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23/8/2018 @ Madrid, Spain (updated at 16/12/2021)

 


馬德里(MADRID)是西班牙的首都,馬德里自治區的首府,以及全國第一大的城市,它亦是歐盟國家中的第二大城市,城市人口僅次於柏林(在英國未脫歐前排第三,當時倫敦是第一位)。馬德里還是歐洲海拔最高的首都,海拔約為 667 米。其位置處於西班牙的中部,南下跨越直布羅陀海峽便是非洲大陸,北越庇里牛斯山可直抵歐洲腹地,在歷史上因其戰略位置重要而有「歐洲之門」之稱。

馬德里自石器時代以來就已經被凱爾特人、羅馬人和西哥特人等佔領。然而,馬德里有據可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 860 年左右,那時是西班牙的摩爾人(穆斯林)時代,當時,穆罕默德一世在曼薩納雷斯河(今天貫穿這座城市的河流)附近建造了一座堡壘。因為這條河,人們就將此地命名為“Majerit”,在阿拉伯語中意思是「水源充足的地方」,據說,這就演變成我們現在所知道的 Madrid。西班牙主要是由位於伊利比亞半島上的不同王國統一後形成的,在陸續從摩爾人手中收復失地後,這些王國便由不同的天主教君王統治,王國重心各有不同,但是複雜的姻親關係又使他們走在一起,在 1469 年,卡斯蒂利亞王國的女王伊莎貝拉一世與阿拉貢王國的國王斐迪南二世聯姻,這兩個強大的王國合併並由女王和國王一同統治,一個統一的西班牙就因此而建立了。到 1561 年,當時的國王腓力二世決定在西班牙的地理中心馬德里建立一個全新的西班牙首都,作為西班牙新建立的政治統一的象徵。自此以後,馬德里便幾乎一直都是西班牙的首都了。這座城市因其特殊的地位而得到迅速的發展,人口和規模不斷增長,成為往後西班牙殖民帝國的運籌中心,現今則與巴塞隆拿並列為西班牙的兩大對外文化窗口。
 

 

 

— Beginning —


這次的西班牙之旅,決定得很突然,機票訂得很匆忙,我只是知道,難得的假期,我不想要留在香港而已。自從當我發現自己很享受一個的旅程後,我就決定這次誰都不約,所以這是一趟一個人的旅行,考慮過很多國家,最後決定去很多人盛讚但我還沒有去過的西班牙,至於要去那個城市,去之前都在忙著完成手頭上的工作,所以到旅行途中到還在想,只安排了第一日逛馬德里,然後到附近的 Toledo 跟 Segovia,中間一段時間未定,最後一站是 Barcelona。

 

22/8/2018:HKG → Madrid

 

— 飛機延誤的連鎖效應 —


於是,又要坐長途機了,由香港到馬德里,中途在莫斯科機場轉機,一共 15 小時 20 分鐘的機程,這並不是一個愉快的過程,當初訂機票時我還以為 1 個小時 40 分鐘的轉機時間很充裕,而且又不用等太久,但原來事實並非如此……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一開始 10 個小時的機程本來就不好過,飛機起飛還延誤了不少就更坐立不安,心神不定了,隨著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離下一班機的登機時間越來越近,已經開始想著一下機就要努力跑。

在莫斯科轉機的過程,真的趕到氣喘!!! 飛機在莫斯科機場降落的時間已經延誤了不少,好不容易下了飛機,轉機的通道還要先經過檢查,一大堆人塞滿了整條通道,擠得水洩不通,想找職員說我趕時間也過不去,一直排隊等了將近一個小時。然後呢~要去不同的 Terminal!那兩個 Terminal 的距離超級遠,由Terminal D 背著大背包像個瘋子般一直跑,跑了大概半個小時走到腿軟才來到 Terminal F,趕緊去找登機閘口,來到登機閘口前除了職員那裏已經空空如也,剩下不到 15 分鐘飛機就要起飛了!終於趕上了!原本以為終於可以放下心頭大石,順利登機,沒想到過了登機口,跟在一個老人後面走樓梯下去停機坪,才發現還要坐接駁巴士去上飛機,又走了一段路來到一架小巴前,一上車發現一整車都是西班牙人,我是最後一個上車的,又剛好只剩下最後一排有一個位置,司機跟整車的西班牙人對於要去搭飛機都好像很興奮,雖然我不知道他們用西班牙語說了些什麼,但全車的人都既歡樂又熱烈地一直說話,全車最抑鬱的人大概是我了。又坐了 15 分鐘,我見坐了那麼久還沒到還怕這輛車是要駛出機場的,結果終於到了!最後一個在登機閘口 check in,最後一個上接駁巴士,最後一個下車,最後一個登機,原來即使有將近 2 個小時的轉機時間還是不夠的!我已經為回程擔心了,因為轉機地點和Terminal 以至轉機時間都是一樣的...... 😨

 

 

— 煎熬的飛行過程 —


那是一架小型的客機,機艙亦較窄身,放眼望去機上大部分都是西班牙人,又或者是西方人,起碼我一路由機頭走到機尾坐下都沒看到半個亞洲人。坐下來好一會,剛剛趕飛機的驚魂未定,心還跳得很快,而機上的塵是肉眼可見的超級多,全程坐在座位上一直看著無數微細的灰塵一直在飛,座位、角落和地上也滿佈灰塵,鼻敏感發作足全程,眼睛又乾,眼淚一直在流,閉上眼還一直擦淚擦鼻子,好痛苦的一程機。當飛機降落停定那一刻,飛機上突然響起一片掌聲,很多人都在拍手歡呼,掌聲此起彼落。呃...... 難道剛剛途中是遇到什麼驚險的狀況嗎?還是那是西班牙人坐飛機的習慣?每次都要慶幸自己平安無事,飛機沒出什麼意外?嗯…也許我是最應該拍手的那位,因為有驚無險讓我趕上了飛機,因為這程痛苦而漫長的飛行時間終於結束了!(拍手~~)不過這時眼淚鼻涕一直流不是因為感動,而且因為機上的空氣令我太難受了,我已經迫不及待要下飛機了!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在馬德里的第一晚 — 


之前發現要在馬德里待上 4 日 4 夜,於是決定再試一下找沙發主,結果成功了,不過第一晚到達的時間太晚,所以這個晚上訂了一晚 hostel,第二天再去打擾人家。事實上逛馬德里的時間只有一天,其餘兩天都是去附近的城市一日遊,不住在那些城市的原因純粹是它們之間的交通連不上,都要從馬德里坐火車,所以唯有幾天都住在這個城市。

來到馬德里機場已經是晚上的 11 點半左右,過了關整個出境大廳都空蕩蕩的,店舖都關門了,人也不多,找了個座位坐下來呆呆滯滯地找 wifi、找怎麼樣坐車、換 SIM卡…… 很累…… 在機上那十幾個小時睡了等於沒睡,所以這時候做一切都以慢動作進行,慢慢地去尋找坐地鐵的方向、買票、坐上了地鐵……

坐了 40 多分鐘終於到達 hostel 所在的太陽門(Sol)站,而這晚下塌的地方就叫太陽門一號旅舍,這個地點真的很方便,這間旅館也很好,至少在我住在這裏的這一晚都很好。進入hostel 時已經將近凌晨一點了,在大廳 check-in 時看到旅館的職員正在把一張張清洗好的潔白的牀單、被鋪、枕頭套掛在走廊的晾衣繩上,她說我來得太晚了,不然該旅館每晚都有免費晚餐供應,這家旅館早晚遇到的職員服務態度都很好很熱心,我在大廳時總是有人熱心地替我泡咖啡,最重要是衛生狀況良好,然且對於一個大城市而言,這裏住一晚的價錢也不算貴,所以整體上它給我的印象不錯。搭完長途交通後每次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洗頭洗澡,接著在等頭髮乾的過程中又找了一下明天逛那裏,凌晨 2、3 點終於去睡覺了。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幾個小時後,早上 6 點半,我又起床了,因為我只打算用這一天逛馬德里,為了爭取更多時間逛一下這個首都,所以又早早起來,喝了杯咖啡,check-out 把背包寄放在 hostel 中,這天的旅程終於開始了……

 


 

23/8/2018:Madrid

 

一大早出門逛街經過 Calle del Carmen,看到色彩繽紛的布掛滿整條街上瞬間有了朝氣。喜歡曬太陽的歐洲人不喜歡撐傘,但卻很喜歡在大街小巷掛上布或傘,為原本平平無奇的街道增色不少,美化街道之餘又能在炎炎夏日中遮擋一下猛烈的陽光,不喜歡曬太陽的人表示很喜歡看到這樣的街道。8月份的西班牙真的超級曬,這天逛完一天後我已經黑了超級多...... 〒.〒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Puerta del Sol 太陽門 


