給大自然 ——
高第.巴塞隆拿.世界遺產
來到巴塞隆拿最必須要認識的一個人一定是安東尼·高第(Antoni Gaudí i Cornet, 1852-1926),他是西班牙最享負盛名的建築師,「加泰隆尼亞現代主義」建築風格的代表,也可以說是世界知名的曠世奇才, 被譽為「上帝的建築師」。來到巴塞隆拿的人都一定會看到他的作品,而他的絕大部分作品亦集中在巴塞隆拿,而且不少都是著名的地標,當中的七項建築還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 登錄為世界遺產「安東尼·高第的建築作品」的建築包括:
① 維森斯之家(Casa Vicens, 1883 - 1888);
② 聖家堂的誕生立面及地下室(Nativity Façade and Crypt of the Sagrada Familia, 1882 - unfinished);
③ 桂爾宮(Palacio Güell, 1886 - 1889);
④ 桂爾公園(Parque Güell, 1900 - 1914);
⑤ 巴特略之家(Casa Batlló, 1904 - 1906);
⑥ 米拉之家(Casa Mila, 1906 - 1912);
⑦ 桂爾紡織村教堂(Crypt at the Colònia Güell, 1908 - 1917;位於巴塞隆拿城郊)
La Pedrera - Casa Milà
這天坐巴士由馬德里來到巴塞隆拿後冒著大雨前往 hostel 放下行李,然後第一站就是參觀米拉之家了。
在 1900 年代的巴塞隆拿,格拉西亞大道(Passeig de Gràcia)是巴塞隆拿最重要的街道,許多象徵性建築開始在這裏建造,最好的劇院、電影院、商店、餐館和咖啡廳也紛紛在這條大街上落戶。最富裕和最有影響力的資產階級人士也決定在這裏建造自己的房屋,他們展開了大膽和炫耀的競賽,紛紛委託了當下最享負盛名的建築師們。米拉之家就是位於格拉西亞大道中間的一座公寓,位置優越,高第在同一條大街上還建造了巴特略之家(Casa Batlló),這兩座由他所建造的建築都成為了世界遺產。如今的格拉西亞大道是巴塞隆拿首屈一指的購物大道,根據租金或購房價格,格拉西亞大道還是目前西班牙最昂貴的街道之一(P.S. 根據西班牙一家獨立估值諮詢公司 TECNITASA 在 2022 年 2 月 最新發表的房價報告,西班牙房價最高的街區是馬德里的 Calle de Serrano,緊隨其後的便是巴塞隆拿的格拉西亞大道)!
米拉之家(Casa Mila),顧名思義就是米拉家族的宅第。1905 年,當時的富豪佩雷·米拉(Pere Milà, 1874 - 1940)和富孀羅瑟·塞吉蒙(Roser Segimon, 1870 - 1964)結婚,他們非常欣賞高第設計的巴特略之家(Casa Batlló),於是就委託高第在他們在同一條大街所購置的一塊地上建造他們的新房產,以作為他們的新家,並把其他樓層出租。這座建築建於 1906 - 1912 年間。這是高第建造的第三棟私人住宅,亦是最後一棟。
這座建築又被稱為"La Pedrera"(採石場),因其粗糙的白色石頭外觀類似於露天採石場而得名。高第的作品很喜歡結合大自然的元素,他認為建築就像一個有生命的有機體,米拉之家的設計靈感就是來自於山脈的各種形狀。他又使用了廢鐵板、鐵條和鐵鍊等可回收的元素,為米拉之家的外牆創造了鍛鐵欄杆,它們就像無數的海藻,而建築的外觀又如同波濤洶湧的海浪,整座建築就像是一件巨大而抽象的雕塑作品,讓人聯想到充滿海藻的大海深處,它看起來還像蜂巢!因為這獨特而富有想像力的作品大量注入了高第從幾何學和自然形態中汲取的靈感,所以它能引發人們對其產生不同的聯想。米拉之家亦因而成為了生物形態主義(Biomorphism)風格的建築的先驅,它也是西班牙現代主義建築的代表。米拉之家於 1984 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佈為世界遺產,並於 1996 年修復並向公眾開放。
不過,這麼大膽前衛而不尋常的建築在當時的社會並不是那麼備受欣賞的,在米拉之家落成以後就一直受到不少的批評和嘲諷,人們替它取名 "La Pedrera"(採石場)其實就已經帶有貶意。這一帶的房主對米拉先生很生氣,不再向他打招呼,認為高第這古怪的建築會降低該地區的土地價格。米拉之家還被當時的一些漫畫和雜誌諷刺,有的將它畫成地震後的飛艇停放處,有的通過卡通形式將其作為傳統的「復活節蛋糕」呈現,當時還有小孩走過問媽媽這座建築是不是被地震震成這樣呢!然而,經過了無數個歲月,這座具有前瞻性的現代主義建築已經成為了世界遺產,成為世界各地的訪客來到巴塞隆拿都會駐足欣賞甚至入場參觀的卓越建築,它所坐落的大街亦成為了全西班牙最價值連城的街道,時間真的可以改變很多事情啊!
