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9/2017 @ Tampere, Finland —(updated at 24/7/2022)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如果從建城開始計算一個城鎮的歷史,那麼芬蘭一定是一個頗為年輕的國家,最早在中世紀建立的城鎮只有 6 座,最歷史悠久的土庫(Turku)建於 1200–1300 年代,而 6 座城鎮之一的維堡(Vyborg)如今已經納入俄羅斯的國土,其他的城鎮包括首都赫爾辛基在內都是在 16 世紀或以後建立的,早期的城鎮大多是瑞典透過殖民統治而建立的,到 1750 年代芬蘭的人口也就只有 42 萬人左右,瑞典對芬蘭的統治一直持續到 18 世紀,在瑞典與俄羅斯的戰爭中,瑞典戰敗而使得芬蘭從此脫離瑞典的管治,成為俄羅斯的附庸國,並得到芬蘭大公國的自治地位,又持續了百多年,芬蘭終於脫離俄羅斯(前蘇聯)完全獨立,發展至今人口亦增長至 500 多萬人,可見這是一個到近代才迅速發展的國家。

位於芬蘭西南部的坦佩雷(Tampere)也是個年輕的城市,於 1779 年 10 月 1 日由瑞典國王古斯塔夫三世(Kustaa III)創立,原來的農地變成城市後居民可從事任何職業,唯獨城內的土地不允許耕種,所以貿易和手工業就發展起來了。當芬蘭於 1809 年被俄羅斯吞併時,坦佩雷的人口還不到 1,000 人,所以當時的坦佩雷實質上仍然是一個人煙稀少的鄉村。蘇格蘭實業家 James Finlayson 於 1820 年在當地創辦了一家紡織廠,隨著該廠房的成功,其他類型的工廠諸如機械廠、亞麻廠、造紙廠和粗布廠等紛紛在這座城市中開設,於是在 19 世紀末,坦佩雷搖身一變成為了芬蘭最主要的工業中心,集中了全國幾乎一半的工業,有「北方的曼徹斯特」之稱,大量的工作機會使得坦佩雷的人口迅速增加到 1900  年的 36,000 人,蓬勃發展的工業亦使得城市的面積增加了近七倍。到 20 世紀末,這座工業城市逐漸轉型發展信息技術和電信業的領域,自坦佩雷大學於 1966 年成立後,坦佩雷亦成為了一座大學城。按照芬蘭全國的人口數目,現在的坦佩雷已經成為了芬蘭第三大城市,人口增加至 20 多萬人。芬蘭是桑拿(Sauna)的發源地,而坦佩雷更是「世界桑拿之都」,市內擁有超過 50 個公共桑拿浴室,當中於 1906 年開設的 Rajaportin sauna 便是全國最古老的公共桑拿房。如今的坦佩雷已經完全不像一座塵土飛揚的工業城市,反而是個樸實悠閒、景色優美的城市。坦佩雷本身就坐落於奈西(Nasijarvi)湖和皮海耶爾維(Pyhajarvi)湖之間,中間的坦梅爾(Tammerkoski) 急流將兩湖相連,並將市中心一分為二,數千年前由古老的海洋和退縮的冰川形成了山脊和兩個湖泊的壯麗景色,古老的工業建築遺產構成了急流兩岸的獨特風光。根據芬蘭一些出版物的調查和研究,坦佩雷已經連續多年成為芬蘭最適合居住的城市了!

 


 

 

第一天晚上來到 Tampere,認識了一位作曲作詞的沙發主。到了第二天早上正式開始逛城市,從沙發主的家出來,首先來到了一個位於急流旁邊的工人公園(Työnpuisto / Labour Park),這時的 Tampere 洋溢著秋天的氣息,綠油油的草地上滿是黃色的落葉,一棵棵樹上有著紅、橙、黃、綠、青色的葉子,加上藍藍的天空,以及一座座紅色的磚砌建築,顏色超級豐富,讓人心境也開朗起來,一開始就已經覺得 Tampere 的秋天很美了!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公園內有一個坦佩雷青銅雕像(Tampere-veistos),旨在向這座歷史悠久的工廠城市中的工人和工作致敬。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沿著公園小徑走了一會,便來到了其中一座橫跨急流的橋樑 —— Satakunnansilta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橋下的便是坦梅爾急流(Tammerkoski),這是一條短而湍急的河流,將這座城市從中間一分為二,水從奈西(Nasijarvi)湖通過坦梅爾急流流向皮海耶爾維(Pyhajarvi)湖,兩個湖泊之間的高度差為 18 米。急流周邊的地區便是坦佩雷市中心區,在 19 世紀中葉之後,這座城市便一步步發展成為全國最重要的工業中心,當時的市中心自然就是一個個工廠區,而市中心內一座座宏偉的紅磚建築便是昔日的工廠,這條急流在過去被用作運輸重型貨物,一座座跨過急流的橋樑也是為了方便工廠工人的通行而建造的,急流與周圍的湖泊亦為城市和工業提供了重要的水力發電。