太陽門是一個佔地 1.2 萬平方米的廣場,它位於馬德里的心臟地帶,廣場呈半圓形,意指「初升的太陽」。由這裏開始逛起最適合不過,要找住宿選這裏附近就非常方便,附近一帶到處都是旅館、餐廳、酒店、各式各樣的商店,主要的景點都從這個中心地帶向外擴散。

最初廣場旁邊是真的有一座太陽門的,它曾經是馬德里的東大門,歷時一個世紀之久。因為它面向太陽升起的東方,所以便取名為「太陽門」。後來由於城市的發展,交通的需要,太陽門在 1570 年被拆除,但馬德里居民沒有忘記這座古老的城門,一直把這個遺址稱為「太陽門」(Puerta del Sol)或「太陽」(Sol)。太陽門廣場於 1853 年從原來 5000 平方米的面積擴建為 1.2 萬平方米,房屋建築環繞四周,建築物的空隙之間有十條街道,全是繁華熱鬧的商業街,以廣場為中心向四外放射。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Real Casa de Correos 皇家郵局


18 世紀末新古典風格的皇家郵局(舊郵政大樓)建於 1766 - 1768 年間,是太陽門廣場上最古老的建築,其塔樓上的時鐘尤其著名,在每年的 12 月 31 日晚上都會成為主角,該時鐘會在跨年夜響起 12 聲鐘聲,根據當地的傳統,在那一天的午夜,每敲一下鐘聲,人們便會往嘴裏塞一顆葡萄,並在 12 聲鐘聲響起之前把 12 顆葡萄全部吃掉來迎接新年,這樣便會帶來好運和繁榮的一年,吃過葡萄之後,人們開始在廣場上飲酒、跳舞、唱歌,歡度佳節,直到第二天的黎明。這個傳統從 19 世紀一直延續到今天,國營的西班牙電視台自 1962 年 12 月 31 日起便開始現場轉播這個廣場上的新年慶祝活動。

在佛朗哥在西班牙獨裁統治期間(1936-1975),這座建築是內政和國家安全部總部,被關押政治的囚犯會在地下室被施行暴行。大樓如今成為了馬德里自治區區長辦公室。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Kilómetro 0 de las carreteras radiales de España 馬德里城市原點


在郵局的門檻前,留意地下,會看到一個「零公里」標誌,半圓形的瓷磚中心是一幅西班牙地圖,中間有兩個平行且長度同樣的指針,兩指針中間交接處有一圓圈,表示這裏是該國道路網絡的起點,人們稱它為「馬德里的肚臍」,又或是「西班牙的肚臍」。全國 6 條高速公路從此處呈放射狀向外延伸,這些高速公路從馬德里出發前往巴斯克、加泰隆尼亞、瓦倫西亞、安達盧西亞、埃斯特雷馬杜拉和加利西亞地區。西班牙全國所有的公路里程碑都從這裏開始向外計算,馬德里市的門牌號也是以這裏為起點的,所以馬德里任何一條道路上的 1 號房屋總是在離太陽門最近的盡頭。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Estatua Ecuestre de Carlos III 卡洛斯三世騎馬雕像


國王卡洛斯三世(Carlos III de España, 1716 - 1788)的騎馬雕像就位於廣場中央,這位國王在馬德里出生,亦在馬德里去世。市議會希望向這位被稱為「馬德里最佳市長」的國王致敬,儘管他從未擔任過這個職位,但因為在他在位期間,為了令馬德里成為一個偉大帝國的首都和一個真正有代表性的皇家城市,他不遺餘力地促使馬德里變得更現代化(建設長廊、衛生工程和公共照明),並擴建紀念碑和具有代表性的建築物,大大地促進了馬德里的發展和改善了這座城市的形象,因而獲得了這個頭銜。城市最具象徵性的建築和古蹟包括自然科學博物館(現在的普拉多博物館)、在普拉多大道延伸的生育女神西貝萊斯噴泉、阿波羅噴泉和海王星噴泉、植物園、阿爾卡拉門(Puerta de Alcalá)、郵局、大聖方濟各聖殿(Real Basílica de San Francisco el Grande)和另一座天主教教堂(Real Oratorio del Caballero de Gracia),以及現在位於麗池公園內的朝鮮薊之泉(Fuente de la Alcachofa)等都在他在位期間誕生。出於這個原因,在 90 年代初,市議會決定為這位國王豎立一座紀念碑,地點是由馬德里人民決定的,1995 年 12 月在太陽門廣場上舉行了全民公投,根據投票結果,這座騎馬雕像便豎立在太陽門廣場了。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雕像的背後便是著名的 Tío Pepe 霓虹燈廣告牌(左)和 Hotel Europa(右),Tío Pepe 雪利酒的廣告牌在 1936 年安裝時只是填充太陽門廣場和市中心的眾多廣告牌之一。多年來,該標誌一直在演變和遷移,它經受住了西班牙內戰和政府的多次更迭,但在 2009 年幾乎被拆除,當時有一項移除霓虹燈廣告的市政法令,幸運地,馬德里市長授予該廣告牌和其他具有歷史意義的霓虹燈官方赦免和永久豎立在廣場上的權利。然而,該標誌在 2011 年建築物易手時被移除,後來,有一份收集超過 50,000 個簽名的請願書支持保留該標誌,在 2014 年,該廣告用新的和改進的燈進行了翻新,並搬遷到了新的屋頂。如今,它已經成為了這個廣場上的地標,人們相約見面提到它,便知道要在那裏等了。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El Oso y el Madroño 熊與莓樹雕像


在太陽門廣場上除了卡洛斯三世騎馬的雕像外,最知名的地標就是廣場東側由西班牙雕塑家 Antonio Navarro Santafé 的創作作品「熊與野莓樹」雕塑(El Oso y el Madroño),一隻壯碩的熊用後腳站立,攀依在野梅樹上尋找果實。熊與莓樹的標誌已經成為馬德里市的城徽了。

最早使用熊作為馬德里的象徵可以追溯至 1212 年,當時來自這座城市的騎士手持印有熊和七顆星的小熊星座旗幟,在托洛薩會戰中與摩爾人戰鬥。又有指早在羅馬時期,熊已經與這座城市有著密切的關係,當時的馬德里地區被稱為"Ursalia",從拉丁語翻譯過來就是「熊的土地」,因為當時該地區經常有大量的熊曾經在森林和平原上棲息。

而首次以熊與莓樹作為紋章標誌是在 1222 年,這圖案被加在國王簽署法令的印章上,當時,教會和市議會之間出現了土地權的糾紛,神職人員要求允許動物在該市的田野和森林中不受干擾地覓食,雙方繼而為該地區的森林和田地的擁有權產生爭執,為了結束這場糾紛,國王制定了一項皇家法令,樹木和林地屬於市政府的財產,以該地區常見的莓樹為象徵;動物和平原屬於教會,以不時出沒的於城市周圍的熊為象徵,隨後該標誌便被採納為該市的官方標誌了。

有一個關於這隻熊的民間傳說指,這是向阿方索十一世國王在馬德里附近的山上獵殺的棕熊致敬,因為當時不時有熊在城市附近徘徊,這種動物面對死亡的勇氣給國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於他選擇了它作為紋章的象徵。而莓樹也是一種重要的植物,它隨了是該市常見的樹,種外南歐人還曾經相信它的葉子可以幫助治愈瘟疫。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在路上也看到了馬德里的城徽。熊與莓樹和七顆星的小熊星座,都被包括在城徽內,上面還有一個皇冠,歐洲城市的徽章很多時候都很可愛啊!

另一個關於這隻熊與莓樹的民間傳說也很有趣:傳說很久以前的某一天,一個小男孩在外面玩耍,突然碰到了一隻棕熊,小男孩撒腿就跑,棕熊在後面緊追不捨,小男孩在情急之下爬到了一棵梅樹上,這時他聽到媽媽喊他的聲音,來找他的媽媽沒有注意到棕熊,小男孩擔心媽媽被熊弄傷,便在樹上沖著媽媽大聲疾呼:「媽媽,快跑!」媽媽見狀,連忙往回跑。最終,母子平安。傳說「媽媽(Madre),快跑(id)!」這句話就演變成為了這座城市的名字"Madrid"。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鹽街(Calle de la Sal)


在太陽門廣場附近又有另一個重要的廣場 —— 主廣場(Plaza Mayor),大型的建築物將主廣場的四周完全封閉,要進入該廣場,必須使用傳統上用於進出城市神經中樞的十個拱門之一,每條通道都有一個名字。位於東北方向的鹽街(Calle de la Sal)就是從太陽門廣場到主廣場的一條主要通道。它之所以得名,是因為這裏曾是鹽產品的銷售地,多年來鹽一直被視為是白金,幾個世紀以來,鹽甚至被用來支付工資。

另外的 9 條通道包括庫奇勒羅斯拱門(Arco de Cuchilleros)、羅德里戈城街(Calle Ciudad Rodrigo)、7 月 7 日街(Calle 7 de Julio)、凱旋門或地獄小巷(Arco del Triunfo, o callejón del infierno)、腓力三世街(Calle Felipe III)、薩拉戈薩街(Calle de Zaragoza)、赫羅納街(Calle Gerona)、按鈕街(Calle Botoneras)和托萊多街(Calle Toledo)。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在這裏發現了蜘蛛俠。