這次來巴塞隆拿真是為高第的建築花了不少錢,我想既然它們被列為世界遺產,應該是值得參觀的吧!網上預購門票會比現場購票便宜幾歐元,到了也比較快能夠入場,這幾天經過這座建築無數遍,門前總是堆滿了人。門票包括完整的語音導覽。它還有夜間門票的,不過更貴。
蝴蝶庭院 The Butterfly Courtyard
入場後就來到了大廳。覆蓋樓梯的天幕有點像一隻巨型的蝴蝶,張開翅膀,然後就會聯想到這隻蝴蝶將繞住這座建築,向天空飛翔。而庭院內除了有真正的植物外,亦飾上了各種顏色,就像無數的花卉裝飾著整個中庭般,色彩繽紛,同時又柔和舒適。高第總是強調接受自然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在他的設計中,由外到內,都可以找到各種自然的元素。
庭院的設計,燈光和顏色都完美地配搭在一起,營造出一種類似於天然雨林的神秘氛圍,而且由天花、牆壁、樓梯到大門的裝飾都是以自然為主的。
米拉之家其實是由兩座建築組成的,它圍繞著為九層樓提供光線的兩個庭院構成:地下室(車庫)、底層、夾層、主(或貴族)層、四層樓和閣樓。屋頂就是視野開揚的天台。整座建築又有有 3 個立面和 2 個正門入口。庭院與斜坡相連,方便車輛進入地下車庫。左邊圓形的就是花卉庭院,右邊橢圓形的是蝴蝶庭院,兩者都是中空的,以改善室內的採光和通風。由於庭院的形狀和大小不同,最終的佈局形狀像一個不對稱的"8"。
米拉之家落成後,米拉先生和妻子便住在二樓(一套 1,323 平方公尺的公寓),那層被稱為主樓(包括夾層和主層),屋頂高挑,大廳旁邊的獨立樓梯就是通往米拉夫婦當時所住的主樓層;一樓(即底層)作店舖出租;三至六樓(即主樓上的四層)則作為公寓出租;地下室是車庫。
夫婦去世後,這棟建築被賣給一家房地產公司,二樓也改成了出租公寓,其後又被一間 Catalunya La Pedrera 基金會買下,耗巨資整修。目前,建築的一部分成為了該基金會管理的文化中心,該中心設有辦公區和其他參觀區,例如屋頂,閣樓和四樓全層的示範公寓均開放予公眾付費入場參觀,另一部分則仍然是住宅公寓,一樓又有一家咖啡館和一家商店。
崇尚大自然的高第將米拉之家設計成雙面採光,建築採用了天井設計,有 3 個採光中庭(2 個大中庭,1 個小天井),32 個陽台和 150 扇窗戶,陽光由中庭和面對外街的窗戶滲透到室內,以確保建築內的每個單位都光線充足,空氣流通。
在這裏,可以直接抬頭仰天,看到一個從底層上升到屋頂的中庭。
勇士屋頂 Warrior Rooftop
參觀完大廳後便排隊搭乘升降機來到了天台,廣闊的天台絕對是米拉之家的參觀重點,它反映了高第對於美學方面的追求。來到這裏就彷佛進入了一個異想天開的世界。一般上天台都是為了欣賞風景,這裏就可以360 度欣賞城市景觀了,但此時此刻,看風景已經變成了次要的事,因為眼前充滿了一座座令人眼花繚亂、引人入勝的雕塑!