時至今日,Tampere 已經轉型發展創新及科技業,但急流兩岸矗立的工業建築遺產仍然向人們講述這座城市作為紡織工業搖籃的歷史,構成獨特而具象徵價值的文化景觀,所以坦佩雷急流的景觀自 1992 年便起被選為芬蘭的 27 個國家景觀之一。如今城內的工業建築被改造成餐館、咖啡館、商店、購物中心、戲院、藝術畫廊、博物館和辦公大樓等,但建築的外觀仍然帶領人們回到昔日蓬勃昌盛的工業時代。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急流西側是芬立森歷史工廠綜合體(Finlayson historic factory complex),蘇格蘭實業家詹姆斯·芬立森 (James Finlayson) 便是將工業革命帶到 Tampere 的先驅,從他在 1820 年在 Tampere 創立的棉紡工廠開始,歷史悠久的工廠建築逐漸延伸,成為芬蘭第一家大型工業公司,其工廠亦發展成為一座城中之城,為其工人提供了一切必要的東西,例如學校、商店、教堂、醫院、警察部隊,甚至還有自己的貨幣等,因為該工廠的成功,不同類型的工廠例如機械廠、金屬廠、亞麻廠、造紙廠和粗布廠等都紛紛在這座城市裏開設,使得 Tampere 成為了昔日全國第一大的工業城市,城市面積和人口均急速增長。

急流東側是坦佩拉歷史工廠綜合體(Tampella historic factory complex),坦佩拉(Tampella)工廠成立於 1844 年,它最初是煉鐵廠,但後來改建為棉紡廠和紡織廠,最後變成了機械車間和磨木廠。直到 1991 年,Tampella 工廠生產水輪機、船舶、造紙機、蒸汽機、火車、大砲和飛機發動機等。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今日,許多美麗的原始建築仍然存在,只是它們有了新的用途。 這些宏偉的紅磚建築雖然外型簡樸但卻都很好看,跟平常看到的工廠感覺很不一樣,這可能跟明亮的紅色外牆加上周遭優美的環境有關,這時候的天空很藍,河水也很藍,河上的倒影清晰可見,加上樹木在秋天換上豐富多彩的顏色,所以感覺周圍的一切都特別美!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看到巨型的煙囪比較有工廠的模樣。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過河後便來到了 Finlayson 區。Finlayson 在 1819 年受俄國沙皇亞歷山大一世邀請訪問當時正處於俄羅斯統治下的芬蘭大公國,亦訪問了 Tampere,獲得芬蘭參議院的許可,他於次年便決定與妻子一同移居到 Tampere 並利用急流的水力在河畔邊創辦了一家紡織廠。到 1836 年,他將工廠賣給了沙皇的宮廷御醫 Georg Adolf Rauch 和來自聖彼德堡的大商人 Carl Samuel Nottbeck,條件是他們需要保留工廠的名字,自此,公司進入快速增長期,成為 Tampere 最大的雇主,以及北歐規模最大的工業企業,並自行設立了學校、日托班、醫院、圖書館和教堂,以照顧員工及其家屬,在鼎盛時期僱傭了超過 3,000 名員工。自 1980 年代以來,Finlayson 紡織業務大幅縮減規模,到 1995 年,坦佩雷市中心的舊工廠關閉,舊建築便改建為商業和娛樂區。時至今日,這工廠區內已經成為一個現代化的多功能中心,區內可謂應有盡有,例如有辦公室、勞工教堂、藝術畫廊、購物中心、電影院、超市、各式各樣商店、咖啡廳和餐館,還有芬蘭工人博物館(The Finnish Labor Museum Werstas)和聽起來很特別的間諜博物館(Spy Museum),古蹟活化做得非常出色。