 

 

Plaza Mayor 主廣場


穿過拱門後便來到了被絢麗的建築物所環繞的主廣場(Plaza Mayor),主廣場顧名思義就是馬德里的中心廣場,附近的太陽門廣場是開放、現代和商業化的,而這個主廣場則是封閉的和比較古色古香,它建於哈布斯堡王朝時期。其形狀為長方形,長 129 米,寬 94 米,完全被三層高的住宅樓包圍,共有 237 個面臨廣場的陽台可以俯瞰廣場。主廣場在過去曾經被用作食品和其他商品的市場,它也是許多活動的舉辦地,例如鬥牛、公開處決、西班牙宗教裁判所期間對異端分子的審判和處決、遊行、嘉年華、加冕典禮、祝福和封聖等。現在它是馬德里主要的旅遊景點之一,商店、咖啡館和餐廳林立,馬德里的主保聖人聖伊西德羅的慶典也是在這裏舉行,一年一度的聖誕市場自 1860 年以來亦一直在主廣場上舉行。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該廣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1589 年,它位於前阿拉巴爾廣場的原址,腓力二世國王在該年委託著名的文藝復興建築師 Juan de Herrera 改建繁忙和混亂的舊阿拉巴爾廣場地區,建築師進行了設計,但是建造工程直到 1617 年腓力三世時期才開始,1617 年,他任命 Juan Gómez de Mora 完成這座廣場,廣場於 1619 年完工。主廣場在其歷史上遭受了三場大火,第一次發生在 1631 年,重建修復後到 1670 年又發生了第二次火災,又一次被重建。最後一次火災發生在 1790 年,大火燒毀了廣場的三分之一,現在所見的主廣場就是在這場大火後由建築師 Juan de Villanueva 和他的弟子 Antonio López Aguado 負責重建的,建築師將廣場周圍的房屋的高度從五層降低至三層,並關閉角落,可以通過 10 個拱門進出廣場。

這個廣場的名字在歷史上一直在變,它最初被名為「阿拉巴爾廣場」(Plaza del Arrabal), 在 1812 年之後,西班牙所有主要的廣場都被更名為「憲法廣場」,以紀念 1812 年的憲法。1814年,波旁王朝恢復後,國王將其改名為「皇家廣場」(Plaza Real),及後又一度恢復「憲法廣場」(Plaza de la Constitución)的名稱,在 1873 年,廣場更名為「共和國廣場」(Plaza de la República),1876 年阿方索十二世又再次稱之為「憲法廣場」。到西班牙內戰結束,這座廣場便被更名為「主廣場」並沿用至今。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Casa de la Panadería 麵包坊之家


在廣場北側的中心,可以找到麵包坊之家,它是這個廣場上最著名的建築,是在廣場建造期間由 Juan Gómez de Mora 負責建造的,於1619 年建成,是一座四層高的巴洛克風格建築,其兩側有兩座方形塔樓,高聳的尖頂指向天際。它同樣因為幾次的大火而經歷了各種翻修。今天僅保留了原始建築的地窖和底層,地下的拱廊有十一個拱門。廣場周圍的其他建築物都是以它為模型複製的。它的名字來自最初曾經位於這座建築的底層的一家麵包店,旨在容納麵包師協會,這個組織擁有很大的權力,能夠控制糧食價格,以便有需要的居民都買得起。麵包師的馬厩位於地下室,一樓就是貴族層,它是一個專供王室使用和享受的皇家住所,君主會透過皇家廳的陽台觀看在廣場上舉行的各種大型活動和重大事件。這座建築也曾經是聖費爾南多皇家美術學院和皇家歷史學院的所在地,也曾成為城市的第二市政廳,市圖書館和市檔案館的總部。目前,它成為了馬德里遊客服務中心,裏面有兩個主要空間可用於電影拍攝和活動:皇家大廳和拱形房間。皇家大廳曾經是國王使用的房間,它目前是馬德里市議會舉辦民間婚禮和招待會的場所;拱形房間是一個位於地下室的展覽空間,可容納約 80 人,擁有引人注目的 4 米高拱頂。至於外觀,絢麗多彩的外牆使其從周圍外形相似的建築物中脫穎而出,它的外牆其實飾有一幅幅彩色的手繪壁畫。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各種婀娜多姿的人物形象飾滿建築物的整面外牆,細看這座建築就像欣賞一件藝術品一樣。由於無數次的改造和修復,外牆上的裝飾亦和過去不一樣。現在外牆上的壁畫是 Carlos Franco 於 1992 年開始繪製的作品,代表了與馬德里歷史有關的神話人物,畫家選擇了以馬德里的通俗神話為主題,向眾神之母西貝萊斯(Cibeles)女神致敬,她在婚後生育了一班子女,繼而引伸出一系列的神靈,各種神話寓言中的人物就覆蓋了建築的正面。(下圖右下)二樓左邊起第三幅就是西貝萊斯女神了,馬德里人好像很喜歡她?還為女神建造是一當相當宏偉的雕像噴泉。

因為它是官方建築,所以在建築物的中央位置可以找到國王卡洛斯二世的紋章。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Estatua ecuestre de Felipe III 腓力三世騎馬雕像


腓力三世(Felipe III de España, 1578 - 1621)的青銅騎馬雕像就矗立在廣場的中心。這是當時的佛羅倫薩大公送給西班牙國王的禮物,由意大利雕塑家 Juan de Bolonia 和他的弟子 Pietro Tacca 製作,於 1616 年完成。

在西班牙佛朗哥獨裁統治的早期階段,與西班牙君主制有關的文物和雕像被污損或毀壞。腓力三世雕像也不例外,雕像遭受了從馬口中引入的炸藥的襲擊。雕塑最終倒在地上,馬和騎手被斬首。隨著青銅雕像倒塌,砸在市長廣場的鵝卵石上,數百根小骨頭從空心雕像中滾落出來。迷信的破壞者立即停止了破壞,認為這些骨頭來自腓力三世的守護神,拒絕進一步破壞雕像。這些骨頭後來被確定為麻雀或燕子等多種鳥類的遺骸,在修復雕像時,發現了一個小洞,原來幾個世紀以來,牠們偷偷穿過馬匹後被困在馬體內,數百隻鳥不幸地被困死在裏面,今天,這座雕像以已經被修復,傲視著這個廣場,小洞已被密封,因此應該不會再在裏面找到骨頭了。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腓力三世是第一位出生於馬德里的西班牙國王,因其喜歡每天念九次念珠和深厚的宗教信仰而被暱稱為「虔誠者」(el Piadoso)。1598 年他父親去世後,他登上了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王位,作為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也是葡萄牙的國王腓力二世,直到他在 1598 年在馬德里因病逝世。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公會門 Arco de Cofreros / Portal de Cofreros 


通往托萊多街(Calle de Toledo)的公會門是主廣場的十條通道之一,也是托萊多街的盡頭,該門戶得名於舊政權時期,這條通道曾是在 16 世紀建立的棺材工匠行會和收銀員行會的商業化和手工藝場所,專門製造各種形狀和大小的木箱、箱子和箱子,行會位於通道的地方,以便安排貨物的運輸,目前則是收藏家(主要是錢幣和集郵)和街頭藝術家(畫家)的聚集地。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托萊多街(Calle de Toledo)


在門戶對出的托萊多街名字沿於通向托萊多市的古老道路,現在從這條街道一直走便會經過托萊多門(Toledo's gate),而街道的盡頭就是穿過曼薩納雷斯河(Río Manzanares)的托萊多橋(Puente de Toledo)了。不過這時我要轉個方向去逛主廣場附近的室內市場找吃的。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Mercado de San Miguel 聖米格爾市場


從主廣場的西北角通過羅德里戈城街(Calle Ciudad Rodrigo)出去便很快會來到聖米格爾市場 (Mercado de San Miguel) 。起初,這裏是一個開放的市場,專門用於買賣公會生產的工匠產品,它繼承了廣場上一座已被拆除的教堂的名字。後來,受歐洲的鋼鐵市場啟發,這座有蓋的市場便開始建造,它於 1916 年 5 月作為當地食品市場開業,2009 年翻新後作為馬德里的第一個美食市場重新開業,這座佔地 1,764 平方米的建築以鍛鐵和玻璃建造,共有兩層,是非常受歡迎的主要景點之一,也是西班牙指定的遺產保護建築。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市場內有不同類型的美食攤檔,當然不少得各式各樣的西班牙小吃(Tapas)了,也可以找到伊比利亞火腿和西班牙海鮮飯,還有其他熟食和酒類、各種蔬菜水果、魚類和肉類等,不過這個市場很受歡迎,遊人總是絡繹不絕,美食檔攤前都站滿了人,我最終還是放棄了在這裏吃東西,光是隨意在市場內走走算了。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這條可怕的大魚吸引了很多人的注目。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Plaza de la Villa 市政廣場/別墅廣場