這裏有很多奇形怪狀的龐然大物,它們其實是煙囪、水塔、樓梯口、通風孔等等,但高第覺得天台作為一個供人休憩享樂的空間,這些大型的實物毫無美感可言,於是替它們來個意想不到的大變身,將它們徹底改頭換面,包裝成一件件天馬行空的藝術品,使天台成為一個令人樂而忘返的樂園。在這裏散步休息,可以讓人沉浸於一個異世界中,忘記煩憂,消除疲勞。
這些超現實主義的煙囪就像一排排帶著頭盔的石頭武士,自古以來它們都是這座建築的守護者。另外還有地球、空氣、水、火等自然力量。透過發揮想像力,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讀。
它第一眼給我的感覺其實更像是一個外星人的基地。
這天的天氣不太好,在西班牙一個多星期天天都陽光普照,烈日當空,但坐車剛來到巴塞隆拿時卻下著滂沱大雨。幸運的是參觀時雨已經停了,美中不足的是天空的顏色不太美。
天台上共有二十八個煙囪,有獨立的,也有由三或四個煙囪組合而成的,這涉及到一些空氣動力學的理論,目的是使其更有效地排放煙霧。
聖家堂的受難立面上有兩位鐵甲武士的造型,就是之後接手的雕刻家從米拉之家的煙囪得到的靈感,專門向高第致敬。據說,《星球大戰》的電影導演也受到這個守護煙囪的啟發,創造了帝國風暴兵(Stormtrooper)的頭盔。
高第在大樓落成典禮後收集了派對上的香檳瓶,並敲碎成玻璃碎片裝飾了其中三個煙囪。
兩個半隱藏的通風塔有助於使閣樓中的空氣流通。
屋頂有六個樓梯口,其中四個覆蓋著陶瓷材質的馬賽克碎片,部分頂部有高第作品中常見的雙十字架,而螺旋梯裏面又暗藏水塔。高第是一名虔誠的天主教教徒,所以在建築物中其實還有一些隱晦的宗教符號,而且在這個天台上還可以看到他最大的心血結晶 —— 聖家堂。
天台的整個設計都很有童趣,有台階讓人上上落落,又有洞口讓人鑽進鑽出,還要兜兜轉轉繞過中空的天井和庭院才能繞場一圈。繞來繞去我已經忘了自己到底有沒有經過那個地方,於是又繞了一遍又一遍,照片拍過不停,光是天台也逗留了很長時間。
高第小時候很喜歡觀察大自然,他覺得自然界並不存在純粹的直線,並曾經說過:「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所以終其一生,高第都努力地在自己的設計當中追求自然,在他後期的作品中都很少使用直線和直角,曲線反而很常見。所以由米拉之家的外觀,到這個天台,以及下面的樓層,大部分的設計都是以曲線主導的。
這樣的設計明顯地跳脫常規,本應是平坦的天台在高第的設計下變成了波浪型,充滿了高低起伏,原本無人問津的功能性設備變成了藝術品般的雕塑和吸睛的焦點,整個空間完全成為了一個童話般的樂園,令人流連忘返。
天台原本並沒有安裝圍欄,這是在開放參觀以後為了安全設想才加裝上去的。
兩個採光庭院和一個小天井。
看夠了千奇百趣的雕塑,是時候看看風景了。這裏可以欣賞到格拉西亞大道(Passeig de Gràcia)的景色。在這條大街上的樓房房價相當昂貴,但這時相比之下都好像變得平平無奇。
從屋頂露台可以看到連接主外牆和閣樓外牆的長廊。這條牆式步道稱為「哨兵步道」(Sentry Walk),長約 800 米,位於簷口處,其蜿蜒曲折的路線沿著建築物的整個周邊延伸和包圍閣樓牆壁的傾斜表面,目的是使光線能夠進入閣樓並確保持續通風。
鯨魚閣樓 The Whale Attic