在 1976 左右,歐洲紡織工業受全球化趨勢所影響,Finlayson 便將其營運重點轉向品牌管理和設計。這品牌到今天仍然存在,原來香港也有這品牌的專門店和百貨專櫃,好像是賣北歐家居用品的。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色彩鮮艷的植物依附著一座大樓的外牆。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Tampere 的急流和湖邊以至整個城市都有很多公園,非常貼近自然,我心目中的芬蘭就應該是這樣的。即使這裏曾經是個工業城市,即使現在依舊充滿工業建築,但它完全不會令人感到厭惡,走到那裏都很舒適寫意,比首都過於現代的建築好看,而且這裏的秋天真的很美,可惜香港的秋天一般就只是感覺到轉涼和乾燥......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坦佩雷老教堂(Tampere Old Church/Tampereen vanha kirkko)位於中央廣場上,主要供坦佩雷的瑞典語路德教會眾使用,它是一座木製的十字形教堂,教堂於 1824 年完工,是坦佩雷中心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建築。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旁邊的鐘樓則於 1828 年完工,是第二古老的建築。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位於坦佩雷中心地帶的中央市場/廣場(Keskustori)是很多公共活動舉行的場所,每逢星期一這裏就會變成一個市場。廣場被許多重要的建築所環繞,例如下面的商業大廈(Commercen talo)和坦佩雷市政廳(Tampereen Raatihuone)。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坦佩雷市政廳(Tampereen Raatihuone)位於老教堂的鐘樓斜對面,新文藝復興風格的市政廳於 1890 年完工。

在過去,這座市政廳曾經發生過一些著名/轟動的歷史事件:

1905 年 11 月 1 日,芬蘭工人階級的詩人 Kössi Lindström 在這座市政廳的陽台上宣讀了《坦佩雷紅色宣言》。這份紅色宣言源於 1905 年發生的大罷工,俄國及當時在其控制下的芬蘭大公國於該年爆發了大規模的革命性罷工,以反對專制政權並爭取民主,坦佩雷的中央廣場亦成為了大規模的示威活動場所。該宣言的核心內容是要求由保守的芬蘭政黨組成的參議院下台和召開國民議會以製定基於普遍和平等選舉權的憲法。此外,該宣言亦呼籲進行國家改革,其中包括所有公民的集會、結社和言論自由,以及廢除審查制度。記者起草的文本由該名詩人向廣場上集結的民眾朗讀,有關宣言亦印在紅紙上向人民分發,宣言便由此得名。一天後,紅色宣言也在赫爾辛基的一次大型公民大會上被採納,雖然宣言的要求在大罷工結束時沒有得到滿足,但它深深地影響了 1906 年的議會改革和一年後舉行的議會選舉,婦女也首次獲得了選舉權,芬蘭自 1906 年起也獲得了結社自由,數百個不同的協會和組織自此以後便陸續在該國成立。