逛完聖米格爾市場,在附近又有另一個廣場 —— Plaza de la Villa。廣場與 Calle Mayor 接壤,位於老城區的中心,裏面有一些城市中最古老的建築,並與市內一些古老的街道相銜接,由於這個小廣場上沒有餐廳和商店,它比較上安靜。其名字起源於 15 世紀,當時卡斯蒂利亞的恩里克四世授予馬德里市「貴族和忠誠別墅」的稱號。


▶ 廣場中央有阿爾瓦羅·德·巴贊雕像(Monumento a Don Álvaro de Bazán),阿爾瓦羅·德·巴贊(Álvaro de Bazán, 1526-1588)是第一代聖克魯斯侯爵(Marqués de Santa Cruz),出生於西班牙南部格拉納達,是 16 世紀最重要的西班牙海軍指揮官,他讓敵人聞風喪膽,讓西班牙的水手和盟友中充滿希望,塞凡提斯在名著《唐吉訶德》中描述他為「士兵之父、戰爭的閃電、幸運和從未被擊敗過船長」。指揮和參與多場海上戰爭而從未被擊敗是他五十年職業生涯中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在一個世紀裏,他在許多成功的海軍交戰中表現突出,他曾在哈布斯堡-奧斯曼帝國戰爭和葡萄牙繼承戰爭中服役,並贏得了 1571 年的勒班陀海戰和 1582 年的亞速爾群島海戰。他見證了西班牙崛起到其權力的頂峰,並且是西班牙無敵艦隊的第一個支持者和規劃者。無敵艦隊是在他死後不久試圖入侵英格蘭的艦隊,當時的他意識到英國對西班牙帝國構成嚴重的威脅,於是便去信腓力二世倡議建造和裝備該艦隊入侵英格蘭,但由於國王猶豫不決的性格,造成了許多延誤,在他去世前艦隊仍然未有啟航,不過該艦隊幾乎已經被他準備好了。


廣場和雕像被三座古老的歷史建築環繞,每一座都有過百年歷史:


▶ 在雕像背後是西斯內羅斯之家(Casa de Cisneros),它於 1537 年由著名的紅衣主教西斯內羅斯 (Benito Jiménez de Cisneros) 的侄子委託建造的宮殿,採用了銀匠式風格 (Plateresque)。當時,面向廣場的立面是建築物的後部,可通往馬厩和畜欄。過去,一些西班牙歷史上的重要人物曾住過這座房子。1909 年,該建築被市議會買下並進行了翻修,透過高架通道將其整合到舊市政廳的房屋中。


▶ 在雕像左面有馬德里最古老的民用建築 Casa y Torre de los Lujanes,建於 15 世紀下半葉,由堅固的塔樓和莊嚴的穆德哈爾式豪宅組成,是來自阿拉貢的 Luján 家族的住所。其塔樓是中世紀城堡的防禦遺產,分為三層,是當時首都最高的建築之一,據傳說,法國國王法蘭索瓦一世(Francis I of France)在 1525 年的帕維亞戰役中被俘後被囚禁在裏面。如今這座建築是馬德里道德與政治科學院(Real Academia de Ciencias Morales y Políticas)的所在地。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在雕像的右邊是舊市政廳(Casa de la Villa de Madrid),以巴洛克風格建造,從 1693 年落成以來到 2007 年,它一直是馬德里市長辦公室的所在地,在這之後,市長辦公室遷至西貝萊斯宮(Palacio de Cibeles),這座建築就保留給市政總部作全體會議。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Calle del Cordón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Calle Mayor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Iglesia Catedral de las Fuerzas Armadas 武裝部隊大教堂


由市政廣場沿 Calle Mayor 走,不一會就看到了這座教堂,它又稱為聖體堂(Iglesia del Sacramento),是一座建於 1615 - 1744 年間的天主教大教堂,於 1980 年左右被西班牙國防部收購,成為西班牙軍事大主教的總部,由武裝部隊宗教援助局的軍事牧師負責指揮,並由一名軍人協助。它於 1982 年被宣佈為國家藝術遺產。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Monumento a Victoria Eugenia y Alfonso XIII 維多利亞·尤金妮和阿方索十三世紀念碑


在教堂前,Calle Mayor 的盡頭,有一座深色的天使形象紀念碑,伴隨它而來的故事是在馬德里發生的可怕襲擊事件之一。在阿方索十三世國王於 1906 年 5 月 31 日與巴騰堡的維多利亞·尤金妮(Victoria Eugenia de Battenberg)大婚之日,載著這對皇室夫婦的馬車遭到無政府主義者的轟炸,炸彈在電車線路上絆倒了,它的軌跡因而改變了,國王們安然無恙,但在附近觀看遊行的人群中有三十人死亡,一百多人受傷,這是當時西班牙歷史上最血腥的恐怖襲擊之一。為紀念事件中的受害者,1963 年便建立了這座紀念碑放置在發生襲擊事件的地方前面,基座上刻有銘文的大理石牌匾是於 1970 年添加的。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Catedral de Santa María la Real de la Almudena 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座堂


繼續直行經過一個街口便來到了宏偉的阿穆德納聖母主教堂,它是天主教馬德里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奉獻給聖母瑪利亞·阿穆德納,馬德里的這座主教堂並不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大教堂,它始建於 1883 年,整個建造過程歷時 110 年,直到 1993 年才完工,是一座相對現代的建築,外部採用了新古典主義風格,內部則以新哥特式和新羅馬式風格建造而成。

阿穆德納聖母就是聖母瑪利亞,她是馬德里的守護神,「阿穆德納」(Almudena)這名字來源於阿拉伯語 "al-mudayna" ,意思是「城堡」。這個名字在馬德里有這樣的典故:據傳說,當萊昂國王阿方索六世在 1083 年收復失地征服馬德里並驅逐穆斯林時,他開始痴迷於尋找一個珍貴的聖母瑪利亞聖像,為防止阿拉伯人看到它,該聖像在幾個世紀前一直被隱藏在城堡的城牆內以妥善保管。由於無法找到失踪的聖像,阿方索六世開始祈禱,直到牆壁的一部分倒塌,消失的聖像露出來了,它仍然完好無損。從此馬德里的守護神聖母瑪利亞就有了這個「城牆裏的聖母」的名字。在大教堂外有一個刻有聖母雕像的壁龕(照片左下方的那個壁龕),據說,那裏就是該奇蹟和傳奇事件的發生地。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1561 年時,西班牙將首都從托萊多遷至馬德里,但教會中樞仍然留在托萊多,使得這個新首都一直沒有一座主教座堂,西班牙是一個天主教國家,為了容納對馬德里守護神的崇拜,馬德里自然有需要建造一座有代表性的主教堂,所以早在 16 世紀,國王腓力二世就有在馬德里建造大教堂的願望,然而,由於教區始終反對將教會遷都,所以建造新教堂的計劃一直未有落實,在大教堂建造以前,這裏附近在座古老的聖瑪麗亞阿爾穆德納教堂(Iglesia de Santa María de la Almudena),人們試圖將這座小教堂擴大和改革,但該教堂在 1868 年被拆除以擴建街道,信眾對建立新教堂的訴求就更加迫切了。

直到 1883 年,國王阿方索十二世終於為新教堂的建設奠基,1885 年,教宗 León XIII 將馬德里立為教區,與托萊多的教區分開,該建築的計劃取得了進展,教堂晉升成為新教區的大教堂,負責該項目的建築師 Francisco de Cubas y Montes 隨即修改了他的初始項目,他提議建造一座氣勢磅礴的新哥特式大教堂,建築工作始於新羅馬式風格的地下室,地下室於 1911 年完工,但該建築師已經去世,由幾位建築師繼任,之後的工程進展得非常緩慢,在 1936 - 1939 年間爆發了西班牙內戰更使得工程完全停工。恢復工作後,審美標準發生了變化,新委託的建築師對建築風格提出了重大分歧,於是建造計劃又一直被擱置,直到 1944 年,當時的美術總監發起了一場全國競賽,為大教堂提供了新的建築解決方案,工作在 1950 年才有了進展,1955 年完成迴廊,1960 年完成主立面,然而,由於缺乏資金和馬德里市議會的支持,工程一直持續到 1965 年又再次終止了,20 年過去,直到 1984 年,紅衣主教恢復了工程,並成立了一個完成工程的董事會,1993 年,這座大教堂終於峻工,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來到馬德里,為這座耗時 110 年建造的大教堂奉獻並祝聖,它是羅馬以外第一座由教宗祝聖的大教堂,亦成為了歐洲最新啓用的主教座堂。