接下來通過樓梯來到頂層的閣樓,這裏也是一個很獨特的空間。高第說過:「建築需要有雙層屋頂,就像人有帽子和遮陽傘一樣」。所以他打造了兩個帶有扁磚的拋物面圓形屋頂,在兩個屋頂之間形成了一個緩衝區,以調節溫度,達到隔熱的作用,避免頂層的住戶受猛烈的陽光直曬。為了不增加建築物的重量,整個空間由 270 個連續的磚砌拋物線形的拱門組成,猶如鯨魚的骨架又或者蛇骨。閣樓被最初用作公共晒衣場、洗衣間和電房。如今,這裏是巴塞隆拿唯一一個專門講解高第所有作品的解說中心 —— Espai Gaudí,訪客可以通過幻燈片、展品、模型和解說等了解他的建築和他的靈感來源。
這些拱門重量輕,易於建造,可以完美分配負載,它們沒有壓力點,而且使壓縮磚起到了最大作用而不需要支撐。
高第不光會考慮建築物本身,還非常關注細節。就連房子的家具和門的把手這些最微小的細節他都十分重視,將它們視為一件件的藝術品,符合人體工學就是他在設計中一直強調的,務求令人住進一個舒適的安樂窩。閣樓就展出了一些由他所設計的椅子。
這些椅子的設計都考慮了人體的結構,例如肘部或手腕的形狀,坐得是否舒適等,一切都以符合人體工學為基準,可見他由龐大的建築到微小的物件和各種細節都毫不馬虎。而且所有椅子也是以曲線構成的,曲線簡直就像他的標誌一樣。
同場還展出了高第作品的模型,自然也包括了米拉之家。米拉之家設計的特點是『它本身建築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來承受,不論是內牆外牆都沒有承受建築本身的重量,建築物本身沒有主牆』,所以內部可以隨意隔間改建,而建築物也不會塌下,而且,可以設計出更寬大的窗戶,保證每個房間的採光。因為高第設計的力學結構很特別,建築物的重量完全由柱子來承受,所以出租的每一層樓的隔間佈局都不一樣,三樓隔出三戶住家,四樓隔出四戶住家,五樓隔出四戶住家,六樓隔出三戶住家,每戶住家佔地也不一樣,最大 600 平方公尺,最小 290 平方公尺。
屋頂和閣樓的構造一覽無遺。
還有地下室的車庫和地下的庭院。其實那個年代汽車還沒普及,馬車還很常見,但高第預測到現代生活的需求,所以在米拉之家的地下室建造了一個可同時容納馬車和汽車的車庫(就是右上那個圓形的模型),他也是首個在住宅樓宇建造車庫的建築師。
虔誠的高第最嘔心瀝血的傑作 —— 聖家堂,建了超過 100 年到現在還在建造中,這也是第二日將會參觀的地方。這裏看到的是高第為聖家堂設計的重力模型,高第採用了一種懸鏈結構模型來應用在聖家堂的結構設計上,他把基層設計的模型倒置,每個相應的點上吊著懸鏈,每條鏈上掛著重量與實際成比例的沙袋,這樣穩定後的繩子自然產生的曲線就是拱頂和拱門應該用的角度,也叫拋物拱。它能夠平均分配支撐重量,就正如這閣樓的拱門設計一樣,而利用鏡子上的倒影(右下角那幅),就可以看到建築正常立著的結構模樣了。能夠想出那麼複雜的概念並做出實質的模型,再精確無誤地建造出一大座實物,在我看來他那天才建築師的稱號真的不是浪得虛名的。當了解到聖家堂背後運用了多少精密的計算後對這位建築師更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同樣是高第的經典名作,位於同一條大街上的巴特略之家(Casa Batlló),米拉先生就是欣賞這座建築,才邀請高第來建造這座米拉之家的。原本覺得參觀了這座住宅也夠了,第三日還是忍不住又買票入場參觀了它。它的門票竟然比聖家堂還貴,光是這三座建築的門票已經花了不少錢了。
租戶公寓 The Tenants' Apartment