1906 年,俄羅斯國家銀行赫爾辛基分行的劫匪之一 Jan Tshokke 在逃到坦佩雷後在這座市政廳內開槍殺死了兩名警察和一名平民。

在 1918 年內戰的坦佩雷戰役中,這座市政廳是紅衛兵對抗白軍的最後一個據點,市政廳被嚴重損壞,據說,在主樓梯上仍然可以看到步槍子彈留下的彈孔。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廣場上有不少 19-20 世紀的商人和資產階級的房子,例如在商業大廈左邊的是帕蘭德之家(Palanderin talo)。1897 年,坦佩雷市牧師和副法官 Karl Verner Palander 買下了這裏的一幅地塊,並聘請建築師建造了這座新藝術風格的房子,房子東側於 1901 年完工,西側於 1905 年完工,帕蘭德自房子建成後到去世前都一直住在裏面。後來有一段很長時間曾經成為芬蘭銀行的財產。這座六層樓的建築下面三層大部分是私人住宅,中間有一間一室公寓,是這所房子最有名的部分之一,國內外多位藝術家曾在此工作,大樓內還設有數家商店和辦公室。目前裏面設有博物館,重現當年帕蘭德作為資產階級的在這座城市居住的環境。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中央市場廣場也是市中心內一個重要的公共交通樞紐,帕蘭德之家旁邊就是一個巴士站。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坦佩雷劇院(Tampereen Teatteri)位於老教堂的鐘樓旁邊和市政廳的對面,該建築採用民族浪漫主義建築風格設計,始建於 1904 年,並於 1913 年開幕,是坦佩雷兩個主要的劇院之一。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旁邊是一條林蔭大道 Hämeenkatu,從東邊的坦佩雷火車站開始,向西延伸至 Hämeenpuisto 公園,全長都覆蓋著鵝卵石。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當天陽光普照,即使氣溫只要 13 度也沒有很冷。很多時候,天空的顏色可以告訴你那時的太陽到底有多猛。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Hämeenkatu 還包含一座橫跨急流的 Hämeensilta 橋,將 Kyttälä 區與市中心的西部連接起來。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橋上矗立著四座 4.5 米高青銅雕像,雕像由芬蘭著名雕塑家 Wäinö Aaltonen 製作,並由當地商人 Rafael Haarla 捐贈,其中一個是芬蘭少女的女性形象,而另外三個分別象徵稅收官,商人和獵人,描述的是一個中世紀的斯堪地那維亞協會 Birkarls,這組織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與薩米人(Sámi)的貿易並向他們徵稅。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橋的兩邊同樣可以欣賞到急流與紅磚工業建築構成的佳景。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從橋樑折返繼續逛市政廳那邊,沿著急流附近走,來到了另一個集市廣場 Laukontori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這座四層高的紅磚建築 Laukonkulma 是廣場上最古老的建築,以新文藝復興和新藝術風格設計,於 1901 年竣工。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廣場上的房屋主要是住宅和商業建築,周邊有些跳蚤市場和餐廳。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廣場對出就是急流,下面的斜拉橋是勞孔橋(Laukonsilta),頂部由鋼索支撐,過橋到對岸便是城市公園 Ratinan Rantapuisto 和坦佩雷體育場(Tampereen Ratinan Stadion)。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我們沒有過橋繼續沿著岸邊走,這天的天色跟河水的顏色都很藍,所以河岸的風光很美。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一直沿著岸邊走,來到了南方公園(Eteläpuisto / Southern Park),在這裏,坦梅爾急流與其中一個湖泊 Pyhäjärvi 交匯。這湖畔一帶亦與喧囂的市中心隔絕,周圍都是秀麗的自然風光,在寧靜的公園和森林漫步欣賞迷人的湖光山色,感覺非常悠閒舒適。所以接下來這湖畔一帶大概是我在 Tampere 最喜歡的地方。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本來想走近一點看看那隻鴨,看到有人趟在前面曬太陽就算了。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湛藍色的湖泊比天空的顏色更藍,周邊的草木和停泊在湖邊的小艇添加上更豐富的色彩,憩靜而優美的環境令人心神放鬆,只可惜當時背光,終於想要在湖邊為自己拍張照片也沒有成功。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沿著湖邊一直走,便開始進入了森林,沿木製階梯這條步道 Pyynikin Rantapolku 上去會通向海灘和另一個公園。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森林中盡是細長而挺拔的樹木,雖然上了不少樓梯,但沿途都很蔭涼舒適。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這步道也是沿著湖邊走的,偶爾可以欣賞一下湖景。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在香港從來沒覺得秋高氣爽就適合登高,但這時卻覺得秋天在這樣的森林散步真的很不錯。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出了森林後便來到了位於Pyhäjärvi 湖畔的 Rosendahlin 海灘,十幾度的氣溫海灘也很冷清,可以安安靜靜地獨享這片美麗的湖景。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湖面在太陽的照耀下顯得波光粼粼。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有救生圈那旁邊的會是一艘救生艇嗎?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繼續前行一會又會到達另一個海灘 Pyynikin uimaranta,同樣是人煙稀少,可以大拍特拍。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對岸的紅色煙囪非常突出。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繼續走到最南端便是在山脊上的 Jalkasaari Island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回望剛剛的 Rosendahlin 海灘。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這小島的盡頭是一片由岩石形成的山崖,三面都被湖泊環繞,在崖上看著無敵的湖景真的美不勝收,我本日最喜歡的地點非這裏莫屬了!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坐在岩石上看著湛藍色的湖水,感覺安靜而詳和,在擁抱靜謐天空的同時與友人促膝詳談,又或靜靜地思考,甚至光是發呆,都能夠讓人待上很長時間。如果我住在Tampere,我應該會很愛來這個公園。( ᵕ ᴗ ᵕ )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放眼看去的全景超美的!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開始折返逛逛公園 Atlaspuisto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公園內的樹木都正在轉色,光是樹木也讓我很願意在這裏多待一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這公園的草地上竟然遍地磨菇,品種還不盡相同!鮮艷的、可愛的、迷你的...... 當看到它們的時候非常驚喜,我還是第一次在戶外看到野生磨菇,於是接下來便開始不停地在尋找磨菇了! >V<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告別了湖泊、森林和公園後,開始慢慢地回到市中心。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路上的秋色超級誘人,色彩豐富鮮艷的樹木足以讓我拍個不停。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開始逛逛急流對岸那一邊,也就是剛出門經過的公園那邊。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最主要還是去看看主教堂。坦佩雷主教座堂(Tuomiokirkko / Tampere Cathedral)由芬蘭建築師 Lars Sonck 以民族浪漫主義風格設計,建於 1902 - 1907 年間,是一座路德教會教堂,其原名為聖約翰教堂(Johanneksen kirkkona),自 1923 年成為坦佩雷教區的大教堂後,教堂便隨之而更名了。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這石製的教堂外型有點城堡,它就位於主教堂公園(Tuomiokirkonpuisto / Cathedral Park)內。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參觀教堂內部是免費的,裏面還挺美的。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這主教堂以其壁畫而聞名,由芬蘭著名的象徵主義畫家雨果·格哈德·辛貝格(Hugo Gerhard Simberg)在 1905 - 1906 年間繪製。然而,這些畫作在當時卻引起了相當大的負面批評,甚至到 1946 年,坦佩雷教區的主教也提議將這些帶「冒犯性」和「不恰當」的壁畫撤除。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最備受爭議的是辛伯格在主穹頂的天花板上畫了一條蜿蜒的蛇,蛇被賦予上羽翼,嘴裏叼著一個分辨善惡知識的蘋果。一些同時代的人將其解釋為罪惡和腐敗的象徵,而這竟然出現在神聖的殿堂上,還要在天花板的最高點,故引來極大的反對。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在講壇那邊,上層的一個角落有辛伯格(Hugo Gerhard Simberg, 1873 - 1917)的名畫《受傷的天使》(Haavoittunut enkeli, 1906),當辛伯格被要求為坦佩雷大教堂繪製壁畫時,他就仿照他在 1903 年創作的《受傷的天使》繪製了那幅畫作的放大版,因為那是他最喜歡的畫作之一。這幅畫使用平淡而悲傷的色彩,背景是芬蘭赫爾辛基的蝶略灣(Töölö bay),描繪兩個悶悶不樂的男孩用擔架抬著一個白衣天使(受傷的女孩)前往盲女學校和跛子之家,天使的翅膀受了傷,流著血,眼睛上纏著繃帶,她的右手中拿著一束代表癒合和重生的雪花蓮。辛伯格一直患有腦膜炎,所以有人認為這幅畫就是他在康復期間的力量來源。最初的油畫於 1903 年在阿黛濃秋季展上首次展出時便得到了許多芬蘭藝術家的讚賞,而在 2006 年阿黛濃美術館舉行的投票中,這幅畫更當選成為芬蘭的「國畫」!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辛伯格亦為教堂繪製了《死神的花園》(Kuoleman puutarha, 1906),它就在講壇的旁邊,這幅作品描述了辛伯格對來世的看法,根據辛伯格在原稿背面的註釋,作品描繪了「亡者最終來到天堂入口前的地方」,在那裏,權力不是由天使掌握,而是由骷髏掌握,他們有著近乎善良的外表,溫柔地照料天堂花園,等待更多「園丁」的到來。根據辛伯格的說法,骷髏是死亡的助手,植物和花朵是人的靈魂。花園周圍的風景已經被燒成沙黃色,乾燥而貧瘠,戴著黑色連帽斗篷的骷髏所悉心照料的植物是脆弱而嬌嫩的。這個想法與最遲誕生於中世紀的古老傳統有關,死者被想像睡在盛開的花園裏。這也是辛伯格本人很喜歡的一幅畫。但當時許多教區居民同樣認為骷髏並不適合教堂。不過到近代,這幅壁畫卻被一份坦佩雷報紙《Aamulehti》的讀者評選為 2005 年芬蘭最佳藝術作品。