最初,原來的建築師在教堂被晉升為大教堂後,是計劃按照布爾戈斯大教堂、塞維利亞大教堂或聖地亞哥德孔波斯特拉大教堂的風格以哥特式建造的,但在多年後,新的建築師質疑它過時,所以最終它的外觀就變成現在看到的新古典主義風格了。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大教堂有一個直徑 20 米由石頭和花崗岩製成的大圓頂,八角形的圓頂是雙層的,外部是巴洛克式,內部是哥特式,在圓頂下十二使徒的雕像將其包圍。

在教堂的拜倫立面附近,可以找到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張開雙手歡迎訪客的雕像。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Fachada de Bailén 拜倫門面


面向拜倫街(Calle de Bailén)的就是拜倫立面了。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拜倫立面是用於訪問大教堂的立面。立面上的兩個壁龕內分別有聖母瑪利亞的父母聖華金和聖安娜的雕像。立面的前面是一個正方形的大型中庭。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三道華麗的青銅門是這個立面最有特色的地方,每道青銅門上都刻有精美的浮雕。左側的青銅門描繪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六世在 1085 年發現的阿穆德納聖母(Virgen de la Almudena);右側的青銅門展示了 11 月 9 日,也就是為阿穆德納聖母慶祝的節日當日,聖母隨著街頭的遊行穿過馬德里。不過這兩道門都沒拍到,只拍到了位於中央的這道青銅門。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中央的青銅門描繪了教宗若望保祿二世(Pope John Paul II)於 1993 年 6 月 15 日為大教堂揭幕的場景,上面刻有當時的國王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和王后希臘的索菲亞(Sofía de Grecia y Dinamarca)、國王的母親瑪麗亞·梅塞德斯(María de las Mercedes Cristina Genara Isabel Luisa Carolina Victoria y Todos los Santos),以及當時的馬德里大主教 Ángel Suquía 的形象。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教堂內部


參觀大教堂是免費的,但要參觀教堂博物館、聖器收藏室、分會館和圓頂就需要付 6 歐元,而要進入地下室,需要捐獻 1 歐元。

大教堂內部沿用新哥特式風格,它有一個拉丁十字平面,由一個中央中殿和在其兩側的側廊組成,並有一個帶有三個中殿的寬闊的耳堂。看上去還是比較新,也比較有現代感。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鮮艷奪目的屋頂和玻璃窗為教堂增添不少色彩。一格格的屋頂風格有點類似於傳統的穆德哈爾格子天花板,幾何圖案的屋頂色彩鮮明,它使用了大量金箔和對比色的。教堂後端有座很美的管風琴。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在出入口旁邊的這一幅畫作相當引人注目。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位於最中間的圓頂以地,海,火,空氣這四大元素為主題,同樣非常好看。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教堂後端。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轉向前方,聖壇後有座釘十字架的基督雕像,剛剛那扇位於中央的青銅門所畫的地方大概就是這裏了。屋頂下方有七扇彩色玻璃窗,以不同的語言寫著上帝的話語或動詞,在玻璃窗之下有七幅壁畫,從左到右分別代表:洗禮、顯聖容、受難、全能的耶穌基督、復活、升天和聖靈在五旬節的到來。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在它右邊是阿爾穆德納聖母的小教堂,祭壇高高在上,受人景仰,通過一座帶有青銅欄杆的雙頭樓梯便可以上去近距離地一睹聖母的尊容。在由樓梯形成的拱門下,是國王阿方索十二世的第一任王后梅塞德斯(Maria de las Mercedes of Orléans, 1860-1878)的墳墓,年僅 18 歲就因病逝世了,她的遺體於 2000 年被轉移到這裏,履行君主的遺囑,將其埋葬在聖母的腳下。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這就是獻給這座教堂和這個城市的守護神阿爾穆德納聖母(Virgen de la Almudena)的高架祭壇了,祭壇是畫家 Juan de Borgoña 的作品。金光閃閃的祭壇上可以看到由鍍金和彩色松木雕刻而成的阿爾穆德納聖母像,在這個作品中,聖母將孩子抱在懷裏。畫家通過後面十八幅祭壇畫,展示了耶穌和聖母的生平。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從上方俯瞰這座教堂。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 Fachada Principal 主立面


教堂北面隔著兵器廣場(Plaza de la Armería)與王宮相對,這是教堂的主立面,它具有南北朝向,因為從一開始它就一直被規劃為皇宮建築群的一部分。主立面的外觀跟拜倫立面有點相似,同樣是淺灰色的牆身,但它有兩座塔樓。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立面上有四尊西班牙聖徒雕像放置在巴洛克式的壁龕內,包括勞動者伊西多羅(San Isidro Labrador),瑪麗亞·卡韋薩(Santa María de la Cabeza),亞維拉的德蘭(Santa Teresa de Jesús)和斐迪南三世(San Fernando)。在陽台上,最中央有阿爾穆德納聖母的抱子雕像,兩旁又放置了代表四位福音傳教士的雕像。這個立面同樣有三道青銅門,中央是以有三位一體為主題的飾物,紀念 2000 年的禧年;左側是西班牙的君主制,有收復失地的國王的肖像,右側是關於拉丁美洲的。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兩座塔樓的底部有代表西班牙王室的紋章和為大教堂奉獻的教皇約翰保羅二世的紋章,紋章下方有大型的雕像。這是左側的塔樓。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在立面左右兩個的末端各有一個壁龕,分別放置了聖彼得(San Pedro)和聖保羅(San Pablo)的青銅雕像,壁龕上方均有一幅關於他們的浮雕。這是在右端關於聖保羅的。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在歐洲看到這些騎警感覺真的很 cool。幾年前真的曾經在北歐看到過幾個警察一起騎著馬在街上追賊,感覺特別帥。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Palacio Real de Madrid 馬德里王宮


大教堂的主立面對面就馬德里王宮的南立面,中間的一片空地是兵器廣場(Plaza de la Armería),兩側是有很多拱門的迴廊,形成一個封閉的廣場,皇家衛隊衛兵換崗儀式會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三 12 點在這個廣場上舉行。

馬德里王宮是西班牙國王在馬德里的官邸,從卡洛斯三世(Carlos III,1716-1788)到阿方索十三世(1886-1941)的歷任國王及皇室成員都曾居住於此。這座雄偉的建築主要以新古典建築風格建成,外牆以純白色為基調,佔地 135,000 平方米,擁有 3,418 間客房(幾乎是倫敦白金漢宮或巴黎凡爾賽宮的兩倍),是西歐最大的王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王宮之一。現在這座王宮僅用於國家儀式,在沒有正式活動時向公眾開放,現任國王並不住在裏面,而是住在馬德里郊區的薩蘇埃拉宮 (Palacio de la Zarzuela)。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馬德里王宮的歷史可追溯至 18 世紀,但實際上它坐落在馬德里舊城堡的遺址上,它在 9 世紀時曾經是摩爾人的要塞,以保護當時的首都托萊多免受前進的基督徒的侵害。卡斯蒂利亞國王阿方索六世在收復失地後佔據了這座堡壘,後來,它被改建為皇家城堡,腓力二世(Felipe II de España,1527-1598)於 1561 年將馬德里選為首都,並將其改建為西班牙國王的官邸,不幸地,這座裝飾有西班牙黃金時代偉大藝術作品的城堡於 1734 年平安夜被一場大火完全摧毀。馬德里王宮於 1738 - 1751 年間在原址重建,且比從前更加富麗堂皇。卡洛斯三世於 1764 年住進王宮中,成為第一位在這座新宮殿定居的君主,裏面還保留了卡洛斯三世國王的房間,而阿方索十三世則是最後一位住在宮殿裏的君主。

來到的時候排隊買門票參觀皇宮的人龍已經很長了,我實在沒有意慾在烈日當空下排隊買票,所以放棄了進去參觀的念頭。在皇宮後面有個大型的摩爾人花園(Campo del Moro Garden),我也沒繞過去。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馬德里的王宮又被稱為「東方王宮」(Palacio de Oriente),因為宮殿的東面是東方廣場。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Plaza de Oriente 東方廣場


在馬德里王宮旁邊創建一個大廣場的想法可以追溯到 18 世紀,其最終佈局響應了西班牙建築師 Narciso Pascual y Colomer 在 1844 年的設計,他是之前幾個項目的繼承人。其主要推動者之一是國王約瑟夫·波拿巴 (José I Bonaparte),他下令拆除位於其遺址上的中世紀房屋。其西面是馬德里王宮,東面是馬德里皇家劇院(Teatro Real),北面是皇家轉世修道院(Real Monasterio de la Encarnación)。廣場上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矗立在中央的菲利普四世(Felipe IV de España)騎馬雕像。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Monumento a Felipe IV 菲利普四世紀念碑