米拉之家內每個空間大小、間隔不一,但共通點是牆壁、天花、門框、甚至門的把手以及高第所設計的家具和配件等全部都是由曲線構成的,沒有一間房間是四四方方的「實用」設計,連直角都很難找到,完全展現了高第的特色,建築物裏裏外外的每個細節都注入了他的心思。
可是,並不是所有住客都滿意這種創新前衛的設計,最初的女主人 Roser Sergimon 就是其中之一了,他們之間存在許多分歧,例如在建造和裝修房子的過程中,高第希望將巨型的青銅聖母瑪利亞雕塑放置在建築物正面的頂部,但不僅 Roser Sergimon,連鄰居、甚至巴塞隆拿市議會都不同意,所以雕像最終都沒有被製作。這樣的分歧還導致高第將米拉先生告上法庭,高第於 1916 年贏得了訴訟,他將在此案中贏得的金錢捐予慈善機構,並表示「原則比金錢更重要」。高第還專門為主樓層設計了很多裝飾和家具,但 Roser Sergimon 並不喜歡,她曾向高第抱怨屋內沒有直牆可以放置她的鋼琴,高第卻毫不動搖地建議她:「那就改拉小提琴吧!」可見這位建築物真的很有個性,有著藝術家對自己作品的堅持和執著!不過,有錢人也有錢去任性,1926 年高第去世後,Roser Sergimon 就拆除了高第設計的大部分家具,並用路易十六風格的新裝飾覆蓋了高第的大部分設計,例如起伏不平的石膏天花板和一些室內裝飾,還有隔板、鑲木地板和門窗等等。無論付出了多少心力,遇不上伯樂也是徒勞。後來公寓經過精心修復,一些消失的元素才再次曝光。
參觀完閣樓,沿著樓梯來到位於主樓層上方四樓全層的示範公寓。這裏展示了巴塞隆拿一個資產階級家庭在 20 世紀初期的現代式公寓,有門廳、客廳、餐廳、臥室、辦公室、兒童臥室、浴室、廚房、衣帽間和僕人宿舍等房間,其佈局與 100 年前一樣。公寓還使用了當時的家具、家用設備和器皿來重現氛圍,讓訪客可以看到內部的分佈情況,以及高第設計的裝飾功能。
一看到這房間的佈置就知道這間是有錢人家的兒童房了!房間內擺放著搖椅、小木馬、洋娃娃、小床邊掛著兒童的衣服、木製的玻璃櫃中有著各式各樣的玩具和模型...... 我最喜歡的是其中一個玻璃櫃內有著不同房間的小模型,真的好精緻啊!兒童房的採光也很充足,高第特意將兒童房面向內庭院,遠離街道的喧囂,以免打擾孩子們,而且它還靠近女傭的房間,方便女傭照顧孩童。這間房間的地板亦保留了原有的六角形瓷磚,它們同樣是由高第委託製造的,上面的浮雕設計與海洋世界有關,例如章魚、海星和海螺殼等。如果留意天花板,那應該就是高第當時設計的石膏天花了,天花的主題同樣都是海洋,可以看到不平的紋理和與牆壁之間形成的曲線,房間也不是四四方方的,所以角落都用小物件來填滿,大型的家具都與牆角有點距離,接下來的房間也都一樣。其實這樣的空間設計到現在應該也不易讓人接受,特別是如果單位的面積不是那麼大,好像香港的劏房還要三尖八角的話,光是想要如何放家具大概已經足夠讓人頭疼了。
這裏應該是管家或者僕人的工作區,縫紉和熨衣服等雜務都在這裏進行。在這裏,可以找到衣車和老式的熨斗,還有一些手工製品。它和兒童房,還有接下來的僕人房間都很接近,保姆白天可以在工作室看小孩,晚上就在旁邊的兒童房照看小孩。這些房間都是位於大樓內部的,以儘量減少來自街道的噪音。
僕人房間的特徵也很明顯,蕾絲花邊的圍裙很明顯是屬於女僕或者保姆的。
廚房也是緊挨著僕人房間的,這動線使僕人工作更有效率,不用整天在偌大的房子裏走來走去。在廚房內,可以看到不少器具,雖然現在已經變成了古董,但它們大概是當時最時尚的吧!