辛伯格個人的畫作偏向憂鬱,他在教堂繪製的壁畫都融合了他對生命、死亡以及超自然主題的看法,這些主題的畫作都並非尋常的教堂裝飾,當時的觀眾對此感到陌生和不安,自然引來了強烈的反對和批評。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教堂前方的祭壇畫是由另一位著名的芬蘭象徵主義畫家克努特·芒努斯·恩克爾(Knut Magnus Enckell, 1870 - 1925)創作的,名為《復活》(Ylösnousemus, 1906),旨在表現各種族的人民在未來復活。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辛伯格還創作了一幅圍繞著教堂的牆壁、52 米長的巨大壁畫,名為《Köynnösenkantajat》(藤蔓承載者,1905 - 1906),描繪 12 個赤裸的男孩以不同的方式拿著一串帶刺的玫瑰藤,壁畫在兩側的森林中結束。藤蔓象徵著生命,12 個男孩則代表著聖經中的 12 個使徒。這幅壁畫亦一度受到部分教區居民的反對,光禿禿的藤蔓被認為不適合教堂,而裸體的人物出現於當地的教堂也是前所未有的,所以也有人要求為那些男孩加上衣服。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教堂後部有芬蘭第四大的教堂管風琴。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這穹頂上同樣畫了一對翼。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玫瑰藤蔓不光出現在那幅巨型壁畫裏,還裝飾著整個教堂。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教堂的彩色玻璃窗亦是由辛伯格根據聖經主題而設計的,它們都很特別、很好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主教堂的模型。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接著回去休息了一會,然後便收拾行李去一間酒吧找沙發主,進去的時候他與朋友正在玩 ”beerpong”,待了一會便跟他們道別準備坐巴士回首都了。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前往巴士站途中經過的坦佩雷東正教教堂(Tampereen ortodoksinen kirkko / Tampere Orthodox Church)。芬蘭曾經作為俄國的一個附庸國,東正教教堂也不少,而不少東正教教堂的內部都蠻特別的,可惜太晚沒機會進去參觀一下。這座教堂又名為聖亞歷山大涅夫斯基教堂和聖尼古拉斯教堂(Pyhän Aleksanteri Nevskin ja Pyhän Nikolaoksen kirkko),建於 1896 - 1899 年間,由工程師 TU Jazukov 上校設計,是新拜占庭式的教堂建築,教堂屋頂有七個洋蔥形圓頂,主圓頂高 17 米,外觀也相當引人注目。
 