菲利普四世(Felipe IV de España, 1605 - 1665)是哈布斯堡王朝的西班牙國王(1621 - 1665),也是葡萄牙國王菲利普三世(1621 - 1640),但在 1640 年,葡萄牙發生革命,從西班牙獨立,伊比利亞聯盟解體。這位國王因在歐洲三十年戰爭的大部分時間裏統治西班牙和對藝術的讚助而被人們銘記。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這座騎馬雕像是意大利雕塑家 Pietro Tacca 在 17 世紀製作的作品,它被認為是世界上第一座僅由馬的後腿支撐的馬術雕像,為此,雕刻家徵求數學、天文和物理學家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的意見,伽利略對權重和支撐點進行了複雜的研究。這些計算導致雕像使用了不同厚度的青銅:前面是空心的,馬的頭部非常薄,而其後軀和尾巴幾乎是實心的,用作支撐。

其基座和兩個噴泉是 19 世紀由另外兩位雕塑家添加的。基座的兩側刻有兩幅代表腓力四世統治時期場景的淺浮雕。北側的那幅畫展示了君主將聖地亞哥騎士團勳章(Orden de Santiago)分給西班牙巴洛克畫家 Diego Velázquez,南側的那幅則寓言國王對藝術和文學的保護。

基座下分別有由兩個戴著樹葉和水果的裸體老人雕像,它們分別代表 Jarama 和 Manzanares 河,Jarama 望向宮殿,Manzanares 則望向皇家劇院,水從兩個雕像身上落下,碑基處東西兩側各有兩個貝殼形噴泉,其下方的水池用於收集傾瀉而下的水。花崗岩底座的四個角落共有四隻青銅獅子休息的雕像。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廣場上還有二十位西班牙國王的雕塑收藏品,對應於收復失地初期基督教王國的五位西哥特人和十五位君主。雕塑由石灰石製成,最初用於裝飾皇宮,但最終被放置在東方廣場上,傳說那是因為未來國王卡洛斯三世的母親埃麗莎貝塔·法爾內塞(Isabel Farnesio)做了一個噩夢,雕像從簷口上掉了下來,殺死了幾名皇室成員。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在廣場上看到這位無面男。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Jardines de Sabatini 薩巴蒂尼花園


在東方廣場對角處可以看到薩巴蒂尼花園,它位於馬德里王宮的北立面,與王宮保持一貫的新古典主義風格,這個花園原本是建於 18 世紀的皇家馬厩,民國時期,共和國政府下令沒收不同的皇家遺產,包括這一項資產,並將其移交給馬德里市議會,以建造一個公園。原來的馬厩於 1933 年開始被拆除,並開始建造花園,最終於 1970 年代後期完成。花園於 1978 年由胡安·卡洛斯一世(Juan Carlos I de España)國王向公眾開放。從上面看過去可以看到一個迷宮般的花壇,它是鏡像般對稱的。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花園建於一個比較低的平面,可以通過複式樓梯進入,可那裏,有國王卡洛斯三世(1716 - 1788)的雕像。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花園內也有不少雕像。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在花園內可以看到王宮的整個北立面。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出了花園後,在對角處有折衷主義風格的皇家阿斯圖里亞斯礦業公司前總部(Edificio de la Real Compañía Asturiana de Minas),於 1891 年至 1899 年間由該公司董事兼建築師 Manuel Martínez Ángel 設計建造。他和公司的其他董事一起住在這座大樓裏。1933 年 10 月的一天早上,他離開家,他的一名學生正在門口等他。年輕人掏出手槍向建築師開槍,後者去世,享年 67 歲。據說原因是他沒有讓這名學生通過市政建築師考試,學生也未能在該礦業公司找到一份工作。行兇的學生看到建築師倒在地上,將槍砲插入他的嘴裏,然後再次開火。該皇家礦業公司成立於 1853 年,並在 20 世紀下半葉停止活動,後來由一家保險公司買下,把它租給了馬德里社區,後者設立了文化部,不時在裏面舉辦一些展覽或博覽會等活動,目前用途不明。

附近是現代主義風格的 Casa Gallardo,於 1914 年完工。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Temple of Debod 德波神廟


然後就來到了另一個公園(Parque de la Montaña),德波神廟就位於這個公園之中。它是是一座古埃及神廟。在 1960 年,建造橫跨尼羅河的亞斯文水壩(Aswan Dam)的建設及其水庫對埃及的眾多古蹟和考古遺址構成了嚴重的威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國際上呼籲拯救這一系列豐富的歷史遺產,西班牙便協助埃及拯救了大約 22 座古老建築免受洪水侵襲。為表感謝,埃及政府向有份幫忙的國家捐出寺廟作為謝禮,1968 年,埃及政府便捐贈了這座位於埃及南部的神廟給西班牙。這座寺廟的工程始於公元前 2 世紀初,供奉古埃及宗教信仰中的女神伊西斯(Isis),她是健康、婚姻和愛之女神。寺廟被一石一石地運輸到馬德里,並在現在的位置重建,重建保持了建築的原始方向,從東到西。神廟於 1972 年向公眾開放。它是少數可以在埃及以外看到的古埃及建築作品之一,也是西班牙唯一的古埃及建築。

在網上看到一些照片,有時神廟下的一大片空間是被淺水覆蓋的,可以看到神廟的倒影,不過這時只有一大片乾涸的空地,相對上有點平凡,據說,這裏是欣賞夕陽西下的好地方,但我經過時才下午 1 點多,沒有水看夕陽感覺上也不會特別美。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神廟附近的觀景台景觀也不錯,可以看到阿爾穆德納大教堂和馬德里王宮。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Plaza de España y Monumento a Cervantes

西班牙廣場和塞凡提斯紀念碑


在薩巴蒂尼花園和德波神廟之間,走過馬路便是西班牙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塞凡提斯紀念碑,他就是著名的小說《唐吉訶德》的作者。原本在廣場後面有那座摩天大樓當背景拍照會很好看,可惜這時被大型的廣告牌覆蓋了整面外牆,那座建築是西班牙大廈(Edificio España),它是馬德里市最早建造的摩天大樓之一。在建造時,它是全國最高的,有 25 層,高 117 米。現在它成為了一家四星級酒店 Riu Plaza España,最低的三層用於大型購物中心。

1915 年,在《唐吉訶德》第二部於 1615 年出版三百週年之際,亦恰逢其作家塞凡提斯於翌年(即 1616 年)逝世三百週年之際,阿方索十三世國王舉行了一場全國競賽,要求參賽者為塞凡提斯設計一座紀念碑建於當時這個落成不久的西班牙廣場上,向這位偉大的作家致敬。獲獎項目由建築師 Rafael Martínez Zapatero,Pedro Muguruza 和雕塑家 Lorenzo Coullaut-Valera 完成。工程直到 1925 年才開始,並於 1929 年落成。紀念碑高約 35 米,它的每個細節都代表一個故事或裝載著不同的象徵意義。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塞凡提斯坐在扶手椅上主導著紀念碑的正面,右手拿著他的著作《唐吉訶德》的兩部小說,左臂藏在斗篷下,因為他在參與勒班陀戰役時失去了左臂。

米格爾·德·塞凡提斯·薩韋德拉(Miguel de Cervantes Saavedra, 1547 - 1616)是西班牙小說家、劇作家和詩人,也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被譽為是西班牙語文學世界中偉大的作家,對世界文學亦有巨大的影響。他出生於馬德里附近的埃納雷斯堡,是個破落貴族,當過律師,家境貧困,但當過紅衣主教的侍從,隨他遊歷過不少歐洲國家,曾經從軍打仗,在勒班陀海戰中身負重傷,左手致殘,又曾經被誣陷入獄,當然也寫了不少劇本和小說,最後於馬德里因病逝世,享年 68 歲。他的生平就不詳細說了,說說他最世界知名的著作《唐吉訶德》,這部長篇小說是西方文學的奠基之作,評論家們稱這部小說為文學史上的第一部現代小說,它同時也是世界文學的瑰寶,被譽為是世界上被翻譯成最多種語言的書籍之一,在世界各國共翻譯出版達一千多次,成為讀者普遍喜愛閱讀的世界文學名著之一。

《唐吉訶德》這部小說是諷刺當時的騎士文學的。在中世紀時,騎士團在西班牙曾經盛極一時,協助西班牙的基督教君主從摩爾人手中收復失地,以至完成國家的統一,甚至依靠龐大的騎士隊伍,雄霸歐洲、遠征美洲,造就了西班牙的「黃金世紀」。這一時期,西班牙的騎士文學也繁榮發展起來,各種作品層出不窮。隨著時代變遷,騎士文化變得越來越不合時宜,15 世紀開始出現一批打家劫舍、殺人越貨的強盜騎士,騎士文學開始變得愈發庸俗化。在塞凡提斯生活的時期,西班牙還流行着五六十部粗製濫造、荒謬愚昧的騎士小説,為此,塞凡提斯決定創作《唐吉訶德》,他沿用騎士作為主角的寫作形式,把騎士制度、騎士精神漫畫化,以饒富趣味的方式諷刺騎士小說的荒誕。讀者會在小說中找到自己的身影,明知小說是虛構的,但在閱讀過程中卻自然地陷入小說的虛幻世界,無法抽身就會脫離現實變得不切實際。《唐吉訶德》整個故事共有兩部,第一部於 1605 年出版,第二部於 1615 年出版。當其第一部小說出版後便立即獲得了成功,一年之內,再版 6 次,上至宮廷,下至市井,街談巷議,到處傳誦這本書。而第二部小說出版翌年,作者就去世了。雖然作品非常成功,但作者到死前還是貧困如故。這兩部作品面世後,西班牙的騎士小說隨之而崩潰。