其實每個房間都是不規則的幾何形狀拍起照來也很有難度......
在衣帽間可以看到不少華麗的服裝和一些雜物。
家庭辦公室內有設備齊全的辦公桌,房間舖上了鑲木地板。不知道牆上掛著的會不會是米拉先生的畫像呢?感覺畫像跟米拉先生真人的照片還蠻像的!
話說最初的屋主米拉先生是一位律師,新聞企業家和政治家,這位喜歡摩登的富豪還擁有巴塞隆拿的第一輛汽車。而她的夫人 Roser Sergimon 本人亦是一個富孀,她在第一任印度籍丈夫去世後繼承了的一筆可觀的財產,後來再嫁給了米拉先生,儘管米拉之家的名字是以米拉先生的姓氏命名的,但整座建築物實際上由她所持有,而且,她還擁有當時的巴塞隆拿鬥牛場。不過,她與欣賞高第的米拉先生不同,在建築、裝修各方面都與高第的意見不合,所以她與高第的關係並不是很好。即使如此,她還是從大樓落成到 93 歲去世為止都一直住在這座米拉之家。
接著來到豪華典雅的飯廳和客廳。這兩個大廳的家具真的好有古色古香啊!還有留聲機。
高第在設計門戶時除了考慮美觀外,還十分注意門的功能性,他將隔開客廳與飯廳之間的大門設計成可以滑動的玻璃門,門戶可以全完滑到牆壁內,從而更有效地運用空間,亦使得自然光更容易透進每個大廳。除此之外,公寓的門戶有一些是有半透明玻璃的,而有些門則沒有,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將衛生間、臥室和辦公室等私人區域與開放空間分開,而有半透明玻璃的房間就可以將光線引入公寓。
從這房間的佈置看起來應該是女主人的臥室,牆上掛著女主人的相框,窗邊還放著一張嬰兒床。據說,裏面那張配有兩個床頭櫃的蝴蝶床和旁邊的梳妝台就是原來的女主人 Roser Sergimon 房間的家具。
這一層設有兩間寬敞的衛浴間,不同功能的房間地板的鋪設亦不盡相同,就連兩個浴室的牆壁色調都各有不同,粉紅色那個就是與主人房相連的,據說這在當時也是很新奇的,豪華的浴室內還擁有在當時不常見的熱水爐和坐浴盆。而且兩間浴室都同樣設有馬桶和坐浴桶。
圍繞著採光庭院的走廊連接著不同的房間,明亮之餘走廊上擺設亦顯得很優雅。米拉之家內部的建設是開創性的。房子有一個自然通風系統,不需要空調。高第的計劃還包括一部升降機,但他希望住在公寓裏的人都互相認識,所以升降機是隔層的,這樣住戶就會遇到不同樓層的人。
當時的電話看起來很精美,有點好奇它是怎樣撥打的呢?
樓梯的設計甚至整個空間同樣注入了與海洋相關的元素。
由於大樓是環形的設計,所以從一邊看過去由地下到天台都盡入眼簾,還會看到另一邊的每個窗戶,雖然有百葉簾和磨砂玻璃,但感覺上好像還是私隱度不足啊......
模仿海藻的鍛鐵陽台和牆壁上美麗的漸變色以至上面的花卉圖案在這裏更加清晰可見。
回到了大廳,這裏放著高第的半身像。在之後參觀過他的一系列建築後,他的確是一位令我由衷地佩服並且記住的名建築師。
要在網上一探米拉之家的內部可以看看以下網址:
https://360stories.com/barcelona/point/casa-mila-house-of-mila-1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