芬蘭·坦佩雷 Tampere | 由急流到湖泊到紅磚建築林立

 

 

這天沒經過的地方還有很多,例如傳統市場(Tampere Market Hall)和另一個湖泊 Nasijarvi,Angry Birds 是芬蘭開發的遊戲,Nasijarvi 湖的湖邊就有一個名為 Angry Birds Land 的主題公園。姆明亦是出自芬蘭瑞典族女作家的童話小說,Tampere 就有全世界唯一座姆明博物館(Moomin Museum)。而提到博物館,雖然我不怎樣參觀它們,但這裏的博物館的類型很豐富,例如列寧博物館(Lenin Museum)、芬蘭曲棍球名人堂(The Finnish Hockey Hall of Fame)、間諜博物館(Spy Museum)、工人博物館(The Finnish Labor Museum Werstas)、郵政博物館(Postal Museum)、警察博物館(Police Museum)、坦佩雷藝術博物館(Tampere Art Museum)...... 又雖然我對熱烘烘的公共桑拿沒有興趣,但到最後還是要重申一下這裏是一個「世界桑拿之都」。這裏的黑色血腸"mustamakkara"和辣雞翅也很出名,不過又是我不吃的......

即使逛的地方不全面,但我還是很喜歡 Tampere 本身的環境,有河有湖、四季分明、風景秀麗、悠閒舒適、建築物樸實之餘比較有特色...... 對於短暫旅遊來說首都又被比下去了...... Well~我們還是要再一次回到首都準備前往俄羅斯!交通接駁方便好像才是很多首都最大的優點?(事實上芬蘭的首都還不錯,只是我認為首都現代化的建築比較多吸引力沒那麼大而已......)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Y. 的頭像
    J.Y.

    TRAVEL DIARY | 世界旅行記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