這部作品的社會意義遠遠超出對騎士小說的嘲諷和抨擊。它反映出 16 世紀末至 17 世紀初西班牙封建社會狀況的真實全面。小說中出現將近 700 個人物,有貴族、教士、地主、市民、士兵、農夫、囚徒、強盜、妓女等等。描寫的生活場面十分廣闊,從貴族的城堡到外省的小客店,從農村到城鎮,從平原到深山,從大路到森林,展現了一幅完整的社會生活畫卷,暴露了正在走向衰落的西班牙王國的各種矛盾,譴責了貴族階級的荒淫腐朽,對人民的疾苦表示深切的同情。此外,小說還廣泛地觸及了當時政治、經濟、道德、文化和風俗等方面的問題。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小學的時候超級喜歡西方的長篇小說,這部小說在當時看完後的結論就是「一個可悲的瘋子」,因為這名主角沉浸在騎士的幻想中過了後半生,到醒悟過來時已經奄奄一息了。

整個故事大概是這樣的:

故事的主人翁原名為阿隆索·吉哈諾(Alonso Quijano),快五十歲,是一個瘦削的、面帶愁容的落魄鄉紳,生活在一個叫曼查的鄉村,故事發生時,騎士早已絕跡一個多世紀,但他對騎士小説的痴迷已經到達一個走火入魔的地步,將自己幻想成中世紀騎士,自封為「唐·吉訶德」,終日沉迷於騎士小說的世界,想著從小說中讀到的魔術、比武、打仗、挑戰等種種荒誕無稽之事,甚至賣地買書,不分晝夜與人議論書中的義理,但凡書中所寫的他都信以為真,最後終於失去理性,神智不清,分不清幻想和現實,開始了第一次單槍匹馬踏出家門去歷險,把鄉村客店當作城堡,將店中的妓女當作城堡裏的高貴女眷,將店主當作城堡的長官,硬要店主封他為騎士,出門還不帶半分錢,被店主作弄一番,受夠了他的胡鬧,店主順他的意授與他騎士封號,送走了這名不速之客。接著他來到樹林看到牧童被農夫鞭打,為他抱打不平,可他這是好心做壞事,那個牧童在他離開以後被揍得更加嚴重,他卻還在為自己的仗義得意非凡。不久他又走去惹路上的商人,結果弄傷自己,還被騾夫揍了一頓,渾身是傷,被鄉親遇見,哄他回村。重傷回到家後,還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家人和鄉民見他如此瘋癲,便把整屋子的騎士小說通通燒光。

然後他便拉著老實的農民鄰居桑丘做他的侍從,承諾將來等他成為國王,就封桑丘為海島總督,於是主僕兩人就一個騎馬,一個騎驢,拿著簡單的裝備溜出村莊到處闖蕩,「行俠仗義」,「建功立業」。桑丘最初雖然相信他的承諾,憧憬自己有朝一日成為總督,擺脫目前窮苦農民的窘境,但他其實還算是清醒的,只是點不醒主人翁,後來知道夢想實現無望仍然一路不離不棄地伴隨他去做傻事,唐吉訶德面對眼前的種種事物,滿腦子卻是騎士小說中的各種奇遇,活在幻想之中的他在遊歷四方時做盡各種滑稽荒誕的蠢事,處處碰壁,吃盡苦頭。他將風車當作巨人與之大戰一場,弄得自己遍體鱗傷;將羊群視為敵軍上前廝殺,被牧童用石子打得臉腫牙掉;將理髮匠當作武士,給予迎頭痛擊,把勝利取得的銅盆當作有名的頭盔;還將一批惡囚當作受迫害的紳士,殺了押役救了他們,卻反遭囚犯掠奪打致重傷,但他仍然繼續到處惹事生非,巡邏隊員拿著拘捕令要將他拘捕,幸得熱心的神父為他說盡好話,說他是個神經病,還為他賠償一干人等的損失,危機方能解除,神父等人見他如此瘋癲,怕他繼續闖禍,把他鎖在籠子裏裝上牛車,聯合桑丘將他運送回鄉治病。

所謂「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養好傷後他又執迷不悟地開始了第三次歷險,這次他和桑丘去到巴塞隆拿參加比武,早以聽聞其事蹟的公爵夫婦邀請他們到城堡,封桑丘為總督治理海島,桑丘終於如願以償了,唐吉訶德迫不及待地要桑丘實施改革社會的方案,但這其實只是公爵夫婦設計惡整二人的鬧劇,以娛樂自己,他們設計出一系列的惡作劇來捉弄二人,兩人因此發生磨擦,桑丘最後終於受不了貴族們的百般捉弄而離職,繼續隨唐吉訶德流浪。

他的另一名鄰居終於看不過眼,裝成騎士與唐吉訶德決鬥,敗者需要按照騎士道遵守對方開出的條件,在第二次決鬥中,唐吉訶德被打敗,必須乖乖聽命回家,一年不得有騎士行徑,不許觸碰武器和外出,他抑鬱地返回故里,從此卧牀不起,最後在垂危中從騎士幻想中徹底清醒過來,發現自己過去的瘋癲和荒唐,痛斥那些騎士小説都是胡説八道,於是在死前立下三條遺囑:一是從前交給桑丘掌管的一筆錢還剩下的都讓他花,因為這個人生性樸質,為人忠誠;二是遺產全部歸外甥女承襲,但若她嫁給騎士又或閱讀過騎士文學之人,遺產繼承權就會被剝奪並由執行人隨意捐贈予慈善機關;三是向以他為題材的作者致歉,令其寫出了這部荒謬絕倫的書,自己為此良心有愧。遺囑寫完,他便昏厥過去,然後昏昏沉沉、半死不活地熬了三天,終於與世長辭。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在作者前方,他作品中最著名的兩個角色 —— 主角唐吉訶德(Don Quijote)和他的侍從桑丘·潘薩(Sancho Panza)分別騎著他們的瘦馬”Rocinante “ 和灰驢 “Dapple”,兩個角色的青銅雕像被放置在最前方非常顯眼的位置。

書中一句著名的開場白是這樣介紹唐吉訶德的:「拉曼查有個地方,地名就不用提了,不久前住著一位貴族。他那樣的貴族,矛架上有一支長矛,還有一面古代皮盾、一匹瘦馬和一隻獵兔狗。」

他們二人有著截然不同的特質,唐吉訶德高大瘦弱、有豐富的學識卻被滿腦子的幻想衝昏頭腦、經常瘋瘋癲癲有著各種奇思妙想、衝動魯莽、不顧後果就橫衝直撞、崇尚理想主義和禁慾主義、有著正義無畏的騎士精神,是個不算太富裕但又不愁衣食的鄉村小紳士;而桑丘則肥胖矮小、目不識丁卻愛引用諺語、忠誠純良而又機智過人、現實而務實,他屬於享樂派,是個目光短淺而又膽小怕事的窮苦農民,宣誓效忠後便一直追隨左右,願打願挨,任勞任怨,當唐吉訶德陷入荒謬的幻想時,簡單而平靜的桑丘會試圖勸阻他不要陷入困境。兩人形成鮮明的對比,在小說中起了反襯的作用。

那匹瘦馬就是一路伴隨唐吉訶德到處歷險的坐騎,小說開端描述牠是一隻瘦得只剩下皮包骨的老馬,唐吉訶德花了整整四天思考牠的名字,他覺得像他這樣一位大名鼎鼎的騎士,作為一匹屬於他的馬,沒有出色的名字說不過去,最終為其取名為「羅西南多」("Rocinante"),他認為這個名字夠高貴和響亮,意義重大,這代表了牠在嘮叨時和頑皮時的樣子,而在這之後牠將會成為他這位遊俠騎士的良駒。 "Rocín" 在西班牙語中的意思為「劣馬」,"ante" 可解作「之前」,合起來就是「曾經的劣馬」,取這名字意味著牠的地位從以前的「劣馬」變成了「最傑出的」駿馬。不過,取名以後這匹馬實際上還是維持在老樣子,有一次,牠試圖與加利西亞人的小馬交配,引發加利西亞人的不滿,主僕二人和他們打了起來,最後被加利西亞人用棍棒打得苦不堪言。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在紀念碑的兩旁有兩位女性雕像,同是小說中的角色,兩座雕塑的衣著打扮和外觀都截然不同。但她們其實是同一個人,她是唐吉訶德單戀的意中人,名叫阿爾東沙·洛蘭索(Aldonza Lorenzo),她是一位身強力壯、嗓門奇大、性格潑辣的地道農婦。但她卻被堂吉訶德幻想成公主或貴婦人,給了取了個有有貴氣的名字,名為「托波索的杜爾西內婭」(Dulcinea del Toboso)。

左邊的雕像就是唐吉訶德眼中的公主 Dulcinea del Toboso,帶著一副貴族氣質,坐在凳子上展示著首飾盒裏的珠寶。唐吉訶德是這樣對人形容她的:「她名叫杜爾西內婭;她的家鄉在托波索,那是拉·曼卻的一個村子;她的地位至少也該是一位公主。因為她是我的王后和主子。她的美貌是人間沒有的,詩人讚美意中人的許多異想天開的形容辭,一一體現在她的身上。她頭髮是黃金,腦門子是極樂淨土,眉毛是虹,眼睛是太陽,臉頰是玫瑰,嘴唇是珊瑚,牙齒是珍珠,脖子是雪花石膏,胸脯是大理石,手是象牙,皮膚是皎潔的白雪;至於害羞而遮掩的部分,依我愚見,守禮的正人只能極口稱嘆,不能用事物比方。」(——第一部,第 13 章)

而右邊健壯的農婦雕像就是真實的 Aldonza Lorenzo,手執篩子,腳下有個麻袋。很熟悉該村婦的桑丘是這樣形容她的:「她是我很熟悉的。我可以告訴您,她會擲鐵棒,比村子裏最壯的大漢還來得強。天哪,她多結實啊!身子粗粗壯壯,胸口還長著毛呢!哪個遊俠騎士或浪游的人娶了她,即使陷在泥裏,她也能一把鬍子揪他出來。哎呀,我的媽!她中氣真足,嗓門真大!我告訴您,有一天她跑到村子裏的鐘樓上去喊她家的長工,他們在她父親的犁地裏,距離她有半個多里格,可是聽著她的聲音,彷彿就在頭頂上似的。她好在一點也不拘謹,因為她很隨和,跟誰都開玩笑,對什麼事都是嘻嘻哈哈的。」(——第一部,第 25 章)

可見唐吉訶德看到的世界總是跟現實世界差天共地,因為他腦海中的騎士小說情節已經遮蓋了他的雙眼,看到的全是腦海中浮現的幻象。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紀念碑的背面有一位身著 16 世紀服裝,左手拿著一本打開的書的高貴女子,她象徵著西班牙文學,佔據了這一面的主要位置。在她之下,水從一個半圓形的盆向下流到另一杯更大的盆,再流過 20 個以西班牙語為官方語言的國家的盾牌,從而表達出西班牙語的演變 —— 它從單一國家的語言逐漸變成了許多國家的官方語言。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女性雕像之下的兩側亦有兩個較小的雕像,左側望向天空的雕像象徵神秘主義;右側一身戰士造型手執盾牌的雕像象徵軍事勇氣。這是16 世紀西班牙社會所依據的兩個原則。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紀念碑的頂部被冠以一個地球儀,環繞它的五名年輕女性象徵五大洲,她們正在閱讀《唐吉訶德》這部具被廣泛流傳的佳作,寓意西班牙語在世界各地上傳播。

這座紀念碑的建造費用便是以建造紀念碑來慶祝西班牙語在世界各地傳播為由,向所有西班牙語國家募款興建的。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在紀念碑的側面各有一組由石頭雕刻的雕塑群。同樣是以塞凡提斯的作品為主題,選取了收錄於《novelas ejemplares de honestísimo entretenimiento》(誠實娛樂的典范小說)的十二篇短篇小說的其中兩篇,整部小說集於 1613 年出版,同樣是一部非常成功的作品,據說它在法國比《堂吉訶德》更受歡迎。

左側是十二篇短篇小說之一的《林孔內特和科爾塔迪略》("Rinconete y Cortadillo")。主角就是書名那兩位,Rinconete 和 Cortadillo 是兩個 15 歲的青少年,他們在離家出走後相遇,來到塞維利亞遇上了黑手黨,他們是一群由盜賊和妓女組成的組織,兩人試圖成為該小偷王國的一份子,在跟腐敗的法警、小偷、暴徒、皮條客和妓女接觸和相處過後,流氓男孩決定重生......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右側是是十二篇短篇小說之一的《吉卜賽姑娘》("La Gitanilla")。小說中的主人翁是一位吉卜賽姑娘,她是一位美貌與才華兼備、誠實有禮而又有道德的舞者,在眾人面前表演唱歌和跳舞,吸引了大批追隨者,一位年輕的紳士向她求婚,她要求對方離開原來舒適的貴族生活,作為吉卜賽人生活兩年,男孩答應了,其後就開展了一段曲折迂迴的故事情節,當雙方都兩情相悅,墜入愛河後,吉卜賽姑娘被發現是省長失散的女兒,男方被投入監獄,後來又因為他被發現擁有騎士血統而被釋放,最後兩人終於順利結婚並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紀念碑和故事說完了,接著去逛河邊。曼薩納雷斯河(río Manzanares)是流經馬德里的一條河流,在馬德里其實有不少跨河大橋通往對岸,塞哥維亞橋(Puente de Segovia)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馬德里的一座古橋,建於 1582 - 1584 年間,位於主教堂和馬德里王宮附近。走到那裏附近看看時發現位於河邊的公園有一個個倒影池,這時候水中的倒景清晰可見,拍完照後就忘了自己是來看橋的......(@V@||) 因為對岸好像沒什麼景點,所以又開始往回走了。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馬德里的街景。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接下來向著河的相反方向走,遠離河邊經過一堆景點和熱鬧的大街小巷去逛公園。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Plaza de las Cortes y Estatua de Miguel de Cervantes

國會廣場和米格爾·德·塞凡提斯雕像


來到了國會廣場 (Plaza de las Cortes) 前,這個廣場以前是首都的入口,廣場上的建築有 Edificio Plus Ultra(背景那座),眾議院(Congreso de los Diputados),西班牙大學醫療組織(Organización Médica Colegial de España)和皇宮酒店(Hotel Palace)。

在廣場中央又看到另一座塞凡提斯雕像(Estatua de Miguel de Cervantes),它建於 1835 年,不過看起來比上一座紀念碑普通。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雕像描繪塞凡提斯穿著他那個時代的服裝,搭配短褲和鈕扣夾克,脖子上覆蓋著被稱為 "Lechuguilla" 的皺褶衣領 ,左側的劍暗示著他的軍旅生涯。他的右手他拿著一捲紙來紀念他的職業,並披著一件短斗篷遮蓋在勒班陀戰役中失去的左臂。

基座的正面有一段青銅銘文,上面寫著:「致米格爾·德·塞凡提斯·薩韋德拉,西班牙磨坊王子,MDCCCXXXV 年」。

基座兩側有兩個青銅淺浮雕,同樣以他的作品《唐吉訶德》為主題,一幅是由瘋狂女神引領唐吉訶德和桑丘;

另一幅的場景是一章有關獅子的冒險。話說有一日,唐吉訶德在路上看到幾頭騾子拉著一輛大車迎面而來,他又多管聞事地跑去攔在車前,得悉車上拉的是關在籠裏的兩頭兇猛的大獅子,是奧蘭總督進貢給皇上的禮物,為了證明自己的勇敢,他嚷著要趕車人打開籠子把獅子放出來,趕車人和桑丘都極力勸阻和警告他別幹這種喪心病狂的事,那兩頭獅子那天還沒餵過,都餓著肚子,可是唐吉訶德就是一個十足的瘋子,屢勸不果,還威脅趕車人要使用武力,趕車人唯有把騾兒卸下,把一個獅籠打開,裏面是一頭公獅子,獅子大得嚇人,面目猙獰可怕,唐吉訶德目不轉晴地看著牠,等牠跳下車來相搏,就把牠劈成肉丁。但獅子只是轉過了身不理他,懶洋洋地繼續在籠裏躺下,他等了又等,獅子都不從籠裏出來,他想讓趕車人去惹獅子發火,好等牠從籠裏出來,趕車人便害怕得連忙跟他說他的威風勇敢已經有目共睹,對方不出場,那是對方出醜,他已經贏得了勝利,請他應允將獅籠關上,唐吉訶德覺得有道理,終於答應了,有趕車人和桑丘為他做見證,他降伏了那兩頭猛獸,於是便自封「獅子騎士」,讓趕車人把他這件英勇的事蹟向皇上禀告。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Congreso de los Diputados 眾議院


眾議院(Congreso de los Diputados)也坐落於國會廣場上的,新古典主義風格的國會大廈建於 1843 年至 1850 年之間,三角形屋頂中有一些大理石淺浮雕,這個雕塑群代表西班牙擁護憲法,伴隨著其他寓言人物,如堡壘、美術、農業、商業或和平等。樓梯的兩側有著名的兩隻青銅獅子。
 

西班牙·馬德里 Madrid | 首都一日遊(上)

 

 


 

雖然我覺得馬德里不太特別,但一邊整理又發現這天的遊記好長,所以下一篇繼續......

 

 

arrow
arrow

    J.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